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3日讯(记者李芳 通讯员王冠)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从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江城武汉枢要丛集,群贤毕至,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今年正值武汉抗战80周年,9月3日,《保卫大武汉的100个瞬间——纪念武汉抗战80周年特展》送展活动在光谷软件园光谷展示厅C栋拉开帷幕,为东湖高新的各家互联网企业和市民带来了一场历史与文化传承的视觉盛宴。
展览现场 记者何晓刚 摄
此次特展共展出100张武汉抗战时期的珍贵图片,内容分四个单元,从1937年底南京失陷后,各党派领袖人物和众多文化名人纷纷汇聚江城进行抗日活动的背景出发,依次展现了“共赴国难”“热血救亡”“鏖战华中”“国际援助”等重大历史瞬间。此次特展为期两个月,除送展进企业外,后期还将陆续举行送展进社区、进学校等系列活动。
展览现场 记者何晓刚 摄
此次送展进企业活动由武汉市文化局、东湖高新区组织部主办,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光电园综合党委承办。馆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针对高新互联网科技企业人才送展,让他们足不出户便可学习抗战革命历史,让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心。
该展览还被恩施抗战历史陈列馆引进,9月3日恩施也同时举行首展仪式。
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周恩来在武汉沦陷前一夜熬通宵
中共中央长江局主要成员在武汉的合影。右起:王明、周恩来、叶剑英、博古 记者 资料图片
有一张照片记录武汉抗战期间,周恩来与中共中央长江局主要成员的合影。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周恩来同志的住房兼办公室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四楼。周恩来同志当时是中共中央代表,长江局负责人之一,党外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
办公室内,两张简朴的单人床,一张桌子,一个砚盘,一盏再普通不过的台灯。就在这盏台灯下,周恩来同志在武汉沦陷前最后一夜熬了整个通宵……
那是1938年10月24日夜晚,武汉虽已入秋,但依然燥热。除了闷人的天气外,战局变化也让人揪心,日军兵临城下,武汉失守在旦夕之间。灯光下的周恩来苦苦思索着,清瘦的脸庞更消瘦了。
他在酝酿一篇社论——马上要见诸《新华日报》的《告别武汉父老》,这篇社论里既要体现出革命者战斗的宣言,又要倾泻出告别武汉的款款深情,更要鼓舞民众的斗志。既雄壮又悲情,这情感的分寸,怎样把握?周恩来酝酿构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将社论交给报社。
10月25日的社论《告别武汉父老》郑重宣告:“我们只是暂时离开武汉,我们是一定要回来的,武汉终究要回到中国人民手中。”
那一刻,由于日机已经开始连番轰炸,武汉已处于停电状态,只能用人力来摇动印刷机。隆隆的炮声中,坚守到武汉沦陷最后时刻的《新华日报》最后一期报纸如期出版了。周恩来同志拿着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以坚定的语气向在场的同志们说道:“同志们,我们要坚持到最后撤退!”
工厂女工节食省出饭钱献金保卫武汉
武汉民众献金盛况 资料图片
为了保卫大武汉,在“七七事变”一周年纪念中,武汉及各地发动了献金运动,运动得到了广大民众热烈的响应与拥护,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上演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这次展览中,就有一幅记录当时武汉民众献金的盛况照片。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当时有600余名拉人力车的工人在江汉路水塔献金台献出了当天的全部收入;还有硚口一家工厂的女工们,由于她们没有钱捐献,她们就集体节食一餐,将那一顿饭菜钱捐献出来了。由于不断有群众来积极献金,原计划三天的献金运动又延长了两天。在武汉的带动下,全国其他省市也纷纷展开了献金运动。在国难危机的情势之下,献金运动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那种众志成城的民族凝聚力和同仇敌忾的决心,给生活在战争阴云下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国际友人倾力支援武汉抗战
在武汉抗战中,有两位国际友人不得不提,他们是白求恩和记录中国抗战的荷兰著名电影艺术家尤里斯.伊文思。
1938年1月,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经过万里长途跋涉来到武汉,在国民党的几个伤兵医院,看到一派悲惨的景象:伤兵们包扎着被脓血污染的绷带无人过问,没有干净的衣服和换洗被褥,半死不活地蜷缩在角落……
但武汉还有另一面。八路军在这里设立了办事处,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组织群众全面抗日。1月20日,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八办”接见了白求恩。此番会面,更坚定了白求恩到解放区前线去的决心。2月22日,在周恩来的周密安排下,“八办”派警卫战士将白求恩和其护士护送到延安。
1938年4月20日,伊文思一行从台儿庄前线回武汉。在江汉路举办的艺术家茶话会上,他表示要把自己拍摄的“中国英勇抗战的实地记录,向全世界宣传。”
6月底,适逢武汉举行献金运动,他又拍摄了很多珍贵镜头。当时,八路军政治部领导下的“延安电影团”成立不久,受资金所限,连一部摄影机都买不起。伊文思得知后,表示愿意将自己带来的一台摄影机送给“延安电影团”。一个初秋的夜晚,躲避了国民党特务的盯梢,伊文思在汉口郊区的万国花园(现解放公园)以最快的速度将那台摄影机和3盒胶片交到地下党员手中。
这部摄影机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的技术装备。记录早年延安岁月的影片就是由伊文思捐助的摄影机拍摄的。
武汉告急时,伊文思辗转到美国,将拍摄内容剪辑成大型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又名一九三八年的中国),向全世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该片以中、英、法三种语言配音,在美、法、荷兰、比利时等国上映,取得极大轰动。最后伊文思将这部影片的收入购买了大量药品,送给抗战中的中国人民。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