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科学大奖的华农教授张启发,一直在操心粮食安全
2018-09-09 08:41: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8日讯(记者黄琪 通讯员陈琳琳)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9月8日在北京公布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名单。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因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

  三位获奖人分别为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

成就产生很大国际影响

张启发,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继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的突破性工作后,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创造性地构建了水稻“永久F2群体”,阐释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并首次发现了控制水稻穗粒大小的基因。他的研究成果显著地降低了杂交育种的随机性,极大地拓展了杂种优势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这是他此次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主要原因。

一个多世纪来,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国际生物学界备受关注。张启发院士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结束国际上长达一个世纪的关于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争论。

除了这一成就之外,张启发院士广泛为人们所知的另一成就是,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构想和目标,为水稻遗传改良指出了新的方向。

今年7月,张启发院士在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师作交流时谈到,他认为我国作物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病虫危害与农药滥用的问题。

有报道指出,我国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受病虫害的危害面积最大。2005年湖北省农业厅植保总站做了一次大型对比实验,发现在不打农药的情形下,粮食收成仅有20%。而过去35年内,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的产量与农药化肥用量都显著地增加,农药化肥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推动了我国第二次绿色革命。

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数年的实践与酝酿,在张启发院士等人的推动下,绿色超级稻的概念应运而生,经过开展“863 计划绿色超级稻( GSR )项目”,联合全国六大生态稻区和全国27家科研单位,通过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等,力求培育出少施化肥、少打农药、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

张启发院士说,他理解的“粮食安全”就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粮食总需求与粮食生产的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这也是张启发院士从事研究的根本动力。

他还说,新时代人类对食品的需求,除了能量、营养和美味,更注重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水稻现在面临着新问题,即水稻产能过剩,卖粮难、粮价低、效益差,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改革。稻米的增值之路,要从减产能、普绿色、保安全、美食味、特营养一步步做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稻米之路尤其如此。

截至2017年,张启发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等研课题50余项;

截至2017年,先后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截至2018年2月,张启发出版中英文著作3部,在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发表论文200多篇;

截至2017年,张启发申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参与培育了一批水稻优良新品种,其中3个获植物新品种权、7个通过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专家、院士”一栏这样评价张启发:

张启发致力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改良,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并实施了“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战略构想,为推动“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和产业化进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专注于水稻功能基因组、杂种优势的遗传和分子基础等研究工作,取得系列重大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是中国植物基因组和农业生物技术主要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

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张启发在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为学生讲授《生命科学导论》、《创新双百科研案例课题》、《基因组研究与作物遗传改良》等课程。2016年起,华中农业大学《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作为研究生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开课,张启发作为华中农业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主任,担纲第一讲。

在这一讲里,张启发将学术不端行为归纳为抄袭、剽窃、伪造篡改数据或文献、重复发表、不当署名等10大类,并现场为研究生们列举了学术不端的种种现象,同时指出,要通过建章立制,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依法严惩,形成震慑。

2009年张启发回母校荆州中学时,专门捐款和母校一起设立了“启发奖学金”,资助优秀毕业生和报考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学生。

链接

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8日在北京举行。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得“生命科学奖”,马大为、周其林、冯小明分获物质科学大奖,林本坚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大奖。每个奖项单个奖金为100万美金。

2018年生命科学奖

获奖人名单: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

获奖理由:奖励他们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

  李家洋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安徽肥西人,植物分子遗传学家。1982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1984年,中国科学院遗传所 硕士学位。1985-1991年,获美国布兰代斯(Brandeis)大学博士学位。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李家洋院士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途径调控的分子网络研究和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着重于阐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并致力于水稻的分子品种设计,培育高产、优质、高抗、高效新品种,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开创性贡献,引领了该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李家洋领衔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攻关,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精准选出高产与优质的控制基因“组装”在一起,破解水稻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题。该研究成果“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也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发表了对转基因的看法。对于转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袁隆平表示,转基因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张启发

