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精神”托举汉阳强起来
2018-08-14 19:05: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10日,中铁大桥局施工人员烈日下在杨泗港长江大桥上进行第220根主缆索股的架设作业长江日报记者任勇摄

长江网-长江日报8月13日讯13日,晴空如洗,工人们在200多米高的杨泗港长江大桥猫道上穿梭,在“云端”架设定于明年通车的“一跨过江”世界最大双层悬索桥。

99岁的中铁大桥局退休老人孙春初在儿孙陪伴下,专程来参观建设中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滚滚长江上,蓝天白云下,鹦鹉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大桥清晰可见,他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全家三代有16人都是建桥人!全都住在汉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没有谁的感受会比武汉人更深刻。从“万里长江第一桥”到武汉长江十一桥,从汉水铁桥到江汉七桥……60多年前曾被长江、汉水阻隔的武汉三镇,如今已被密布的桥梁连环成现代大都市。

“桥何名欤?曰奋斗。”中国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如是说。建桥、筑城、塑魂,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的汉阳,是武汉桥梁连接最多的城区,因桥而扩建,因桥而勃兴,数代人积淀出拼搏奋斗、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红桥精神”,正推动这片热土实现新时代的跨越。

建桥:

从“八墩九孔”到“一跨过江”

跨越天堑同时超越自我

63年前,因参建“万里长江第一桥”,孙春初举家从长沙迁至武汉。当年,全国各地的建设精英聚集汉阳,“三山六水一亩田”的荒芜土地,成为建桥军团工作和生活的热土。

这是诞生了“汉阳造”和汉冶萍的土地,这是诞生了琴台知音的土地。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承载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奋斗激情。

龟山、蛇山之间,长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梁——武汉长江大桥以两年零一个月的“新中国速度”建成。汉水之上,汉水铁路桥、江汉一桥相继飞架。自此,天堑变通途,三镇成一体。

武汉长江大桥以“八墩九孔”连接两岸,全桥使用2万多吨钢梁和超百万颗铆钉,没有先例可循,一切从零起步,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但就靠着敢想敢干的跨越精神干成了。

深水巨浪中,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者创新探索出中国首创的“管柱钻孔施工法”,大桥8个桥墩除第7墩外,都以此法牢牢插入江底。中铁大桥局高级顾问、桥梁史专家余启新说,当年向管柱中灌注混凝土,都是靠肩扛人挑,工人吃饭的时候都是嘴里含着馒头,抬着杠子往前跑。负责机械管理的孙春初是大桥局机械经租站的第一任站长,即使在家休息,他都会不由自主地聆听日夜不停的打桩声,听到声音出现异常,就马上跑回工地。

而今站在杨泗港长江大桥230米高主塔下,孙春初看到,长达1700米的主跨桥面,通过两个主塔,用悬索钢丝拉起,一跨越江。

“实现跨越,绝非一蹴而就。”杨泗港长江大桥总设计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徐恭义表示,新中国的建桥史始于武汉长江大桥,建桥的材料、设备、技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创新实践中发展和提升。建设特大跨度桥梁是一个国家经济财力、科学技术实力、工业制造和加工能力的综合体现,他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耗资1亿多元,当时武汉GDP仅18亿元,而到2014年投资85亿元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开工,恰逢武汉GDP历史性突破万亿元。”

“跨越天堑,超越自我”,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在汉阳扎根,桥梁科学研究、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机械制造……武汉已拥有桥梁建设的全产业链,产业达千亿规模。中国已建成的大桥中,约80%由中铁大桥院、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等驻汉企业设计、承建或参建。

中国建桥人还从武汉“走出国门”,从1954年越南北部三线铁路修复设计开始,到1990年代初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援建桥梁——缅甸丁茵公铁两用大桥,中铁大桥局40年间在海外参与各类援外建设工程项目达12个。进入新世纪,中铁大桥局开始真正参与国际化市场竞标,不仅架桥梁,还修铁路、开隧道,实现了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如今,中国建桥人正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帮助沿线国家“天堑变通途”。目前中铁大桥局在孟加拉国承建的“梦想之桥”帕德玛大桥施工正酣,两岸居民即将告别千百年来依靠摆渡过河的生活。这也是迄今中国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单体桥梁工程。

筑城:

从“建桥新村”到四新新城

创新引领实现城市蝶变

奋斗有多艰辛,幸福就有多可贵。汉阳成了数万建桥者的第二家乡,龟山脚下有一片“建桥新村”,一栋栋红砖灰瓦的3-6层小楼排列整齐,房间里有抽水马桶和水磨石浴缸。学校、医院、电影院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南腔北调的建设者们学着说武汉话,渐渐成为汉阳人。

“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很多桥工家庭的家风传承。建一辈子桥梁,吃一辈子食堂,住一辈子工棚,当一辈子‘牛郎’。”孙春初的儿子、71岁的大桥局退休干部孙奇忠说,建桥人不仅踏实苦干,同时也有登高望远、大气豪迈的精神特质,这些都有机地融入到汉阳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为服务建桥群众,汉商集团的前身“汉阳门市部”从西大街搬迁至钟家村,形成了汉阳最繁华的商圈。“灯不明,水不清,住宅破,路不平”的汉阳,初显城市面貌。

