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校园贷,上好“开学金融第一课”
2018-09-12 20:49: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集中开展校园不良网贷风险警示教育工作,开设金融安全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理财观念和金融安全观念。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增强学生对网贷风险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不良网贷的甄别抵制能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理性消费观教育活动,及时纠正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
  如果按照过往的经验来判断,大学生群体绝算不上借贷机构眼里的“优质客户”,因为他们普遍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甚至不算是经济独立。但现实情况是,自2015年以来,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客户的“网络贷”“校园贷”层出不穷,而且看上去“生意兴隆”。而一些无资质机构混水摸鱼,“校园贷”屡屡爆出不良事件。
  为什么还款能力不足的学生,会成为放贷方眼里的“香饽饽”?这种貌似“反常”的现象背后,放贷方所盯紧的,恐怕不是大学生本人,而是他们的父母。说得直白些,当子女身陷重重债务,父母总不可能坐视不管。
  有了父母的经济能力作为“后盾”,不仅放贷方可以放心大胆地将钱借给学生,就连学生自己往往也容易对此放松警惕:反正最后父母不会不管。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一旦“雪球”越滚越大,往往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出现过危害人身安全的先例。
  作为一种经济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借贷本身是正常的,生活中的房贷、车贷等更是司空见惯。唯一的问题则是,借贷是用来干什么。这就是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的问题,也是规避不良网贷风险的关键所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已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尽管超前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依然存在一个尺度的问题。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消费意愿提升的同时,缺乏适当的消费观念作为保障,加上消费主义风气的影响,就容易在超前消费的路上积重难返。
  要避免不良网贷的负面影响,监管部门自然需要擦亮眼睛,对不合法合规的借贷机构进行清查和整肃。而在外部环境改善的同时,如何从观念上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可能是更加接近问题根源的解决途径。尤其是大学新生,在中国教育形态下,孩子们自小对理财金融领域接触不多,知识与能力有限,当然抗风险能力也不强,如今正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补上“开学金融第一课”,确实很有必要。
  【编辑:朱艳琳】
  (作者:杨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