张启发,1953年12月出生于湖北公安,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6年张启发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学位后留在该校从事博士后工作;1986年回国后在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担任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首任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担任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主任;200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08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张启发一直致力于水稻基因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抗虫、抗旱、少化的“绿色超级稻”,其领衔开发的“抗虫转基因水稻”就是绿色超级稻研究中的一部分。

  2018年物质科学奖

获奖人:马大为 周其林 冯小明

获奖理由: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

  马大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美国匹兹堡大学和Mayo Clinic博士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山东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是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有机合成方法学、化学生物学等。为化学生物学导向的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已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所发表的论文已经被他人引用800余次。其中作为责任作者已发表论文70余篇,这些论文已经被他人引用400余次,其中2002、2003年每年都被引用上百次。最近的两项工作分别被“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和“Chemtracts”评论。

  周其林

1957年2月出生于江苏南京,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 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

1982-1987 就读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8-1996 先后在华东理工大学、德国Max-Planck研究所、瑞士Basel大学和美国Trinity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6年起任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教授、博导

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9年8月被教育部聘为有机化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转入南开大学工作

2009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2013年1月当选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不对称催化,包括设计合成新型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开发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生物活性的手性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合成;手性药物合成等。

周其林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金属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应用、不对称合成、生物活性的天然和非天然化合物的合成和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 子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迄今己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参编著作3部。论文已被他人引用2300余次。另外还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

  冯小明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1988,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学习,分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对不对称合成中发展新型优势手性催化剂、新反应和新策略等核心和挑战性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获奖人名单:林本坚

获奖理由:发明并推广浸润式微影技术,使其成为半导体领域的世界领先者,改变了全球半导体产业技术路径。

林本坚曾任职于IBM在美国的研究中心,带领团队创造出许多领先全球的技术,包括1.25微米、1微米、0.75微米、0.5微米、0.35微米的微影技术。在IBM工作22年后,林本坚选择在美国自行创业将近10年。

在台积电力邀下,林本坚于2000年加入台积电,并在2002年开始推动浸润式微影技术,此项技术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及台积电先进制程贡献极大。他在台积电研发的期间带领团队从130纳米、做到90纳米、65纳米、40纳米、28纳米、20纳米、和16纳米,并开始研发10纳米、7纳米、和5纳米。

林本坚获奖无数,曾10度获美国IBM杰出发明奖、美国IBM杰出贡献奖、2008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因浸润式微影技术的创新,获颁2013年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西泽润一奖、及2009 Cledo Brunetti 奖、2013工业研究院院士、2008 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校友、2004国际光学和光电学会(SPIE)的首届Frits Zernike奖\、2004潘文渊文教基金会研究杰出奖、2003 IEEE会士、2003 SPIE 会士;2014年获选为中研院院士,为国内最高学术殿堂首位企业界院士。

  现场连线,张启发电话关机

颁奖现场,斯坦福大学文理学院讲席教授骆利群对获奖者进行了电话连线。

李家洋说道:“我觉得这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大奖之一,能得到这么多专家的认可还是蛮开心的。”李家洋是安徽肥西人,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李家洋领衔的团队经过十余年的艰辛攻关,通过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精准选出高产与优质的控制基因“组装”在一起,破解水稻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题。该研究成果“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也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拨打袁隆平电话时,接听的却是一位讲方言的女士。电话转交给袁隆平,问他有何感想,他说道:“现在就讲啊?”现场不禁发出一阵笑声。

有些遗憾的是,骆利群最后拨打张启发的电话时,显示已经关机。

生命科学奖由李彦宏等捐赠

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正式设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一年一届,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奖对象不限国籍,但需要是在大中华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完成研究的科学家,且研究要具备原创性、长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国际影响。

2016年,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得主分别为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和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

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增设“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位获奖人分别是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雅讲席教授许晨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大奖借鉴诺奖等国际大奖的评选机制,采用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今年共收获200多封提名信。据悉,本届未来科学大奖国际科学家评审回复率已达75%,意味着其国际影响力已达到一定水平。(资料来源:长江日报、湖北日报、中国科技网、荆楚网、湖北省政府网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