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如何从人水相争到人水相依?江滩大讲坛第二季开讲
2022-07-30 23:29: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30日讯(记者杨丝涵 通讯员向丽华)七月酷暑,在江边听上一场江滩大讲堂,是种有意义的度夏方式。30日,由武汉市水务局、长江日报联合推出“江滩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二季启动,不少市民及第一季老学员顶着烈日前来参与,听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原副院长陈进分享《百里美滩怎样“挽起”武汉“江湖”》的故事。


  “江滩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二季第一课现场。记者杨丝涵 摄
  早上9时,汉口江滩志愿服务之家里就已坐满了人,几位后来的学员说,没想到今年一开课就这么火爆,提早半小时来都抢不到前排座位。市民陈女士是江滩大讲堂的“常客”,第一季举办时,每期课堂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去年在江滩大讲堂收获了不少水文化、水知识,前两天听说第二季要开办,我早早就起床赶来了。”
  课程一开始,陈进就带领大家从引江补汉看中国水网构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陈进介绍,2002年与2003年我国分别启动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南水已成为京津等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超过1.4亿人的主力水源。“今年7月7日,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从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取水,穿山引水194.8公里,抵达丹江口水库下游的汉江安乐河口,引江补汉工程联接起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两大‘国之重器’,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的输水通道。”


  陈进分享《百里美滩怎样“挽起”武汉“江湖”》的故事。记者杨丝涵 摄
  聊完了中国水网,陈进回归武汉本身,他介绍,武汉地处长江中游,历来饱受水患之苦。“历史上1870年和1931年,长江洪水进入武汉市,防洪排涝一直是武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998年长江大洪水以后,武汉开始结合防洪与城市发展,进行江滩整治和景观建设。陈进说,过去,汉口江滩主要是码头、仓储、货物堆场、市政公用设施和大量临时设施,不仅影响武汉江段行洪,也影响江城形象。2002年,汉口江滩完成一、二期建设,2005年完成三期建设。20年来,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青山江滩等陆续建成。如今的武汉,从人水相争的局面到人水相依的美景,两江四岸的江滩已成为集防洪屏障、绿色生态、景观游憩、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色客厅”。
  如今的武汉江滩不仅是武汉市最靓丽的名片,也是一项公认的民心工程,结束了江城人“临江不见水,有滩不能上”的尴尬,搭建了一座感受城市变化的平台。陈进认为,武汉江滩是独具水文化魅力的人民公园。“武汉城市的发展与长江、汉江密切相关。这里的古文化、码头文化、西洋文化、轮渡文化等,在江滩建设的基础上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传承,也慢慢演变成了武汉的江滩文化。”
  在课程尾声,现场学员与陈进积极互动提问。不少学员提出对武汉江滩的独特思考,与陈进展开了激烈讨论。
  “江滩大讲堂第一季启动以来,受到了不少市民朋友的喜爱。”市江滩办主任喻正茂表示,“江滩大讲堂”系列讲座意在为百姓打造身边的水情宣讲阵地,引导公众知水、节水、护水、亲水。今年,江滩大讲堂第二季将持续为市民送上更多更好的优质课程。
  【编辑:王戎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