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万人!水井数量揭示纪南城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城市
2022-08-09 23:24: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9日讯到楚纪南城寻访古郢都,在屈原故里吟诵楚辞。7月25日-7月29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长江千里行”探访团在宜荆荆都市圈对荆楚文化进行深入探访,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令团员们深深叹服。
  楚纪南城:411年“郢”都,20位楚王在此即位


  纪南城遗址现场。记者李子云 摄
  “大家现在就站在楚纪南城的城墙上。”7月26日,探访团一行来到楚纪南故城东城垣南段保护修缮工程现场。
  荆州文物专家阎频向探访团介绍,楚纪南城是东周时期楚国都城,时称“郢”都。西晋学者杜预在《左传》注释中始将郢都称为纪南城。楚国800年历史,曾有过24位楚王。史载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从丹阳迁都至郢,至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纪南城作为楚国国都长达411年, 20位楚王在此即位。楚国也正是这一时期跻身“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剪除黄河以南50多个邦国政权,从周封领土方圆不过五十里左右,最终成为西至巴蜀,东抵大海,‘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南方第一大国,创造出博大精深的楚文化。
  探访团成员、武汉市红领巾国际学校三年级学生张一沐从草地上找到一块“小石头”让专家识别,专家说是陶器口沿。探访团员们慨叹:这地下藏有多少宝贝!
  站在城墙眺望,探访团员能看到的楚纪南城内是阡陌纵横的农田。那么,2700多年前的楚纪南城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楚国的崛起在中华文明史上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荆州博物馆馆藏战国时期凤鸟践蛇莲花盖豆。记者李子云 摄
  荆州文物专家阎频介绍,楚纪南城面积为16平方公里,是荆州城的3倍。经考古发掘与勘探,全城共有城门7座,其中水门2座,直通长江。东南部有大型宫殿遗址,附近还分布着纺织、冶炼等作坊遗址及商业区遗址,可见其繁盛。
  “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朝衣鲜而暮衣蔽。”东汉哲学家、经学家桓谭在《新论》中这样描绘楚纪南城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考古界推测,楚纪南城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是人口最多的城市,预计有20-30万人。
  “这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探访团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一学生许恩齐问。
  “根据水井。”荆州文物专家阎频说:在1975年大会战中,在楚纪南城挖出500多座水井,而在2010开工的引江济汉工程中,又挖出大量水井。众多水井的出现佐证了人群的聚集。
  阎频向探访团介绍,纪南城不仅发生了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也孕育了屈原、宋玉等一批楚辞文学大家和荀子、范蠡、伍子胥等众多诸子百家,孔子、庄子、墨子等春秋战国名人也曾出入纪南城。
  “楚国的崛起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长江流域古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行专家、湖北省社科院刘晓慧说,在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的宏大历史舞台上,楚国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并创造出灿烂独特的文化,与它强烈的忧患意识,励精图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分不开,这些精神特质到今天也能带给我们力量和启发。
  诵读屈原诗篇,与屈原隔空对话


  探访团成员探访秭归屈原祠 。记者李子云 摄
  7月28日,探访团来到秭归屈原祠。正大殿中央,立着一尊重达3吨的屈原青铜像,高冠挟剑的屈原正在低头沉思、顶风徐行。
  秭归县屈原纪念馆副研究馆员付珺向探访团介绍,正是在流放过程中,屈原开创中国诗歌史上的楚辞体(亦称骚体)。在南碑廊镶嵌有48块石碑,上面雕刻着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22篇作品。
  沿着碑廊,探访团员徐徐而行,诵读屈原诗篇,与屈原隔空对话。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作品弘博丽雅,浪漫奇特,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屈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爱国诗人。”随行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刘晓慧说,楚人先民在强邻的夹缝中,孕育了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屈原是楚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典范。
  “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付珺介绍,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国外屈原学研究非常活跃,译介屈原学的文献资料就有英、俄、法、日等十多个语种。
  翩翩楚凤、华丽漆器,印证楚人极度爱美


