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被领光!湿垃圾原地“变”有机肥很抢手
2022-07-06 18:12: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记者龚萍)“每次5分钟之内领光,很多同事反映肥料好用,养花种菜特别适合,还有人慕名来领!”近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该单位院内的湿垃圾就地处置示范站,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反响不错,该举措是破解垃圾转运点“邻避效应”和促进垃圾循环利用的一种新探索。


  湿垃圾就地处置示范站。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摄
  近日,记者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院内见到“湿垃圾就地处置示范站”,示范站位于靠近食堂的一处角落,外观通透开敞,大小类似报刊亭。亭子前面有垂直绿植组成的“笑脸”,里面背景上的显示屏显示每天、每月处理垃圾和出肥的重量信息。相隔几米处,是预处理设备。


  湿垃圾就地处置设备接收湿垃圾的区域。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摄
  处理流程简单,首先将食堂分出来的餐厨垃圾倒入预处理设备进行粉碎、滤水,预处理后进入降解机;设备自动运行,利用专门的菌种作用,在60℃左右的恒温状态下,24小时内将湿垃圾降解为有机肥基料;当生物降解机仓内物料超过80%后,打开出料仓门并启动“搅拌反转”,自动出料。出料后的有机肥料,自然放置两周以上,与泥土1:5混合后,即可作为绿化用土,栽植花卉瓜果。


  湿垃圾就地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摄
  相关负责人介绍,算上自然放置时间,大约每两周产出一次肥料,大约能分装四十多袋,每次发放时,同事们踊跃排队领取。初步估算,100公斤湿垃圾大约产生20公斤有机肥,根据垃圾内容物不同略有变化,并没有别的废弃物。
  湿垃圾是城市垃圾转运站产生异味的主要来源,常规方式是每天集中时间拖走处理,转运站和垃圾处理场选址的“邻避效应”一直是待破解的难题,为此,相关部门一直在寻找更合适的“就地”处理方式。
  去年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启动“武汉市湿垃圾就近处置设施应用示范及推广研究”项目,探索让湿垃圾就近“变废为宝”的新方式。为了深入了解新技术处置湿垃圾的效果,该局作为示范点之一,引进处理设备进行实地数据采集。
  半年时间里,研究团队除利用仪器定期检测设备产生的噪音、气味外,还专门设置评价二维码,主动到距离设备相对较近的办公室,挨个请同事们“扫码”,填写实际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设备一米内的范围,有同事反映听得到机器设备的声音,稍微远一点的范围内,普遍表示没有噪声或异味影响。
  记者采访当天中午12时半,设备不时启动运转,站在一米线内,感觉声音并不刺耳;厨余垃圾和有机肥处理区都未闻到明显异味。
  记者采访几位领过肥料的工作人员。彭先生告诉记者,上周示范站发放肥料时,专门帮街坊邻居领了几袋,没觉得有异味。“肥料给邻居用过,他们觉得特别好,专门拜托我再来领。”严女士也表示,有爱好种花种菜的朋友反映,这个有机肥特别适合家中阳台种植,比外面卖的化肥更好用。“每次发放肥料时还挺抢手的,去晚了领不到。”
  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研究项目还同步跟踪全市其他20多个应用点位的运行数据,目的是搜集城市湿垃圾高效处理的实际数据。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湿垃圾“就地处置”,不仅减少转运产生的污染、降低成本,产生的有机肥还能用于园林景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考虑到处理设备不仅要实用也要美观。为此,该项目去年底还面向全社会开展“武汉市湿垃圾就近处理设备维护设施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征集到64个设计方案,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遴选选取最佳方案给予奖励。活动结束后,整合优秀方案形成《武汉市湿垃圾就近处理设备围护设施设计参考图集》,为未来需要建设湿垃圾就地处置设施的单位和小区提供设计指引。
  据悉,该项目计划用一年时间进行跟踪研究和设备升级,最终形成应用评估报告,为城市湿垃圾处理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
  【编辑:邓腊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