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店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题调研会
产业兴、村庄美、民风淳……金秋时节,极目江夏郑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欣欣向荣、民生和谐的奋进画卷。将共同缔造全面铺开,一个个富民强街的“盆景”串点成片。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打造过硬党委班子,练就干事创业“金刚钻”,筑起实干为民“强堡垒”,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圆心”、完善制度建设“半径”,通过群众参与绘就更大“共同缔造”平面,激活社区村湾兴业富民的一池春水,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绘就乡村绚丽图景,激活党群组织的“神经末梢”。使群众思想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使群众观念由“我来干”变为“我们干”。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党建引领,激活党群组织的“神经末梢”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党员与群众之间、村支部与村支部之间从来不是单独的个体。“共同缔造”就是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郑店街黄金村牢牢牵住“乡村振兴党建先行”这个“牛鼻子”,党员干部通过支部主题党日、屋场会、党员群众大会、上门走访等多个途径,与村民就如何发展共同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围绕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将好经验同其他村党支部分享交流,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展现了基层堡垒的战斗力和向心力。
黄金村开展党建引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黄金小区是郑店街建设的第一个还建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间的久远,小区前期设计预期不足和基础设施老化破损等问题日益凸显。门面消防通道及设施配套不全,消防管网延伸不够,没有停车场、电动车停车棚,也没有菜市场。小区门面乱搭乱盖乱牵,给小区环境、生活秩序及安全等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隐患,群众迫切要求对小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小区整体生活环境。黄金村依托网格化管理和小区协商议事,有效聚合共建力量,全面推进“党建+六治+服务”模式,实现“自治、法治、德治、共治、精治、智治”六治融合,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共同缔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黄金村位于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内,辖区内有中科院病毒所、武汉生物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所等多个大健康龙头企业。黄金村以党建共建为依托,切实为企业服好务,当好“一呼百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因107国道改扩建工程,原武汉生物所门前道路因施工而破损,垃圾到处都是,严重影响武汉生物研究所作为江夏“康谷”龙头企业形象,影响员工出行。并且随着武汉生物研究所快速高质量发展,员工不断增多,停车难已成为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黄金村党支部在了解企业这些情况后,积极向区、街反映,争取资金,先后对武汉生物研究所门前进行硬化,新建停车场,绿化美化,打造了武汉生物研究所门前亮丽的风景。对武汉生物制品所南面金鸡山脚进行整治,拆除村民乱搭乱堆900平方米,清理堆场5000平方米,对该处村民进行了迁移,将此处打造成生态停车位和环山绿道,提升了企业周边环境。黄金村积极推进黄金河改造工程,实施中科院病毒所山洪外引工程,解决了黄金河沿线企业水灾安全隐患,既营造了企业安心舒心的发展环境,又打造了美丽的村湾环境。
黄金村党支部搭建“黄金周末议事会”、“黄金民情恳谈会”等居民议事平台,通过“群众议、党组织理、代表评、多方办”方式,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 、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全民参与,打造平民视角的“红色前哨”
党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心相通则应智相谋。从群众实际生活需求出发,群众的事群众管、群众评,才是实现共同缔造工作“一盘棋”的核心要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真挚情怀在郑店街同兴村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兴村以村党组织为内核,将各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组织、驻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组织、在外能人等志愿、政务、购买服务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形成自治组织、行政组织、企业组织等三个圈层,利用新媒体联动外出老乡,在村党组织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疫情防控、征地拆迁、还建小区治理等领域,形成核心引领、圈层推进、协同联动的治理格局,使群众思想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以网格化精细管理为着力点,切实构建起“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根据党员分布、村民数量、楼栋情况等,深化楼栋网格党建,按照“网格建支部、楼栋建党员中心户”的思路,设立3个网格支部和17个党员中心户,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群众,形成“村党支部—网格支部—党员中心户(俗称楼栋长)”的组织链条,最大限度凝聚党员力量,发挥党员作用,让还建小区治理从“独唱”变成 “大合唱”。使群众观念由“我来干”变为“我们干”。在广泛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的努力之下,各基层组织释放出全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强烈信号,最大限度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家门口就有设备齐全的运动场,出门走几十米就能锻炼身体,特别方便!”72岁的村民胡正兵感慨。为满足村民就近健身的需要,2021年该村建设了一个1000平的多功能运动场,具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功能配置。面对电动车乱停乱放、搭线充电等危害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问题,在一期和二期投资15万元共修建了400平方米的停车棚。配套了路灯、监控、安装了规范安全的充电插座,实行智能化管理,村民扫码支付,1元4小时,价格实惠,操作简单。2022年又新增设了两个点位共380平方米。为解决小区居民婚事丧事无固定宴席场所的问题,村委会在同兴小区设立红白喜事宴席中心,安排专人管理登记,为小区居民免费提供宴席场所的同时,规范和保障了群众的食品安全。
