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一带一路“钢铁驼队”,第10000列中欧班列抵汉
2018-08-26 22:33:00 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詹松 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6日讯 26日上午,第10000列中欧班列,在经历了15天的奔驰后,由德国汉堡顺利抵达武汉。
  中欧班列自2011年正式开行,7年里,年年呈现爆发式发展。目前已由2011年开行之初的年发车辆17列,发展到2017年的年发车辆3673列。这些穿梭于中国与中亚、欧洲各国间的中欧班列被誉为是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推动着中国与欧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贸易繁荣。
  截至8月23日,武汉共发、接中欧班列1055列,超过全国总量的10%。其中发送507列,接车548列,是全国唯一回程大于去程列数的城市,彰显了武汉沟通省内、国内,连通世界的能力。
  第10000列中欧班列26日抵汉
  8月26日上午9点20分,伴随着一声汽笛的鸣叫,位于东西湖区的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吴家山站迎来一辆具有历史意义的列车。这趟由万里之外的德国汉堡开来的X8044次列车,还有一个特殊的名称,第10000列中欧班列。
  中国铁路武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国内已有48个城市先后开出了以本城市为起点的中欧班列列车。武汉从2012年正式开行中欧班列。
  X8044次列车从德国汉堡发往武汉后不久,就被中国铁路部门在运输系统中锁定为自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的第10000列班列。所以,为了迎接它,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做了具有礼仪意义的接车准备。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相关负责人分析,武汉与第10000列中欧班列不期而遇,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因为,截至目前,武汉在全国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中,开行数量始终名列前茅。
  列车到站后,海关进行开箱检查。记者看到,列车运送的货物均来自德国、白俄罗斯等中欧班列沿途所经国家。这些货物有牛奶、石英玻璃管、汽车配件等。
  中欧班列(武汉)发接数占全国一成
  2012年10月23日,武汉开出第一列中欧班列列车。2014年,中欧班列(武汉)开始常态化开行。2014年全年开行列车21列。2015年这一数字就变成了165列,之后这种井喷式的发展持续进行,2016年、2017年开行数量分别是224列、372列。今年截至8月23日,中欧班列(武汉)已经往返开行272列。
  在全国第10000列中欧班列抵达武汉后,从全国范围来看,武汉的开行数量遥遥领先。武汉以累计开行1055列中欧班列的成绩,占有了超过10%的全国份额,排名在全国第四。其中发送507列,接车548列,是全国唯一回程大于去程列数的城市。
  中铁武汉局集团工作人员说:回程数量大于去程数量,这一数据彰显了武汉经济的活力和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因为,除了武汉及湖北本地企业外,许多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也选择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进口商品,之后在武汉中转到目的地。
  因班列开行长飞公司一年节省2000多万元
  武汉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光谷的一家企业。企业光纤、光缆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均居世界第一。该公司的原材料之一石英玻璃管要从德国进口。在2017年前,该企业一般通过海运和空运方式从德国进口原料。因为海上运输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准时性差,损耗大,而空运价格又昂贵,所以,该企业一直采取的是多储备原材料的方式应对意外状况。这大大增加的企业的仓储压力和资金占用压力。2017年,企业改为通过中欧班列(武汉)来运输进口材料。
  公司国际运输部负责人沈青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中欧班列的运行时间一般为15天左右,因为列车受到天气等条件的影响小,几乎没有延迟,所以他们仓储压力小了。以往在海运原材料未及时到货时,必须采用高昂的空运方式。现在这一部分开销也省了。一年下来,节约仓储费、运费就达到2000多万元。
  班列开行,也丰富了武汉市民的餐桌。26日,记者在中商等商超看到,不少从欧亚各国进口的葡萄酒、乳制品、饮品、粮油等5大类100余种优质产品,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运到武汉,进驻中商、中百、武商等超市,来自法国的红酒、化妆品、服装、皮鞋、钟表、美食等正日益受市民青睐。
  中欧班列(武汉)引来一批“金凤凰”
  与长飞公司类似,因为中欧班列(武汉)的开行,众多武汉及湖北企业受益。外地企业也看重了这一运输优势,纷纷来汉开设公司或分支机构。冠捷、台湾奇宏陆续将部分订单及生产基地转到湖北。世界奶粉巨头澳优公司向湖北转移生产布局。全球知名体育品牌零售商法国迪卡侬集团将已经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3000个大柜年订单转回武汉、荆门等地,并将中国集散中心布局武汉。法国最大的葡萄酒品牌商正计划在武汉建立葡萄酒分拨交易中心。黑龙江、福建、广东等众多木材贸易商纷纷来武汉投资建厂,助推武汉形成一级木材交易市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基地。
  中欧班列(武汉)产品也因客户需求不断多样化,既有富士康、东风等大型制造企业的“定制专列”,又有凡谷、爱帝等中小外贸企业的“公共班列”,也有小微企业、跨境电商的“拼箱班列”,还有满足个人需求的“私人定制”。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武汉相遇
  中欧班列(武汉)在省内勾连起了宜昌、襄樊,在国内连通起长江经济带。源源不断的省内、国内优质商品,通过中欧班列(武汉)走出去。欧亚大陆的优质商品,则通过班列送到武汉、湖北,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武汉产生共振效应。
  在省内,中欧班列不仅促进了武汉本地企业国际贸易发展,也拉动了宜昌、襄阳、十堰、荆州等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欧班列(武汉)大力推行中欧国际通道共享模式,先后开通了“宜昌-武汉-欧洲”、“襄阳-武汉-欧洲”班列,形成联动效应,成为湖北各主要城市的外贸企业“走出去”的主通道之一。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荆州、潜江的小龙虾就曾搭乘中欧班列(武汉)走上俄罗斯及全世界球迷的餐桌。
  此外,得益于武汉九省通衢的优势,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管区内逐步形成米字形铁路货物快运网络,促进武汉成为中国物流集结、分拨、中转、到发基地。
  这样的交通格局,让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电子产品、水果、海产品,得以通过快运班列或江河水运,快速到达武汉,之后,搭乘中欧班列(武汉)前往欧洲。
  目前,中欧班列(武汉)的列车从武汉出发后,分别从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出关,形成了三龙出关的格局。
  三个出关口,又对应发展出7条主要出口线路,分别为:武汉—波兰戈茹夫;武汉—捷克梅林克帕尔杜比采;武汉—德国汉堡;武汉—德国杜伊斯堡;武汉—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汉堡;武汉—法国里昂;武汉—俄罗斯沃罗縢斯克。
  七条线路分别到达德国、法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英国7个国家的汉堡、杜伊斯堡、里昂、杜尔日、圣彼得堡、明斯克、罗兹、帕尔杜比采、杜尔日、伦敦等9个车站。
  中欧班列(武汉)以工业制造大国德国以及资源大国俄罗斯为重要支点,在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国际经济走廊上陆续开通16条分支线路,辐射28个国家,60多个城市。(记者张全录 通讯员宋英辉 孟立 张琦 秦涛 苏庆丰)
  【编辑:金鑫】
  (作者:张全录)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