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李德仁:抢抓机遇,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争创国家科技创新高地
2022-07-12 20:48:00 来源: 中国光谷


  “当前,我国正在朝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国家实验室、科创中心等。 湖北必须抓住这个机会,集中财力,加大投入,引进人才,抓好东湖科学城建设,在中部打造未来发展的源动力。 ”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在接受专访时表示。 这位83岁的院士,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高度关注东湖科学城建设。


  01
  地方真做、真干,争取国家支持
  “深圳投入135亿,建设网络通信国家实验室;安徽举全省之力,投资40亿,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都获得了国家支持。要搞科学大工程、大装置,地方要 想好,真做、真干,争取国家支持。”
  李德仁表示,要建好科学城、科创中心,必须抓好基础研究。近年来,湖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应集中力量,加大投入,争创国家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是我国科研实验室体系中等级最高、实力最强、数量最少的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


  ■ 李德仁院士接受采访
  李德仁认为,湖北科技创新有基础、有优势、有实力,有武大、华科、中科院武汉分院等一批高水平高校院所、一大批科学家,还有脉冲强磁场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争取国家实验室是可能的,要集中力量,选准方向。
  “湖北好东西太多,容易挑花眼。三百六十行我们不要都做,要有我们在全国独具的优势。在基础科学领域,只要有几个能够做到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就成功了。具体选什么领域方向,必须要发动在湖北、武汉的科学家,甚至全国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来讨论。”
  02
  让科学家的奇谈怪想都有地方实验
  “二战以后,世界上大部分的重大科学计划,后来都没能完全兑现 目标。比如,人们最早想通过射电技术实现通讯,却造就了射电天文望远镜和射电天文学;欧洲和美国的原子能中心想解决计算机共享问题,却发明了互联网。基础科学研究的目标难以预测,但只要坚持投入,产生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李德仁表示,要打造一个支持创新、宽容的环境,让老中青科学家们的奇谈怪想,都有地方实验,迅速变成现实。
  他回忆,早在2005年,团队便用移动测绘的方法,做出了武汉街景。遗憾的是,等到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已经过了2年,谷歌也已在全球率先发布了街景产品。“2007年我曾去硅谷,谷歌地图的首席科学家请我去介绍街景地图。大家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通。他们用30辆街景车,满世界采样,不需要经过谁批准,加上资本投入,很快就成了气候,做到了我们前面去。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 东湖科学 城起步区光谷科学岛效果图
  李德仁强调,科学城要为科学研究创造世界一流条件。 比如上海的光源设施,作为科研公共平台向科学家开放,为科学实验提供超大光源能力,为新材料、新物质、医药工程等各行各业免费提供试验条件。 近5年来,产生了许多重要成果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
  “如果有某个领域,除了湖北这个实验室,世界其他地方都做不了,各国的科学家就都自告奋勇地来了。这是科学家的本性。政府和投资基金要不遗余力地支持科学研究,吸引科学家们来到东湖科学城做各种研究:基础性的、工程性的、应用性的。”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他表示,现有的几个湖北实验室,要做好体制创新,打破藩篱,聚集在汉优势研究单位和全国相关优势单位,实现开放联合,集中力量办大事。
  03
  利用超算中心,在武汉建立“长江大脑”
  李德仁表示,除了基础科学,东湖科学城还可重点支持一批应用科学,比如光电子、自动驾驶、机器人、空天科技、种业、材料、生命健康等。在这些方面,湖北、武汉均有很好的基础条件。
  长江流域覆盖全国几百万平方公里,以武汉为中心。李德仁建议,可以长江为核心,建设一个基础研究实验室,争取国家支持。利用东湖科学城的超算中心,在武汉建立“长江大脑”,对长江流域的水、土、气、生物和人类活动实施动态监测和智能管理。
  “比如水,长江流经6000多公里,上游要水发电,下游要水灌溉,还要通航,那么上游放多少水合适?我们原来做过一个系统,采用空天地各种传感器,产生大数据,实现长江水资源的自动管理,每年上游可以多积几十亿立方的水发电,同时使中下游的抗洪抗旱和航运管理更加智能。如果长江流域所有的资源都通过智能大脑科学管理,就能更好实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李德仁从事的测绘遥感专业,也是武汉重要优势学科。 最近5年拿过三个国家一等奖,这在国内也不多见。 在这个学科领域,武汉多家高校还有多位院士。 在空天信息智能方向,也应当加大支持,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正在研发的‘东方慧眼’星座,实现上百颗遥感卫星与通信卫星组网,将人工智能上天,可实现5分钟内,找到全球任何地方的图像,分辨率可达0.25-0.5米,加工成信息送至大众用户智能终端,而法国目前需要40分钟。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争取走在全球前列。”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内景
  此外,武汉大学研发的室内导航技术,可以仅凭借音频,对室内人和物体进行优于1米的定位,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在与国内头部企业合作,已在广州机场、鄂州新机场、南京和杭州高铁站推广。将这一技术与视觉识别、人工智能等相结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他介绍,在武汉高校、院所内,还有许多像这样的高水平成果,东湖科学城应积极支持,发动资本参与转化,使之在湖北开花结果。
  6月25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宣布,国家支持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和成渝区域科创中心之后第5个重大战略布局。 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是科创中心建设的主阵地。


  ■ 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李德仁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走红毯
  “在国家和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要看准就干、真抓实干,凝聚力量,引进人才,创新体制,支持到位,做出武汉特色,建成我国科技创新高地。”李德仁表示。
  采写 | 康鹏
  编辑 | 施佳敏
  编审 | 龙大虎
  审核 | 翟磊
  出品 | 光谷融媒体中心


  ©中国光谷 投稿邮箱:1070452594@qq.com


  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击!让更多人看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