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贫困户让扶贫干部竖大拇指,成农机高手3年生活大变样
2018-08-29 17:47: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9日讯(记者李英波 通讯员林建武)在江夏山坡街绿化村,董书全成了颇有名气的旋耕机驾驶高手。秋收临近,已有村民提前和他预订庄稼“翻地”的时间。
  “9月底活就要多起来了,得提前给机器做好保养,这几天一直在调试零配件。”29日,身穿一件宽条纹T恤衫的董书全边用毛巾擦拭旋耕机,边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T恤衫是刚当上学徒的儿子用第一次挣到的工资给他买的;身后,是刚花2万元钱装饰一新的房子;眼前,是即将机声隆隆,在农田上翻耕忙碌,日日带来收益的赚钱“铁疙瘩”……董书全的声音里,充满了轻松和期盼。


  董书全在他的旋耕机旁 通讯员余飞 摄
  3年前的董书全是被贫穷和生计压弯了腰的贫困户。40多岁的他只有小学文化,主要靠种植几亩田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家庭收入单薄。董书全的妻子患有严重疾病,丧失劳动力,长期需要照顾。妻子的医药费,加上儿子的学费、生活费,生活的重担压得董书全喘不过气。
  2015年,武汉市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董书全的人生出现巨大转折。市政协办公厅、武汉地铁集团帮扶工作队进驻了绿化村,在山坡街扶贫办的支持下,多次考察,积极沟通,推动了精准扶贫项目——绿化村百亩生态种养基地落地。因项目建设租用土地,董书全家获得了土地流转租金和青苗赔偿费5.8万元。
  “董书全是值得人竖拇指的‘贫困户’。一般人得了5.8万元都舍不得投资,董书全说他会农机驾驶技术,想通过劳动脱贫,只要政府帮他一把,他什么苦都愿意吃。”提起董书全, 市政协办公厅工作队队长赵英俊赞不绝口。
  在了解到董书全的强烈脱贫意愿后,工作队和当地政府积极咨询扶贫政策,完善信息材料,为董书元申请到2万元农机补贴,加上5.8万元补偿金,2016年7月17日,一台崭新的旋耕机停在了董书全家门口。
  吃苦耐劳的董书全干活踏实,从不投机取巧。乡亲们渐渐发现,只要是请他翻耕过的地,耕后地表平坦,被切碎的庄稼根茬埋在地里,肥沃土壤,为后期播种省下不少力。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近年来在乡村的广泛应用,旋耕机的碎土能力强、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病虫害等优点得到村民们的认可。
  良好的信誉口碑和技术让董书全受到乡亲们的欢迎。这几年,他驾驶着旋耕机,一年为周边村庄翻耕田地八百多亩。春秋两季农忙时,一小时劳作费达到180元,一年下来收入近5万元。董书全利用农闲时间租种了40多亩地,今年预计产谷4万斤、香油500斤,又能增加一笔收入。
  “妻子有钱吃药,儿子有钱上学,能被村里人看得起!”这些心愿,董书全都实现了。今年4月份,他花了2万元对房子进行了简装。110平方米的家粉刷一新,家用电器也齐全了很多。
  “今年儿子从技校毕业了,他学的数控专业,现在在江西当学徒。我告诉他要跟师傅学好技术,做自力更生、受人尊敬的人。”
  脱贫后的董书全也有了新梦想。“现在国家提倡培养爱农业、懂技术的职业新农民,我想通过不断学习,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早日成为合格的‘新农民’,成立一支农机队,为家乡致富出份力。”
  【编辑:付豪】
  (作者:李英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