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樊山札记之十·民国时期鄂城县
2022-07-06 09:32:00 来源: 鄂州融媒
  新朋友请点击“鄂州融媒”关注




  辛亥革命以后国民政府于1913年3月改武昌县为寿昌县1914年1月再改寿昌县为鄂城县
  01
  郡县制实施以后,从秦朝到民国,国家都有对县进行等级评定管理政策,等级越高,县的地位和待遇越高。元朝以前,主要依据县中人户多少划分为大小县或更多等级的县。到了明代,则主要依据缴纳钱粮的数额划分。清朝更繁琐,依据“冲繁疲难”,即交通频忙、事务繁简、税粮滞纳多少和社会治安好坏综合评价。民国时期沿袭了这一做法。1929年底,国民政府公布按区域大小、事务繁简、财赋多少三项标准,将全国县划分为一、二、三等。1934年湖北省划分的结果,鄂城县为二等县,同期十个一等县,鄂城在二等县排第一,在湖北省属中等水平。1947年全国再按县域人口、面积、赋税各占25%,文化教育占15%,交通占10%,计算综合得分,将县分为四等。此次划分全省一等县六个,鄂城县在二等县排第二十名。仍在全省属中等水平,不过排位比十三年前呈下降趋势。民国初期,鄂城县有三个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区域中心。县东北地区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县城周边及燕矶、沙窝、新庙、杨叶、泽林等地。当时的鄂城县城只有西山以东临江一线,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万。县城里主要为一些日用杂货、土特产、钱庄、当铺等店铺,以及一些传统手工业加工作坊。最有代表性的为“五兴行”(王永兴花行、杜永兴钱庄、郑大兴匹行、王元兴槽坊、王同兴瓷铁行),其经营规模在县内皆首屈一指。1914年县城开通鄂城至武汉长江客货航班,1920年开办第一家机器织布厂,1928年诞生电报支局开展收发电报业务,1929年成立电灯公司商铺店家用上电灯,1935年县城开通电话业务,首放无声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县西北地区以葛店为中心,辐射华容、段店、蒲团、庙岭、左岭、新店等地。由于历史和地缘关系,葛店步行到省城,走官道经九峰、关山、街道口,一天内可以轻松到武昌省城一个来回。尽管肩挑步行,但比到县城方便。1913年熊晋槐创办长江小轮公司,开辟葛店到汉口长江航线,开展人、货水运业务,开全鄂城县之先河。葛店与武昌、汉口经济和人员联系紧密,往来有如同城。还有一个是县西南,以金牛为中心,辐射谭桥、晏公、谢埠、贤庾、符石、沼山、长岭等地。这里五县通衢,水陆交通两便,人口相对集中,传统手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达,是区域贸易集散中心。1926年成立金牛小轮公司经营金牛至樊口水上客货运输业务。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新中国成立后,鄂城县一中在金牛,县城中学为鄂城县二中。民国时期,鄂城县的国土面积1873平方公里(据1943年《湖北省统计年鉴》)。人口先下降后回升,据《鄂州市志》介绍,清末的1908年,全县人口快速增长到47.97万,民国初逐年下降,至1949年回升到46.97万人。民国初年县内区划沿袭清末内外四乡的格局,1934年始调整为五区、124联保、847保、8090甲。
  02
  北伐开始以前,鄂城地区仍为军阀吴佩孚所控制,军阀地方政府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6年北伐军到达鄂城以后,赶走伪县政府,展开国共合作。1926年9月,中国共产党鄂城县特别支部成立,同时成立县总工会、县农民协会。全县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倒土豪劣绅运动,清算了城关大资本家杜永兴、陈铁生以及葛店牛永昌、华容廖友山等土豪劣绅近20人,鄂城县革命形势一片大好。1927年4月以后,国民党公然残酷镇压共产党人,全县各级共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民国鄂城县政府成立“清乡委员会”,实施“保甲连坐”,在全县城乡疯狂迫害革命群众。为推行白色恐怖,国民党在1927至1937年的11年里,走马灯似的更换了12个鄂城县长。在白色恐怖最严峻的时期,共产党组织转入地下斗争。1927年7月到1937年7月,在中共鄂城县委的领导下,苏区人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仅内四乡就有三万多人分得了土地,打破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开展土地革命运动的县南部地区,平均亩产稻谷从土地革命运动前的150—200斤提高到300—400斤。但是,由于白色恐怖和党内“左”倾冒险主义、教条主义双重干扰,湘鄂赣特委搞肃反扩大化,部分党组织领导人被错杀,土地革命运动在外四乡没有开展起来。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20日,日军在飞机军舰的掩护下朔江而上,海陆空三路推进进攻鄂城。鄂城军民分别在城关、樊口、段店、葛店奋勇抵抗,并且炸毁樊口大坝泄湖水以阻止日军西进,终因了实力对比悬殊,至23日县城丢失,25日鄂城全境沦陷。在6天的英勇抗击中,日本侵略军损失惨重。鄂城保卫战使日军对武汉的进攻迟滞多日,为武汉军民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日军占领鄂城后,在全县境内实施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摧毁了全县沿公路的大部分集镇村庄,劫掠运走了县城店铺物资约7万吨,犯下了滔天罪行。日军在鄂城驻军近七年,沿江沿湖多处建立要塞,设立据点。初期驻在兵力2000多人,后逐步减少到抗战结束前的500多人。近七年中,鄂城汉奸、流氓、土匪沉渣泛起,为虎作伥,有四人先后出任伪鄂城县长,做了可耻的汉奸走狗。樊湖上下更是土匪武装及封建会道门横行,各霸一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国鄂城县政府1938年10月躲进南部山区以后杳无音信。鄂城抗战的七年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先后创建了樊湖以及武鄂、鄂大、咸武鄂等多个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既艰苦卓绝又卓有成效的抗日武装斗争。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国民党军队第34师一个团立即抢占鄂城受降,国民党县政府于1945年9月接管政权,并且再次开始了白色恐怖,抽丁派款,欺压百姓,几至全县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03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军一五三师、一二零师分别从鄂城赵家矶、三江口、城关、池湖渡江登陆,15日即成立鄂城支前指挥部,作为过渡县级政权接管鄂城。6月3日,人民解放军在金牛迫使国民党鄂城县政府及自卫团800余人缴械投诚,鄂城全境解放。1949年5月底,中共大冶地委、大冶专区公署、大冶军分区在鄂城成立,辖鄂城、大冶、武昌、阳新、通山、崇阳、咸宁、通城8县。6月6日,湖北省委派遣南下干部队120人进入鄂城,6月10日,鄂城县委、县政府成立。鄂城县委、县政府成立后,立即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18个乡一个镇的设置,成立了华容、樊口、城关、燕矶、梁子、金牛、毛家共七个区、253个乡。鄂城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明清武昌县
  寿昌军
  上下两武昌
  “武昌”二字对于鄂州意义何在
  樊水上下双城记
  樊山东麓汉鄂城
  天下樊山唯在鄂州
  武昌首义中的鄂州人


  电视问效
  特邀您参与
  ↓ ↓↓ 第一步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 鄂州融媒 ”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
  在对话框底栏
  点击 “线索征集”
  进入页面,描述问题,上传资料


  往期回顾


  鄂州花湖机场试飞!全货机机型执飞,全国首次!


  穿云端“链”全球,鄂州即将开埠“空中出海口”


  千里赴鄂州,27年坚守,只为一“面”之缘… …
  出品: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楚昕 编辑:梁怡青 责校:何芬 值班主任:郑博 监制:刘莲珍






  支持我们,请点击“点赞”+“在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