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2022-10-17 13:00:00 来源: 武汉开发区


  ▲ 武汉经开区加快建设“双智之城”“未来之城”“希望之城”,缔造美好环境,创造幸福生活,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造聪明的车
  “车谷造”汽车驶向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
  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不到500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聚零部件企业超过500家,落户9家整车企业,13个整车工厂。2021年,武汉经开区汽车产业完成产值2298.8亿元;整车产量94.3万辆,约占全市67.7%、全省45%、全国3.6%,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车谷”。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重点,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
  作为国内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武汉经开区抢抓机遇“换道超车”。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东风云峰、路特斯等6大新能源汽车工厂,以及中创新航武汉基地等一批百亿级配套项目先后落户,新能源整车产能迈向百万辆。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首款“武汉造”超高端纯电智能汽车、首个豪华电动越野品牌……一个个重大突破、重大项目,向世界展示出车谷“智造”的强大实力。
  用尖端科技和智造实力平视世界
  9月26日,首批500辆东风岚图FREE正式出口挪威,这是岚图汽车走向全球市场的第一步。作为首个出口的新能源国家队,2023年起,岚图汽车计划再进入瑞典、荷兰、丹麦、以色列4国,加大布局海外门店,扩大海外车型阵容。


  “岚图出口不仅是商业上的‘走出去’,更是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设计研发生产标准的‘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国智造的展现。”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
  走出去的背后,是这家“造车新实力”的硬核实力。作为东风公司旗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岚图汽车立足武汉,面向全球,用尖端科技和智造实力,让中国汽车平视世界。刚刚过去的9月,岚图交付新车2519辆,同比增长177%,自6月以来连续4个月平均增长30%。


  岚图绘就,车谷再亮“豪华双星”。8月27日,豪华电动越野品牌猛士正式发布。这是继岚图之后,东风公司发布的第二个高端电动汽车品牌。两款概念车,集成了东风公司大量尖端科研成果,能轻松应对雪地、沙地、深雪、岩石等9种复杂多变的越野环境,百公里加速只需要4.2秒。


  此前一个月,同样在车谷,投资80亿元的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竣工,首台“武汉造”超高端纯电智能汽车——路特斯HYPER SUV Eletre下线,湖北高端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实现新突破。
  猛士,定位豪华电动越野细分市场;路特斯,打造超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基地。岚图,致力成为“中国高端电动汽车领导者”。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车谷亮出“高端品牌组合”,为湖北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打造世界级高端电动汽车产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一批世界级标杆工厂落地
  品牌“向上突破”的同时,一批世界级标杆工厂纷纷落地,推动车谷从制造迈向“智造”。
  偌大工厂,通透明亮,数百台机器人挥舞“手臂”,精准高效完成各项工序,焊接生产线上,不见一丝火花……走进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科技感扑面而来。这是路特斯全球领先的超高端智能汽车生产基地,高度柔性化生产线,可快速切换、生产多达96个不同配置的车型,且生产节奏不受影响。未来,这里将生产制造Eletre在内的三款纯电智能汽车,并销往欧洲、英国等全球市场,规划年产能15万辆。


  科技感满满的,还有建设中的猛士科技工业园。双层结构的全透明生产总装车间、裸眼3D显示大屏、内置22种高端越野体验赛道、百分之百仿真越野地形……这里将颠覆园区设计传统,打造全新现代化省级标杆工厂。工厂规划总产能10万辆,明年投产后,将以每年不少于一款新车型的速度,抢占豪华电动越野市场先机。
  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则将打造本田在全球的首个新能源标杆整车工厂。项目预计2024年投产,规划年产能25.6万辆。
  “随着一批百亿整车项目的加快建设,‘十四五’时期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超过100万辆。”武汉经开区负责人表示,锚定新能源汽车百万辆目标,将推动云峰、路特斯、岚图尽快达产满产;加快猛士、东本新能源工厂建设进度,争取尽快投产,为我省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奠定坚实基础。抢占自动驾驶新赛道
  外形科幻,状如胶囊;车上没有方向盘,可以自动规避行人、路障,可以识别红绿灯……在位于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示范区,一辆辆L4级自动驾驶、5G车联网的东风Sharing-VAN自动驾驶车辆,智能化程度令人惊讶。


  ▲军山新城内,国内首款24小时无人驾驶车辆“春笋号”已实现常态化运营。
  这是国内首款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由车谷企业东风悦享自主研发,集人工智能、导航定位、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多门前沿学科于一体,相比传统汽车,更像是一个大型移动的智能终端。
  “6个月研发第一台样车并首发亮相,22个月量产下线实现产业化,Sharing-VAN创造了汽车研发的奇迹。”东风悦享首席执行官李凯说。
  今年2月,东风悦享“春笋号”在军山新城正式开跑,前来体验的市民络绎不绝,累计服务乘客3万多人次。
  不止“春笋号”。武汉经开区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多、首个全5G接入的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累计向小米、百度、东风等17家企业发放117张示范应用牌照。东风自动驾驶领航出租车、百度“萝卜快跑”全无人驾驶出租车、智慧街区无人清扫车、无人驾驶核酸采集车等10多种、近百辆自动驾驶车辆,在此进行示范运营和技术测试。


