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胜千言 当惊江城殊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俗话说,一图胜千言。我们将镜头对准武汉地标,当跨越40年时空的新旧场景同框出现,武汉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呈现为生动影像,日新月异、翻天覆地这些形容巨变的词语,获得了最直观最真切的注脚。我们能深切意识到,武汉在改革开放之路上已经走了多么远。
这是解放思想与奋斗实干相互激荡的生成与创造。一张张照片,讲述着武汉40年来所经历的一个个从0到1的突破、从无到有的变化:能承办世界级赛事的军运会场馆在昔日农田边拔地而起,武汉火车站投入使用第一次让“复兴号”驶入江城,形如“马蹄莲”的光谷未来城在一片荒芜中华丽绽放,脚下的土地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国光谷。
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坚定笃行。我们看到,青山区长江江畔,当年简陋萧索、杂乱无章的棚户群落“摇身一变”为现代气派的居民社区;谁也不敢相信,那座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的园博园,十几年前还是一片垃圾填埋场。
这是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向着更高更好方向的追求与精进。武汉每天不一样,每一次里程碑式跨越,都成了明天更高的起点:早已名扬天下的东湖,因为一条绿道的蜿蜒而过,又增添了许多“人在画中游”的意境;飞跃大江的长江二桥,结束了“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历史,如今,江上的桥更多了,两岸的楼更高了、江滩更美了,天空也更蓝了。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但变化的力量并非来自时间本身。这一幕幕影像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和人民敢闯敢试、务实奋斗的努力,是把共同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情怀与责任。这股力量将在一代又一代武汉人身上延续,推动着武汉永远向前走。
老照片:2007年,改造前的青山棚户区, 房屋低矮,地面上由于潮湿布满青苔。
新照片:2018年7月,位于青山区长江江畔的青宜居、青和居等小区是棚户区居民的新家园,幼儿园、集贸市场、社区商业等配套设施齐全。
上世纪50年代,为建设武钢、青山热电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大批工人集聚青山,搭建了大量简易棚户住宅,常住人口达4万余人。房屋质量差,户均面积小,配套不全,当地居民热切期盼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2007年4月,青山老工业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008年、2009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棚户区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2016年,青山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进入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回首来时路,眺望新征程,江城武汉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厚重人文底蕴的华中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6月,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档案馆翻开历史的相册,打开尘封的记忆,在老照片中探寻老武汉城市面貌的影像,随后依据老照片提供的影像记忆线索,历时2个月访遍武汉三镇,采用新老照片同框对比的方式进行拍摄,拍下了30余处深深烙有武汉印记的地标性场所,其中包括:被誉为武汉时尚潮流风向标的武汉国际广场(原老武汉商场);有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之称的武昌新地标楚河汉街;由垃圾填埋场改造而成被誉为最“亲民”的园博园;世界级绿道东湖绿道;正在建设的七军会会场之一的东西湖体育中心……经过长江日报遴选,最终10余处地标性场所与读者见面,真实再现了武汉历史的沧桑和今日城市的巨变。
翻天覆地
王家墩商务区
老照片:2006年4月,这里还是一片营房,从附近高楼上就可以看到运输机
新照片:2018年6月,如今武汉CBD已高楼林立,成为众多国际公司在汉办公的首选
建于1935年的王家墩机场,随着城市的发展,机场设施很难适应中心城区功能的要求。1997年3月,市政府决定,搬迁王家墩机场。之后在原址建设的武汉CBD(武汉王家墩商务区)是武汉市“十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中南路
老照片:上世纪90年代,武昌中南路路口市民推着自行车过街,中南商业大楼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
新照片:2018年6月,中南路成为武昌商业发展的缩影
位于武昌区,是武汉市内环线的组成部分。1984年之前,中南路沿街单位几乎全部都是政府机关、科研机构。1984年1月1日中南商业大楼的开张,极大地促进了中南路的发展。到1990年左右,中南路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商业街,目前是武汉车流量最大的街道之一。
楚河汉街
老照片:2010年8月,改造前的余家湖片区旧貌
新照片:2018年7月,俯瞰武昌新地标楚河汉街
楚河汉街是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项目重要内容。“楚河”全长2.2公里,连通东湖和沙湖,是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市“六湖连通水网治理工程”的首个工程。楚河汉街开业后,成为全国假期人流排名前三的热点区域。楚河汉街绘就了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武汉天地
