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站  光谷首发!!!
2022-08-12 14:44:00 来源: 光谷交通
  2022年8月12日,早上7时26分,C5627次列车自武汉东站始发,标志着武汉东站正式开通运营,也 意味着武汉“四站一场”新格局的形成!
  自此, “中国光谷”开启铁路客运新篇章!
  从此, 光谷人在“家门口”也可以坐火车了!


  早上7时26分,首列始发车驶出武汉东站


  首批旅客尝鲜体验


  8时10分,首列车到达武汉东站


  首批出站旅客严格验码并进行核酸检测
  光谷新地标、武汉新门户、湖北新枢纽!
  武汉东站的开通,不仅让中国光谷新添一对外窗口,也标志着武汉“ 四站一场 (汉口站、武昌站、武汉站、武汉东站、天河机场)”最新对外交通格局的形成,光谷人出行将更加便捷,武汉 “1+8”都市圈 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快。
  点击视频,查看更多
  百年老站蝶变 畅通武汉都市圈 武汉东站的前身,为始建于 1906年 的流芳火车站,随着城市的发展,流芳站拥入大光谷怀抱。 流芳站长期以来作为铁路货场,主要用于转运煤炭、水泥等,偶尔也停靠铁路职工通勤火车。


  流芳货运站站场原貌(摄于2015年9月21日)
  武汉东站以 “科技之光,智慧之谷” 为设计理念,是中国光谷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对外窗口和门户,是武汉铁路枢纽中的 第四大客运站 。
  作为武汉“1+8”都市圈综合交通枢纽站,是连接 武九普线、武九客专等多条国铁,武黄、武咸、武冈等3条城铁,地铁2号南延线、11号线等2条地铁,BRT快速公交、常规公交于 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并具备动车始发、高铁通达功能。
  同时,地下空间综合体建有武汉市目前 规模最大的“P+R”换乘停车场 ,共有1779个停车位 。 由此,市内交通可快速通达武汉三镇,国铁、城铁可通达四方。


  武汉东站有利于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和同城化发展
  武汉东站辐射“武鄂黄黄咸”,开通后可进一步优化布局武汉“1+8”都市圈城际铁路网络,从而实现圈内各个城市之间的快速联通,特别是加强武汉与鄂州、黄石、黄冈、咸宁的联系,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 “1小时通勤圈” ,从而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和同城化发展,对于武汉发挥“一主引领”重要作用、加快中部崛起国家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武汉东站项目建设,涉及 湖北省城际铁路公司、武汉地铁集团、光谷交通公司 3家投资建设主体。其中,湖北省城际铁路公司委托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 负责核心站房、铁路出入线及相关设施建设,武汉地铁集团负责代建2条地铁线换乘站点,光谷交通公司负责该站东、西广场及地下空间综合体和周边7条配套道路建设。
  “辐射四方” 进出武汉东站四通八达 为方便客流,武汉东站东、西广场及地下空间综合体设置颇具科学性、人性化。
  由光谷交通负责投资建设,铁四院设计,中建三局、中铁电气化局施工的东、西广场及地下空间综合体,包括地面广场、地下空间部分,地面广场用地面积约14.4万平方米(东广场6.3万平方米、西广场8.1万平方米), 地下空间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 。


  东、西广场地下一层分布示意图
  同时,设有8个下沉广场,以实现国铁、城铁、地铁、公交客流地面、地下立体无缝换乘。


  长180米、宽15米的社会联络通道连通东、西广场
  地面层主要功能为站前集散广场、景观广场以及公交出租车场。地下空间通过国铁出站地道和社会联络通道相互连通,并配有出租车候客区、社会车辆停车区以及商业街区。


  地下空间内标识清晰明了
  东广场设有504个停车位,地面设35个公交泊位;西广场设有1275个停车位,公交停车位104个。停车均实现1进1出,接驳设施充足且各种交通组织方式分离,确保乘客“等得到” ,努力实现 10分钟以内 、换乘市内各种交通。




  共有1779个停车位,含新能源停车位378个
  无论您是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还是驾车进出武汉东站,都能感受到交通之便捷。
  地铁前往:
  地铁2号南延线与11号线在东广场交汇,可无缝换乘,在东广场地面设有多个进出站口;同时,在地下一层地铁闸机出口处,也设有多个通道可直达武汉东站地下一层;或通过直达电梯,到达站房进站;还可通过东、西广场社会联络通道,轻松到达西广场。
  公交前往:
  在东、西广场北侧设有公交车站,可经地面广场快速进入站房,东广场停靠 591 、 781 路,西广场停靠 362 、 521 路。
  开车前往:
  开车进出武汉东站,可实现10分钟进出东湖科学城、上下三环线,30分钟通达武汉三镇核心区,60分钟抵达天河机场。
  这得益于高效、畅达、便捷的枢纽交通疏散体系。 光谷交通在建设东、西广场的同时,还投建了周边 自主街、创新街、佳园路南延线、海纳路、百川路、才智路、才慧路 等7条配套道路,总长约9公里,以优化完善升级武汉东站周边配套路网,实现东西南北“四向拓展”。


  7条配套道路让武汉东站进出四通八达
  尤其是在新建自主街、创新街、佳园路南延线的同时,还建有 3大下穿通道 ——其作为骨架路网,既实现武汉东站东、西广场的互联互通,又可高效连通周边的光谷大道高架、高新大道、高新二路和光谷一路。 因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车辆,来往武汉东站都更加便捷。