  如今,自动驾驶,已然成为车谷产业一张新的靓丽名片,吸引元戎启行、文远知行、智行者、驭势科技一批硬核科技企业前来创新创业。华为在此设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武汉基地前来落户,一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
  聚智慧的人产业链“向新”“向上”生长
  刚刚过去的9月,武汉经开区迎来两大科技“大咖”入驻——
  9月21日,南太子湖畔,东软南方研发基地开工建设,这是东软集团在全国的第3个研发基地。未来将有超过4000名软件研发人员入驻,在湖景边编写代码程序。
  与此同时,李书福创办的星纪时代、星纪魅族,双双落户武汉经开区。未来,研发团队将在此开展高端手机业务、可穿戴移动终端业务,推动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
  作为中部汽车产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面对即将到来的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竞争,武汉经开区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大数据等产业,一批头部企业加快进驻,带动产业链“向新”“向上”生长,助力湖北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中国芯”产业链崛起
  “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背景下,芯片至关重要。数据显示,一辆传统燃油汽车平均要搭载约1000枚芯片,新能源汽车则更是用“芯”大户。
  为抢占新赛道,近年来,武汉经开区大力布局车规级芯片产业链,通过基金直投等方式,对车身控制芯片、IGBT功率芯片、传感器芯片等各类创新企业给予支持。设立的产业母基金及子基金,已对5大类近20个汽车行业项目,直接投资138亿元,推动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
  IGBT,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能直接控制全车交直流转换、动力调控等核心指标,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多年来,由于无法掌握核心技术,我国中高端IGBT主流器件市场被欧美日企业垄断。


  ▲智新半导体IGBT生产线
  为破解技术难题,东风公司携手中国中车,在车谷成立智新科技。经过两年多协同攻关,自主研发的IGBT功率半导体模块已实现量产,一期年产能达30万只,二期将增至120万只。目前,智新科技成功研制出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功率模块,自主创新向前再迈一大步。
  随着技术的加快突破,眼下,一条汽车“中国芯”产业链在车谷加快崛起——
  独角兽企业亿咖通科技,已形成四大序列、多款核心产品的芯片矩阵,投资50亿元的车载“超级大脑”研发项目,预计2024年量产落地。
  芯擎科技,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款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实现国产高端汽车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年内即将量产。


  此外,东风公司正携手“朋友圈”展开布局:与中国信科合作,共建汽车芯片联合实验室,推进车规级MCU芯片在汉落地;牵头9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从研发到生产,拉动组建国内领先的汽车芯片产业链。一批软件科技企业加快布局
  9月21日,东软南方研发基地开工建设。这是东软集团在全国的第3个研发基地,将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医疗科技、新型智慧城市三大研究院,预计2024年一季度交付运营。届时,将有超过4000名软件研发人员聚集于此,从事软件开发和系统解决方案业务。


  ▲东软集团南方研发基地效果图
  “未来十年,汽车六成附加价值将来源于软件。”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表示,将携手中国车谷,共同推动下一代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随着“新四化”的提速,汽车逐步由机械产品变身互联网数字产品,吸引越来越多科技公司加入其中。抢抓机遇,武汉经开区重点布局并支持芯片、软件、深度算法系统等创新型产业,吸引一大批头部企业竞相落地。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创办的星纪时代、星纪魅族,双双落户武汉经开区,开展高端手机业务、可穿戴移动终端业务,推动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其中,新款高端智能手机预计明年正式发布,引领中国车谷步入高端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终端新赛道。
  “软件定义汽车”的到来,带来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带来机遇。
  看好车谷产业前景,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科大讯飞,投资50亿元在武汉经开区建设华中总部、华中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构建总部外规模最大的区域平台。


  ▲科大讯飞展示厅
  信创产业“国家队”中国电子旗下唯一云品牌中国电子云,将总部落户武汉经开区,打造运营中心、结算中心和最大研发中心。
  在新一代通信技术领域,中创为量子华中区域总部基地项目正加快建设,将导入量子通信上下游、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企业,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量子通信全产业链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引智入车谷
  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武汉经开区推进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校地合作项目相继落户,优质的人才红利源源不断向车谷汇流。


