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从手腕流向手肘,他操作检测仪器的手稳如磐
2022-07-12 21:40: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2日讯(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于海涛)12日11:10,阳光直射,甲板上的温度达到43℃,汗珠一颗颗冒出来,碰撞,然后汇成一条“小河”,顺着手腕流向手肘,但为了保证采样数据准确,33岁的生态环境监测人员许睿光操作水质分析仪的手依然很稳。


  环境监测人员在武金堤、老关村等水域表层水下0.5米处进行取样。记者刘斌 摄
  当天,武汉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应急与执法监测室的3位环境监测人员,乘坐“水文302”轮船,对长江武汉段的武汉关、王家巷、武金堤、老关村等取样点进行水质采样。记者随船见证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如何对长江水质进行断面监测。


  水下采样器。记者刘斌 摄
  在武汉关取样点,监测人员将一个与鱼雷极为相似的物品沉入江中。“这是铅鱼,是一种水下采样器。它带有一个1公升容积的水质采样筒,可以按我们要求的深度,提取我们需要的水样。”工程师谌凯声告诉记者。今年54岁的他,已经干了30多年的环境监测了,他与“水文302”的船长、水手已是多年老朋友,合作起来很是默契。
  “水温30℃,pH值7.34毫克/升,溶解氧7.4毫克/升,水质合格”。提取水样2分钟,43岁的环境监测人员姚昊,使用水质分析仪,迅速测出相应的水质数据。


  7月12日,环境监测人员在武汉关、王家巷等取样点采集水样。记者刘斌 摄
  另一边,谌凯声使用比色计,检测水样中的游离氯含量,“低于0.04毫克/升的标准,没有超标。”
  许睿光告诉记者,“这些剩余水样,按规定流程,让它自然沉降30分钟后,再用虹吸法吸入到我们带来的特制样品贮存容器中,然后,带回实验室检测分析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等水质数据。”


  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PH值、溶解氧现场分析。记者刘斌 摄
  据悉,他们带回实验室的水样,将由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分析测试中心进行“盲测”,得出的水质数据将用于长江“断面水质考核”。
  自2018年来,我市出台长江武汉段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办法,在全国首创市域内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比较跨区断面与上游入境断面水质的综合污染指数、以及去年同期水质情况,实行水质“改善奖励”“下降扣缴”的生态补偿奖惩措施。


  将取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记者刘斌 摄
  “断面考核”这种机制看似简单,却使得各行政区、功能区对于各自区域的长江、汉江水质一是“心中有数”了,二是促进各区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升水质改善成效。


  忙完采样工作,回到船舱内,工作人员满脸汗水。记者刘斌 摄
  提取水样,灌瓶检测,前往下一个采样点,继续提取水样、现场检测……忙碌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监测人员在船舱检测时,总是大汗淋漓。只要走出船舱,江风马上将汗湿的衣服吹干……就这么汗了又干、干了又湿,记者默算了一下,单是记者身上的衣服,就陪他们至少这么“轮回”了7次。
  抹去头上的汗珠,许睿光笑着说,“连续3年来,长江武汉段水质优于国家考核目标。武汉的水,更干净了,我们提取水样的干劲也更足啦!”
  【编辑:邓腊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