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城“一卡通刷”,探索运营自动驾驶 武汉公交将迎来重大变化
2022-07-19 13:52:00 来源: 汉网
  长江网讯(记者吕映雪) 武汉都市圈九城“一卡通刷”;探索运营自动驾驶的夜行公交、微循环公交;实现各种公共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和“零距离”换乘……7月19日,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武汉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全域公交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力争在公交换乘优惠政策探索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推进武汉公交优先发展,方案这么说——
  推进实现武汉都市圈九城“一卡通刷”
  方案提出,打造以常规公交为基础、轨道交通为主体、定制公交为补充、水上公交为特色、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元交通网络,实现各种公共交通方式有机衔接和“零距离”换乘。
  开展公共交通线网和换乘枢纽布局规划,构建城际、城市、城乡公交“三网融合”的一体化线网体系。积极发展定制公交、城际公交、水上公交、空轨等公交新业态,在特定区域探索运营自动驾驶的夜行公交、微循环公交。
  制订出台公交线路优化导则,加快新城区公交候车亭建设,提高新城区公交站点覆盖率;对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后的客运站进行升级改造,为新城区公交发展提供场地支持。
  积极推动公交票价研究,推动公交优惠换乘政策延伸至新城区,提升新城区公交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乡公交候车亭导乘设施设备智能化建设水平。加快轨道交通线网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线网调度管理综合平台。
  谋划、完善、新开一批城际公交线路,谋划、改造、新建一批城际公交换乘站,在有条件场站配套建设车辆调度、邮件转运等功能设施。推进实现武汉都市圈九城“一卡通刷”,建立“清分结算”机制,保障各运营主体资金周转效率。
  对有条件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进行复合利用和联合开发,实现公交站场以商养站,鼓励拓展商业、物业、产业等服务功能;开展武汉公交场站配建指引研究,推动“立体综合车场+配建公交首末站”为核心的公交场站建设模式;探索场站建设管养新模式,加强站点共建共享。
  再设计施划一批公交专用道,力争单向里程达到300公里
  武汉将建立健全公交票价管理和调整机制,建立多层次、差别化票价体系,依据票价成本,统筹考虑社会公众承受能力、政府财政状况和出行距离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票制票价;在定制公交、旅游公交、城际公交等新业态上探索市场化定价模式,适当提升市场化定价的空间。在现有公交换乘优惠的基础上,推动实施“全方式、全市域”的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
  加大公交专用道建设力度,有计划落实单向3车道以上等级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要求,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公交专用道网络系统。到2025年,对现有公交专用道进行科学优化调整,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施划一批公交专用道,力争单向里程达到300公里。强化公交专用道管理,积极推行公交信号优先举措,提升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减少一般车辆对公交专用道的干扰,推进“公交专用道+合乘专用道”运用。
  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中心城区重点推进毛坦村公交停保场、高新二路BRT停保场、白沙五路公交枢纽站、四新南路公交首末站等公交枢纽站建设,总规模31.7万平方米。每个副城设置2-4座公交停保场,新城区实现“一城一场”或者“一城多场”,满足公共汽电车停放保养需求。加大公交场站建设投资力度,到2026年,建设完成22个公交场站,新增公交停车位和充电桩1829个。
  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支持企业通过投融资方式,加快更新采购新能源公交车,到2025年,全面实现公交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占比100%(应急保障车辆、长途高速公交和部分农村公交除外)。
  建立全市统一的智能化调度平台
  方案提出,市区财政将公共交通企业成本规制补贴纳入本级预算,市区共担公交公益性亏损,形成成本核算和补贴常态化制度,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数字公交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智能化调度平台,建设完善多功能智能化电子站牌,将新城区智能化电子站牌信息管理接入全市统一平台。
  研究修订《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明确中心城区、新城区、跨区线路开通审批、监督管理、补贴机制、票价政策等。明确武汉都市圈(跨市、毗邻区域)公交线路开通审批、服务监管、政策支持等协同问题。
  按照政府投入为主、票款收入弥补的原则,修定完善公交企业成本规制补贴管理办法,合理确定规制值,落实成本规制补贴和公交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及时足额弥补政策性亏损、新能源车辆购置补贴、智慧公交发展等。建立与岗位劳动强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相适应的公交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见习编辑:赖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