母鸡住“小洋楼”,小鸡住“育婴房”,30年老鸡倌儿养鸡用上“高科技”
2022-10-31 09:32:00 来源: 江夏发布
  点击江夏发布 关注我哟 ☀ 定期推送江夏每日热门资讯、本土文化 、同城活动、 旅游动态等诸多优质内容,专业微信平台、注重服务运营!关注我们妥妥没错!(江夏发布)
  一枚枚温热的鸡蛋沿着15度的斜坡滚到正在运行的传送带上,不到1分钟的时间,在每列鸡笼配置的集蛋机上,这些鸡蛋又乘坐着“电梯”送到工人的手中。在位于江夏区郑店街段岭庙村武汉晖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里,2万只蛋鸡正在此起彼伏地下着蛋,而在3000多平方米的鸡舍内,各项工作只需一位工人就可完成。
  蛋鸡住进“小洋楼”,鸡舍里用上“高科技”
  “蛋鸡住进了三层的‘小洋楼’里,鸡蛋则在近50米的‘赛道’上滚动。”公司负责人邱文忠兴奋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从鸡舍里用上“高科技”,蛋鸡产蛋的高峰期延长了1个月,产蛋率提升到85%左右。


  邱文忠介绍,今年3月,在江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兽医推广站的帮助下,养殖场新引进了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4种配套设施,按照蛋鸡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实现了整栋厂房智能化养殖。
  记者走进鸡舍,只见4列鸡笼整齐排布,鸡笼里的蛋鸡探着头咕咕叫,不时还有阵阵凉风吹来。其中一面墙壁上,几股水流从蜂窝状的湿帘顶端顺着曲折的纹路,正缓缓向下流动。


  “室内温度自动控制在养殖蛋鸡最合适的25摄氏度左右,如果温度偏高,风机的水循环系统自动启动,通过湿帘上的水蒸发吸收热量,可达降温效果。”邱文忠说,每天上午他通过旋转室外动力柜上的不同按钮,设定固定数值,让通风、温度、清粪、光照强度等实现自动化管控,鸡舍内部可以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监控与手机相互连接,遇到电路短路、机械故障等极端情况,就会有人打电话立刻通知我。”
  “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现在不仅能解决鸡粪粪污处理难题,蛋鸡住进干净整洁的环境里,产蛋的数量也能更多,也更卫生健康。”江夏区畜牧兽医推广站负责人徐红介绍,层叠式笼养提升养鸡的空间利用率,在养殖人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和收入实现翻番。
  小鸡住进“育婴房”,30年老鸡倌儿自研专利
  52岁的邱文忠已经当了30年的鸡倌儿,他始终关注着饲养技术和设备的提高,脑海里还经常总结经验,自己动手组装养鸡的新设备。“从前我在楼房里养鸡,后面建起了专门的厂房,如何让蛋鸡住得更舒服,提高养殖效率是我一直在琢磨的事情。”邱文忠说。


  今年新修建的智能化厂房适合处于产蛋高峰期的蛋鸡居住,而在30米外,还有邱文忠专门为育雏而改良的一间“婴儿房”。
  “热探头监测室内温度,如果低于30摄氏度,室内电炉便自动启动,一阵阵暖风吹到雏鸡身旁。”邱文忠笑着说,这种更为密集的鸡笼是他专门为雏鸡设计的。
  “两年前的清粪装置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每个鸡笼下面装配大大小小的托盘,1个厂房的托盘加在一起可达900余个,工人需要花上三天时间才能全部清理完成。”效率不高,邱文忠就自己动手改装。他到市场上调研后,对清粪皮带进行了改良。与大多数养鸡场纵向安装的清粪皮带不同,他在每个鸡笼下横向装配短而宽的皮带,让工人们清理粪便的往返距离从300米缩短至50米,同时也保证了鸡舍的日常通风。
  “使用全阶段饲养鸡笼、规模化养殖鸡笼清粪装置这两套设备,育雏存活率可达98%。”邱文忠告诉记者,目前他研发的这两套装置正在申报专利。
  邱文忠是江夏区养鸡协会会长,他还专门成立了水产品养殖合作社,带领养殖户一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我的养鸡厂房就建在这条小路旁,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村民与我交流养鸡经验。”最近几个月里,周边村民听说这里的养鸡场用上了新设备,也都跑来学习参观。
  “养鸡思维与技术都要与时俱进,大家信息共享,一起朝着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提及未来,邱文忠信心满满。
  (来源: 长江日报 )


  为越来越美的江夏点ZAN!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