  武汉东站社会车辆进出走向示意图
  进入武汉东站路线——
  北向来自汉口、武昌的车辆,经东湖隧道、光谷大道高架,在凌家山北路立交下匝道,可快速转入创新街,到达武汉东站东、西广场地面或地下停车场;
  南向来自汉阳、江夏的车辆,自南三环和光谷大道高架下高新二路匝道,经创新街或是高新二路,快速到达武汉东站;
  西向来自民族大道、关山大道的车辆,经凌家山北路和创新街,到达武汉东站;
  东向来自东三环方向的车辆,下高新大道匝道后,经光谷一路地下通道,转入创新街或百川路,到达武汉东站。
  驶离武汉东站路线——
  位处东、西广场的车辆,可经创新街的2条上桥匝道,向北直通光谷大道高架前往东湖隧道方向、向南直通光谷大道高架前往南三环方向,还可经创新街直行高架,向西至关山大道;
  也可经才智路或百川路,向北至高新大道;
  可经创新街、百川路,向东至光谷一路;
  还可经创新街、才慧路,向南至高新二路。
  铁地携手通力协作
  千方百计攻克五大难点 从征地拆迁、到土方外运,从管线迁改、到多平层交叉作业,以及整个建设历程中每个节点难点的多方协调……
  在东湖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和部署指导下 ,光谷交通携手中建三局、中铁电气化局等各参建单位,千方百计攻克五大难点,最终圆满建成东、西广场及地下空间综合体项目。
  01
  对接协调任务繁重 武汉东站项目建设涉及湖北省城际铁路公司、武汉地铁集团、光谷交通公司3家投资建设主体,以及代建单位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
  武汉东站整体项目建设千头万绪,相关各方密切协调、会商,一路攻坚,全力以赴加快推动整体进程。
  02
  征地拆迁难 项目用地范围内房屋拆迁量较大,权属复杂,涉及城铁、地铁、市政等建设施工项目用地,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征拆难度大。
  其间,搬迁流芳货运站功能,实现货运功能停用,正式腾退西站房、西广场施工断面用地;完成站区内1.747万㎡办公用房的拆除,保障城际站场、站房及普速转场等施工进度。
  除涉铁生产设施用房外,站区红线范围内还需拆除铁路职工宿舍用房258户,共9686.4㎡。其中,238户直接影响东广场及省城际铁路进出线大部分施工断面,另外20户影响西广场及部分道路施工断面。
  最终,陆续解决被征收人的房屋产权、自建房屋处置、协议报审、征收资金办款发放等难题。
  在东湖高新区有关职能部门、铁路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光谷交通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直至2020年1月22日,武汉东站拆迁全部完成。
  03
  土方外运难 东西广场地表土方,加上基坑土方开挖,共计有260余万方,相当于开挖了约 1376个标准游泳池 ,土方外运量巨大。
  同时,受征地拆迁和多种因素限制,施工断面不能全部打开,土方外运始终任务艰巨。
  04
  管线迁改难 110kV关东线11#、12#杆塔,位于东站房红线内,直接影响东站房普速客运线旅客进出通道及站台通行。虽只有2座杆塔,但因涉及铁路货运线施工窗口问题,需统筹协调电力迁改单位施工进度和铁路施工天窗期。
  经统筹协调,在武汉供电公司大力支持下,提前完成了110kV关东线的入廊入地,拆除了影响东站房的2座杆塔。
  05
  多平层交叉施工难 为建好武汉东站,施工区域包含东西站房及出入线、东西广场及地下空间、地铁11号线及2号南延线换乘站点,以及周边配套7条道路施工。
  尤其是,所有施工过程中,需 优先保障2条地铁站点率先完工投用 ,并统筹土方外运、站区范围征地拆迁。
  其中,创新街下穿通道施工,几乎是所有施工难点的聚合点。此处与铁路、地铁施工都有交集,且各系统间地下层平面标高各不一样,平面功能复杂,地下通道都需考虑与这些工程的平面、标高衔接到位。


  创新街下穿通道施工,“头顶铁路,下跨地铁”
  创新街下穿通道的底板,正好 穿越地铁2号线上方,通道上方又是正在运营中的南环铁路线 。站场改造、地铁施工、地下通道施工三者需综合统筹,并且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协调和施工难度极大。
  创新街施工共涉及汉阳市政、中国一冶、江腾铁路工程公司3家施工单位。最终,光谷交通联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武汉地铁集团,以及各施工单位密切协作配合、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创新街建设任务。
  不仅仅是一座火车站
  还是“智慧花园式公园广场” 作为兼具光谷门户展示、高效交通换乘、绿色生态设施、居民休闲公园功能的光谷综合枢纽城市会客厅,武汉东站践行站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TOD交通模式的综合交通枢纽典范车站理念,致力于打造武汉首个 “智慧换乘+智能导视”复合广场 。
  东、西广场在绿化小景中,沿用“海绵城市”理念,将生态建设牢牢摆在建设第一位置。


  刻有“中国光谷”的三峡石与武汉东站相映成辉
  其中,东广场着力打造海绵之窗。沿东广场阶梯而下,地面上分布有两圈指盖宽的环形“细线”,采用 渗、滞、蓄、净、用、排 等措施,将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形成隐藏的雨水收纳箱。
  相比传统的铸铁篦子,该线型排水沟使雨水经缓坡流入细缝,净化抽排后用于绿植灌溉。不仅外型上更为贴合,利于乘客“无障碍”出行,且使用寿命达30年以上。
  在姹紫嫣红、鲜花烂漫的西广场,茂林修竹渲染了商业智慧空间的下沉广场;层林尽染点缀了西广场的出租车、社会车辆落客区;樱花长廊的公交BRT运营区更是落英缤纷。
  五彩十色、四季如画的东、西广场,将成为光谷首个智慧花园式城市公园广场、光谷首个可呼吸式海绵城市广场,居民休闲绝佳目的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