  荆州博物馆馆藏虎座凤鸟悬鼓。记者李子云 摄
  楚人尊火崇凤,视凤鸟为“图腾”。在馆藏文物达到19万件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荆州博物馆里,姿态各异的翩翩“楚凤”令探访团叹为观止。
  出土于荆州天星馆2号楚墓的国家一级文物蟾座凤鸟羽人,是一件由羽人、凤鸟、蟾蜍三部分组成的战国漆木器。凤鸟展翅踏于镌有龙凤的蟾蜍之背,头顶人面鸟喙、人身鸟尾、人腿鸟足的羽人,造型之奇特,绝无仅有。
  “神乎其神,巧夺天工”探访团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大一学生郭思聘叹道。
  “蟾蜍是月亮的代表。”荆州博物馆讲解员张林林说,将羽人、凤鸟、蟾蜍三者合一,反映出楚人神秘的信仰,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知道这是什么吗?”张林林刚提出问题,担任湖北省博物馆小小志愿者、武昌实验中学沙湖学校四年级的马行健马上说出正确答案:虎座凤鸟悬鼓。张林林说,“对!这就是楚人古代用的打击乐”。
  只见这座虎座凤鸟悬鼓,体型巨大,双凤振翅欲飞,双虎蓄势待发,整件漆器呈动态之美,站立于侧,仿佛听到凤鸣虎啸、鼓声隆隆,精神为之振奋。
  张林林介绍,这件虎座凤鸟悬鼓出土于荆州天星馆2号楚墓,是战国时楚国王室等高级贵族使用的宫廷礼乐器,只在大型祭祀活动中才能使用,唯楚国独有。“虎座凤鸟悬鼓图案,现在广泛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楚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楚人不仅奋发向上,也极度爱美,这些华丽的漆器就是最好的证明。”张林林说,东周时期,漆器手工业迅速发展,尤以楚国的漆器手工业最为发达。“今天我们能看见这些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漆凤非常难得。”
  楚文化喷薄而出、惊采绝艳,承传不绝


  荆州博物馆馆藏漆器。记者李子云 摄
  除了漆器,楚人还留下青铜器、楚简、丝绸、玉器等众多令世人赞叹的物质瑰宝。
  在宜昌博物馆,探访团员看到精美绝伦、种类繁多的楚国青铜器,包括礼器、兵器、生活用具等。其中,2012年出土的“镇馆之宝”楚季宝钟和12件青铜甬钟为西周晚期文物,距今约3000年左右,是楚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和突破。
  随行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刘晓慧说,“楚人具有广采博纳的胸襟、开放包容的气度。楚国早期地处险扼之地,不得不奉行开放方针,只要是优秀的文化元素,一律兼收并蓄。”
  在钟祥,探访团员探访了湖北三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明显陵,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在历代帝王陵寝中绝无仅有,令人称奇。与山水相称的布局,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刘晓慧说,明显陵是荆楚文化的一部分,值得认真品读。
  刘晓慧说:荆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郧县人遗址、石家河遗址、屈家岭遗址、武汉盘龙城遗址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遗存,直观阐释了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两三千年前,楚文化喷薄而出、惊采绝艳,成为荆楚大地的主体文化。楚国后来虽然消亡,但楚文化仍然是荆楚文化主体,它和其他文化要素彼此交融,泽润荆楚大地,也逐渐成为汉文化的组成,承传不绝。
  “荆楚文化魅力无穷,这次参加‘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受益匪浅。”湖北工业大学英语系二年级学生周咏怡说,她将来想跨界中西,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最近正在尝试用二外德语设计表情包。“有好的输入才会有好的输出,身为中国人,探寻、了解和熟悉中华民族的根脉,行走天下才会更有志气、骨气和底气。”
  (长江日报记者叶军 吕映雪 摄影记者李子云)
  【编辑:王戎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