  10月6日,“大军山”向“喻家山”送上70周年生日祝福, 大军山脚下,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破土而出,首期学生规模1万人。未来,这里将汇集万千学子、科技精英,为车谷新兴产业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同样位于大军山脚下,武汉理工大“三院”建设如火如荼,包含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示范学院。未来,这里将引入3000多名教研核心团队和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队伍,为军山新城形成千亿规模产业集群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此外,武汉经开区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以“大制造”和“大健康”为主线,探索中试模式,跨越成果转化“死亡之谷”,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中试基地。
  筑宜居的城在车谷感受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
  “这里环境很美,书也很丰富,值得再来。”国庆长假,一名读者专程从武昌赶到军山新城,打卡刚刚开业的武汉鲁迅书店。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春笋”大厦,一位市民正通过APP体验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前排驾驶室空无一人,方向盘自己转动,太炫酷了!”
  作为武汉副中心,自2021年以来,武汉经开区强教育、办医院、塑文化、护生态,按照生产、生活、生态融于一体的理念,重塑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功能。一个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更具活力与魅力的现代化副城在武汉西南加快崛起。
  无人驾驶车辆开到家门口
  清晨,准备上班时用手机预约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前往单位,在单位附近的无人售货车上购买一份由机器人精确配比煮制的热干面,旁边无人驾驶清扫车正有序清扫着路面……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武汉经开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2019年9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正式揭牌,当天向3家企业颁发中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试运营许可证,智能网联汽车正式“驶入”市民的生活。
  “以前出门还要等一段时间的公交车,现在手机就能叫无人驾驶出租车,点对点接送,太方便了!”在武汉经开区工作生活了15年的王鹏,正经历着行业革新给生活带来的颠覆性变化。
  不仅是出租车。去年,武汉经开区为全市1万台社会车辆免费加装智能后视镜。在车谷“智慧路”上,驾驶员能得到最佳时速提示,还能提前知道前方路口信号灯状态。


  “这个后视镜,让我开的这辆老车上了网。”家住金域蓝湾小区居民李友华给自己的汽车装上辅助驾驶设备,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司机”,每次上路开车都变得轻松高效。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用中国“智造”便捷百姓日常生活,这就是车谷的独特魅力。同济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纷纷落户
  再添一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明年6月开业接诊!近日,武汉经开区传来好消息,由武汉经开区与同济医院共建的同济医院车谷院区主体建筑已经封顶,预计明年1月主体完工,6月正式开业接诊。


  这是军山片区首家三甲综合医院,将重点引进康复医疗、综合门诊、内科、外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中医科、妇产科等优势医疗资源,与同济医院一体化管理运营。届时,军山、汉南片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与同济医院主院区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
  丰富的医疗资源,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投资逾80亿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动22个医疗卫生领域重大医疗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沌口片区,武汉经开区与武汉儿童医院共建的武汉儿童医院西院区已正式挂牌,预计年底交付使用。这是落户该区的首家三甲妇幼医院,规划床位660张,不仅就近服务车谷居民,还将辐射大汉阳地区约200万人口。


  汉南片区,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综合楼及重离子区域均已封顶,集医疗、科研和产业化于一体,将成为中部地区唯一、全国第四家重离子医院。


  2022年7月8日,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深化战略合作,在成功建设协和西院区的基础上共建协和医院西院区三期项目。这是协和西院成立以来的第二次扩容。建成后,建筑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将拥有近2000张床位,将把更多优势学科引入西院区,建设口腔医院与口腔临床医学院、急诊医学与(国家区域性)创伤医学中心、器官(肝 肾)移植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及国际医疗部、健康管理中心等,建设具有经开区特色的高端医疗服务体系。
  除了医院,学校也正加速“上新”。总投资超16亿元的武汉爱莎国际学校,是华中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校,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校园内,具备国际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国际青少年竞赛级标准跑道,奥林匹克标准游泳馆等一流的硬件设施,让人眼前一亮。学校今年9月正式开学,可提供4000个学位。至此,武汉经开区已成为武汉国际教育资源最密集、教育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鲁迅书店为城市注入“有趣的灵魂”
  9月16日,武汉鲁迅书店(美术馆)开门迎客。这是鲁迅博物馆在北京之外设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也是全国第二家鲁迅书店。书店位于军山新城设法山三国历史文化公园,面向大片湖水,又被草海包围。自开放以来,人气爆棚。每逢假日,很多市民从武汉三镇举家前来,带孩子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文化气息。


  “武汉经开区文化氛围浓厚,军山又是三国文化重要发源地,书店的建成将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兼秘书长周令飞说。
  鲁迅书店、汤湖图书馆、汤湖戏院、龙灵山、三国历史文化公园……随着越来越多城市人文地标的出现,工业范十足的车谷,被注入“有趣的灵魂”,增添不一样的书香气息、人文味道。
  5公里之外的汤湖公园,水面面积达240亩,宛如镶嵌在中国车谷的一颗绿色明珠。喜爱阅读的人们沉醉于汤湖图书馆的书香中,爱好墨宝艺术的市民徜徉于汤湖美术馆,票友们更喜欢在汤湖戏院体验各种精彩演出。


  位于武汉体育中心的全民冰上运动中心,是华中地区面积最大、环境最优、功能最全的标准化冰场,1800平方米的独立场馆内,各项设施达到国内最高水平。自去年4月开放以来,吸引无数体育爱好者前来。
  此外,在汉南片区,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中国车谷全民健身中心(南馆),正加快建设,一期预计年底交付使用。届时,包括游泳馆、运动健康指导中心、羽毛球馆、体育技能培训、击剑、举重、跆拳道等室内场馆设施将对外开放,为市民运动休闲提供新去处。


  武汉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持续增加优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资源供给,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出品: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王晶


  扫码关注
  投稿邮箱: wuhankfq@163.com








  点赞、分享、在看,掌握车谷最新资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