老照片:2005年前,整个永清片区显得破败不堪,老建筑下的小卖部也鲜有人光顾
新照片:2018年7月,武汉天地商业街如今成为武汉人休闲娱乐的首选之一
位于汉口中心城区永清地块,原属旧日租界,东临长江,面向风景宜人的汉口江滩公园。
从无到有
东西湖体育中心
老照片:2007年9月23日,开工建设之前的东西湖体育中心原始地貌,附近都是水田
新照片:2018年8月2日,正在建设中的东西湖体育中心
项目位于吴家山,总建筑面积145000平方米,项目包含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以及一个游泳馆。建成后将成为一个以体育比赛、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商业运营为主,以文化娱乐、表演展示为辅的城市综合体育活动中心,还将作为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新建场馆之一。
武汉未来科技城
新照片:2018年8月2日,武汉未来科技城,首个地标性建筑——武汉新能源研究院
老照片:2011年12月18日,武汉未来科技城未建之前的原始地貌
位于武汉东南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于2010年10月28日在光谷东部奠基开建。其项目定位为覆盖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现代装备制造和高科技农业等五大主导产业领域。
武汉园博园
老照片:2014年,正在建设中的武汉园博园玫瑰园、国际园片区
新照片:2018年7月,从高空鸟瞰武汉园博园,绿树环抱,生态宜居
2015年9月25日至2016年5月9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简称园博会)在武汉园博园举办。园博园所选取的地块中,有1/4正好在汉口一处生活垃圾填埋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老照片:2014年2月14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工地
新照片:2017年8月31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
为4F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及国际备降机场。1995年4月15日建成通航定名武汉天河机场;2000年被确定为国际机场。
越来越好
东湖绿道
老照片:2016年10月,正在建设中的东湖绿道
新照片:2018年8月2日,东湖绿道风景如画
“世界级绿道”东湖绿道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内,是国内首条城区内5A级旅游景区绿道。东湖绿道串联起东湖磨山、听涛、落雁、渔光、喻家湖五大景区。
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
老照片:2009年11月19日,武昌临江片区改造前的旧貌
新照片:2018年7月25日,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内富有韵律的滨江城市天际线
位于长江一桥和长江二桥之间,处在长江生态景观轴线之上,未来滨江商务区内,武汉绿地中心和华电、交职院等沿线区域的高层建筑群,将构筑城市滨江优美的天际线。
武汉长江二桥
老照片:1995年6月11日至18日正式通车前夕,百万市民如潮水般涌向武汉长江二桥参观
新照片:2018年6月17日,武汉长江二桥桥面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武汉长江二桥北起汉口黄浦大街三层立交桥,跨越长江至武昌徐东大街,是武汉市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座桥。1991年兴建,1995年6月通车。武汉长江二桥的建成,结束了“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历史。
请你参与:
为了更进一步真实再现武汉历史沧桑和今日城市巨变,市国土规划局、长江日报社联合开展的“40年同框——见证武汉城市发展四十年”大型影像纪实征集活动,将通过武汉老照片征集和拍新景对比照活动,生动见证城市发展和变迁。
征集活动主要内容有:第一,征集武汉老照片:老照片作为一种特殊影像载体,真实直观地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常态。这次公开征集由各界人士收藏或拍摄的,反映武汉城市发展与变迁、历史大事件、建设场景以及经济、交通等各领域发展变化的各类老照片,包括:武汉各地区在不同典型历史年代(如改革开放初期、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当时的路、桥、车、站、船、港等城市景观类历史照片。老照片可以是一张或者一组;提交照片的同时也请您提供照片背后故事或简短说明。原则要求注明每幅照片的标题、拍摄时间、照片记载的事件、地点、人物姓名等。第二,拍新景对比照:主办方将从征集的反映武汉城市发展变迁的老照片中精选不少于40张标志性武汉场景的老照片,邀请摄影爱好者按照老照片中的拍摄地点和角度,在相同地点拍摄当代场景。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规划编制研究和展示中心(武汉规划展示馆)、武汉新闻摄影学会、长江视觉传播中心承办。征集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不退稿。“武汉老照片”的征集截稿时间为8月20日。而拍摄新场景对比照,截止时间为9月15日。更多详细信息请登录投稿平台查看。参赛作品投稿平台:长江影像网活动专区“40年同框——见证武汉城市发展四十年”频道上传,网址:http://www.cjphoto.org/。近期,长江日报将陆续刊发征集的武汉“40年同框”对比照片。(记者陈亮 詹松 何晓刚 通讯员黄玮)
【编辑:朱艳琳】
(作者:陈亮 詹松 何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