针对辖区内黄金工业园区和金港新区农贸市场配套不完善的情况,该村投资200万,兴建了一个小型农贸市场,既解决了附近企业和员工买菜难等生活问题,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辖区内企业多次反应垃圾清运费用大,压力大问题,为解决企业难题,同兴村成立了物业公司,将企业的垃圾清运费用由原来的20万/年,降低到最低成本5万/年,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将核酸检测点设在企业园里面,方便企业员工就近就便做核酸。加大安全教育和宣传力度,多次为辖区内企业召开安全生产、防诈骗培训会议。
“我们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它作为服务好小区、干好工作的常态做法。针对小区电动车停放难、充电难问题,我们搭建小区自治平台,以小区网格支部+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为基础,建立小区党群协商议事会。”同兴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强介绍,村委会每月邀请党员、居民代表开展“我和书记拉家常”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
同兴村召开小区党群协商议事会。
共建共治,从单打独斗到凝心抱团发展
从发展落后到奋起直追,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近年来,雷竹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统筹解决发展难题,推动形成了区域融合、整体提升的新格局,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雷竹村位于郑店街以北,东与黄金村接壤,南与东风村交界,西与金口街虎山村毗邻,北与合力村相连。全村版图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确权总面积884亩,非承包面积800亩,水面175亩,三四组流转土地面积696亩。雷竹村地处偏僻,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村民文娱活动匮乏,曾被列为郑店街软弱涣散村。近年来,雷竹村立足本地实际,凝聚发展共识,积极践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五共”理念,在村级建制改革中,从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转为发展特色产业,成立农业合作社1个,种植泉水柑150亩,优选出雷竹村泉水柑为代表郑店特色农产品品牌,新修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改造人居环境,修缮通往泉水柑基地的村湾道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雷竹村特色农产品泉水柑。
雷竹村全村共有四个村民小组,农户193户,户籍人口61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14人。全村版图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确权总面积884亩,非承包面积800亩,水面175亩,三四组流转土地面积696亩。雷竹村地处偏僻,村集体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村民文娱活动匮乏,曾被列为郑店街软弱涣散村。且于三组通往乡泉水柑基地道路破损严重,坑洼严重,运输受阻,导致泉水柑无法“走出去”,农民有好果子,有好产品,却无法将受益最大化。
在村里未探索集体经济前,雷竹村村民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也主要是农耕收入,经济收入低且单一。在这种情况下,雷竹村党支部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成立农业合作社,种植泉水柑150亩、雷竹竹笋200亩,发展特色产业,从而扭转了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局面,雷竹村泉水柑、竹笋成为郑店特色农产品品牌中的代表。雷竹村泉水柑种植基地为了改善柑橘品种,专门从日本引种,通过嫁接改良而形成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口感酸甜可口、水分充足的泉水柑,深受市民喜爱。基地也将泉水柑与电商平台、乡村旅游相结合,拓宽销路,让更多人品尝到泉水柑的香甜。
雷竹村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常态化开展村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推动普法宣传等服务全覆盖。考虑到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新期盼,新任“两委”班子研究决定新修一处现代文化广场。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昔日杂草丛生的空地摇身变成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备的篮球场美观又实用。同时,在党支部的强力推动下,对村部的文化长廊重新修缮。
雷竹村抓住“强支部、强发展”的要求,村两委干部人均年龄38岁以下,为建设雷竹村注入新鲜血脉,并成立雷竹村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日等义务活动。按照“上下联动、整合资源、齐抓共建”的原则,集中力量创建乡村振兴“党建+”示范村。通过整合项目建设资金,新修文化广场,进一步满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村民文化生活添砖加瓦。
多方联动,巧用幸福365工作法提质增效
建强战斗堡垒,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才能发挥社区“大党委”的作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要靠全面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郑店社区连接党心民心,凝聚工作合力,充分调动包联单位、下沉党员、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多方联动、合力推进的生动局面。