“别看汉阳底子薄,但骨子里不怕竞争,敢于创新。”汉商集团前总经理麻建雄说,汉商在武汉区属商场中曾排名“老幺”,如今已发展成为多元化大型上市公司,靠的就是在竞争中不断创新。

上世纪80年代初,汉商首推“摇奖促销”,蜂拥而来的三镇顾客险些挤翻柜台。1986年,汉商贷款680万元,将原有3层老楼改造成12层大楼,一度成为汉阳地标。

7年之后,汉商在江汉二桥(知音桥)桥头的一片荒地投资建成武汉首座“销品茂”,引入第一家外资超市家乐福,引入“洋快餐”麦当劳……偏居武汉西大门的王家湾由城郊变身新的城区中心,成为汉阳繁华“第二极”。

桥和城的交相辉映仍在继续。围绕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建设的四新生态新城,从偏僻的四新农场起步,荒地起高楼,农田变城市,如今已经渐成一座“生产性服务中心、现代生态居住城”,让汉阳更具现代化、生态化和国际范。

经过多年发展,国博中心已成武汉会展经济的晴雨表,2017年实现收入过亿元,带动国博会展商务区产业集聚。此外,路桥设计建设总部集聚区、领事馆外事服务区、四新文化旅游区等重点功能区加快建设,尤其是四新“方岛”,将带来滨湖湿地为特色的全新生态文化旅游体验。

2014年,鹦鹉洲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武汉二环线“画圆”,四新片区通达武汉极为便捷。明年即将通车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将让汉阳四新生态新城“城市副中心”的地位更加凸显。

铸魂:

从“汉阳铁军”到“新汉阳造”

高质量发展锤炼“红桥精神”

“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汉阳城市建设的步伐曾多年落后于武汉其他城区,被戏称为‘乡里’。近10年来,汉阳人一直在铆劲追赶。”汉阳区统计局办公室主任屈光明介绍,仅“十二五”时期,汉阳城建投资累计超过570亿元,是“十一五”的10倍。

108平方公里的汉阳,面积在7个中心城区里仅次于洪山。随着我市“三镇三城”均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汉阳驶入城市交通建设的“快车道”:规划建设“七纵七横”的城市骨架道路;从2014年起,3年间每年通一条地铁。

“面临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必须咬紧牙关紧紧抓住。”汉阳区建设局副局长徐淑芳说,2013年,桥、路、地铁等市级重点项目全面展开,汉阳人日夜苦干。2014年底,地铁4号线通车,汉阳区圆了地铁梦,“大家去拦江路地铁站参观,都像孩子一样兴奋,我好几天心情都不能平静,是一种竭尽全力后的幸福愉悦”。

伴随城市建设,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也“异军突起”,成为响当当的“汉阳铁军”。公司副总经理方紫微说,2002年,“体弱身小”的汉阳市政,争取到了维修武汉长江大桥的机会,当年买不起铣刨机,40天工期内,100多位施工人员“拧成一股绳”,白天靠手刨起桥面陈旧沥青,晚上做沥青实验摸索最好配比。直到完工后获得表彰,大家才穿上整齐的工作服,在大桥上留下合影。

“唯有啃下硬骨头,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唯有创优质工程,才能持续发展”,方紫微说,汉阳市政在还没有拿下订单的情况下就花费4000万买入盾构机,进军地铁市场,最后中标完成了洪山广场地铁站施工;和中铁大桥局合作,参与修建鹦鹉洲长江大桥;独自投标,拿下江汉七桥半座大桥的建设标的……

“发展是硬道理,汉阳不能只做跟跑者,更要有脱胎换骨的改变。”汉阳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当下的汉阳,还急需一场高质量变革,“做就做实,干就干好,精益求精”。

四新生态新城规划落地、琴台中央文化艺术中心加快建设、汉阳龟北片区“老城新生”、新“汉阳造”重拾荣光……“三镇三城”迈向“长江时代”,以生产服务、文化旅游和生态宜居为特色的汉阳,一年选拔30多位年轻“狮子型”干部拼在一线,一年引进8位院士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正以“红桥精神”为基因,谋求未来高质量发展。

时代变迁,红桥精神代代相传,激励着跨越永不停步。今年初,中铁大桥局作别武汉长江大桥附近旧址,搬入位于四新新城的总部大楼桥梁科技大厦。大厦楼顶,原版复制了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和钢桁梁,站在这个“精神原点”的象征处,可眺望到建设中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正在跨越长江。

长江日报记者肖娟史强彭仲

【互动启事】

武汉三镇之一级的汉阳,因桥而扩建,因桥而勃兴,因桥长志气,因桥炼精神。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汉阳正进一步高举拼搏奋斗、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红桥精神”“跳起来摘桃子”“抓亮点显特色”“涉险滩破瓶颈”。

作为“长江之心”“长江主轴”“历史之城”“当代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工业基础雄厚的汉阳,应如何更好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长江日报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提出您的真知灼见。

——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留言区讨论。

——“知音汉阳”微信公众号,留言区讨论。

——通过邮箱:hanyangqwxcb@163.com参与讨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