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9日讯(记者周韧 刘峥)7月26日,“沉寂10余年天兴洲西瓜重出江湖”的消息经长江日报报道后,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市民上岛尝瓜买瓜,规模不大的种植合作社几天功夫便卖到脱销。虽然瓜价更贵,但出众口感让市民大呼过瘾。
早已名声在外的天兴洲西瓜为何陷入沉寂,如何重塑天兴洲西瓜品牌价值?8月3日,“天兴洲西瓜品牌重塑研讨会”在天兴乡政府举行,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相关部门及院所30多位农业专家登岛建言献策。
曾是西瓜中的“奢侈品牌”
谈起天兴洲西瓜的过往,曾担任天兴乡乡长的曾凡雄不吝赞美之词。他说,天兴洲是喧嚣都市中的一方净土,岛上芦荻飘荡、鸟鸣婉转、瓜果飘香。上世纪90年代,自发上岛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经常发生车辆排队的盛况。为了疏通游客,轮渡公司经常从别处“借船”。
曾凡雄总结,天兴洲西瓜有三大独特之处:岛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糖分转化;江流带来养分,土壤肥沃;干旱天气时有返潮,水分足。由于量少质优、得之不易,天兴洲西瓜堪称西瓜市场的“奢侈品牌”。
7月12日,在外交部举办的湖北全球推介活动晚宴上,天兴洲西瓜代表武汉水果惊艳亮相,其出众的口感受到各国宾客交口称赞。
有对比,才能感受当下的萧条。国家西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实验站站长、湖北省农科院专家戴照义说,天兴洲是著名的西瓜种植基地,过去他曾多次上岛调研,8月3日他再次登岛,却发现这里已经不复当年盛景:“没有村民,天兴洲还怎么发展农业呢?手机没有信号,又怎么搞旅游呢?”
上周专程登岛买瓜的市民姚璐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她的印象里,天兴洲应该是游人如织、景色宜人,没想到如此荒凉。围绕大桥开了几圈,她一路打听,才通过轮渡登岛。穿行在岛上的乡间小道,枝丫丛生,车子开得提心吊胆。从洪山区出发,导航上只有半小时的车程,她开了近两个小时。
期待生态和谐近悦远来
武汉农科院研究员周谟兵分析,目前重塑天兴洲西瓜品牌,面临产业规模小、劳动力不足、运输条件差、抵御洪水能力欠缺等问题。同时,岛上留守的瓜农缺乏品牌规划、设计、传播和维护的实力。专家们建言,通过引进新型经营主体、与农业科研单位深度合作、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可以解决产业发展瓶颈。
西瓜种植多大面积合适?怎么施用农肥农药才能控制污染?武汉市农委相关负责人王火明认为,在“要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背景下,重塑天兴洲西瓜品牌是“戴着镣铐舞蹈”,需要科学规划、谨慎开展。
“擦亮天兴洲西瓜品牌,不只有扩大规模一条路”。武汉市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研究员林育敏、荆州市农科院专家李平都提到,采用立体种植、订单农业等新技术和新模式,限量供应,“既保护了原产地,又无环境污染之忧”,天兴洲西瓜也能做到“小而美”。
武汉市农科院副院长林处发表示,天兴洲西瓜名声在外,是天兴洲生态、绿色农业的代表,需要市、区、乡政府及科技等部门共同呵护。此前,“武农科”已经和天兴洲西瓜产业合作多年,希望今后能打造一个集科普、旅游于一体的瓜博园,每年举办天兴洲西瓜节,通过原产地保护挖掘天兴洲西瓜文化,打造“北有大兴、南有天兴”的全国性西瓜会节品牌格局。
【编辑:叶子】
(作者:周韧 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