郑店街道郑店社区占地1.5平方公里,共有6个居民小组, 辖区内现有常住居民2546户4536人,民营、个体、工商业及第三产业商户339家。居民私房、老旧小区、拆迁还建小区均有分布,人员构成复杂,居民需求多样,基层治理难度相对较大。为了切实打开社区治理工作新局面,郑店社区充分调动和发挥辖区内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红色力量”,不断扩大“红色效应”, 创造性开展“幸福365”党建工作法,建立“三级组织”治理机制、筑牢红色阵地,推行“六步议事”工作程序、抓实红色管理,聚齐“五彩服务”志愿队伍、扩大红色效应。
郑店社区占地1.5平方公里,共有6个居民小组, 辖区内现有常住居民2546户4536人,民营、个体、工商业及第三产业商户339家。居民私房、老旧小区、拆迁还建小区均有分布,人员构成复杂,居民需求多样,基层治理难度相对较大。为了切实打开社区治理工作局面,郑店社区充分调动和发挥辖区内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红色力量”,不断扩大“红色效应”, 创造性开展“幸福365”党建工作法,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形成共驻共享、共建共治的良好社区治理氛围,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郑店社区依托“郑因有你”服务驿站,整合司法所、综合执法中心、卫生院等资源力量,组建成立了“五彩服务队”。即“红”帆领航,培养红色社区精神;“橙”心守护,保护社区居民健康;“绿”满家园,擦亮了社区“里子”,提升居民“面子”;普法“蓝”盾,营造和谐社区环境;姹“紫”嫣红,营造社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始终将党建贯穿于社区管理、民生服务、社区文化等各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党建特色服务活动,服务居民260余人,不断满足社区党员及居民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实现社区帮扶有途径、服务有平台、展示有舞台,使基层党建服务更贴近群众,党群干群关系更融洽。
郑店社区开展“腾讯公益 五社联动 爱满荆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面对集贸市场繁杂的环境,仅靠社区“单打独斗”难以妥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该社区以社区党支部为支点,邀请吸纳辖区内在郑店街道办事处、省高警大队、郑店市场管理监督所等事业单位加入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并建立“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机制,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效果清单”三张清单建设贯穿整个工作,按照“社区派单、服务接单”的工作模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该社区平时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经常与郑店街道机关党支部、省高警大队等单位党组织联合开展“文明市场宣传”活动,组织共建单位党员到集贸市场开展宣传发动,带领带动商户共同参与到市场整治中来。去年,先后组织近百名在职党员集贸市场及周边区域开展创文共建活动,向商铺、过往行人宣传文明创建等知识,听取居民对集贸市场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市场环境整治工作,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整合力量,共建成效惠民的“富饶乡稍”
一砖一瓦显乡韵,一镇一街出美景,整合力量,共建成效惠民的“富饶乡稍”。老屋胡村以共富合约为引擎,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
今年4月,在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一生鲜市场,摆放整齐的鲜嫩红莴笋十分抢眼,不少市民驻足选购。摊主叶师傅介绍,红莴笋按照大小和长短不同,价格也不一样,较大带顶叶的4.5元一斤,小的去叶2元一斤,莴笋叶3.5元一斤。销量连续一周居春菜首位,平均每天要卖出300斤以上。在江夏区郑店街老屋胡村,早春红莴笋迎来丰收,不少工人正在忙采收早春红莴笋。武汉沛美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商俊介绍,该基地蔬菜产业园种植面积3000多亩,种植农户40多家。早春红莴笋是近年农户种植的新品种,管理简单,产量高,叶和茎都可以卖钱,其叶鲜嫩,可当叶菜卖,其茎皮薄,基本没有废弃的。
村民在老屋胡村蔬菜种植基地辛勤劳作。
老屋胡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培育重点产业发展,同时将“共同缔造”与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要探索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打造“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共同缔造幸福生活新图景。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构建利益共同体、自主创办合作社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多个主体多方联动,共同搭建了美丽乡村的“火树星桥”。
“人民群众是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参与者、享受者,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和生活,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江夏区郑店街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樊建飞坦言,江夏区郑店街党委班子一直坚定认为,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就是要在最需要地方为最需要的人群办最需要的事。
9月27日,在郑店街郑店社区调研推进共同缔造工作现场会上,江夏区郑店街党工委书记范文向街道、社区干部发出号召,要继续发扬“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无惧千辛万苦、确保千真万确”的精神,分析出居民群众最希望解决的共性问题、最需要提供的基础设施、最渴望提供的公共服务。走出机关大楼、走进村湾社区,与街坊邻里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在心坎上。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站在新的起点,江夏区郑店街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向着新的奋斗目标不断进发,创造更加令人惊叹的郑店奇迹。
郑店街党工委书记范文现场调研郑店社区红旗花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郑店街党工委书记范文现场听取郑店社区书记、居民群众代表意见建议。
(文:倪翠萍 郭如意 图:余茶花 张娟 尹田 吴乐 丁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