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就能看任何一家博物馆的高精图,多亏了这个技术
2018-08-08 22:07:00 来源: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8日讯在复制洞窟里近距离观赏敦煌壁画,在掌上app里把玩故宫珍藏的文物……随着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的推广,数字技术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8日,国家艺术基金“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数字保护人才培养项目”在湖北美术学院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学员将在汉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内容涵盖传统技艺数字化记录整理的标准、我国非遗保护的现状及对策、国外佛教壁画修复实践、丝绸之路壁画保护研究、颜色科学与技术、数字采集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民间美术、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发展现状等。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方式相比,数字化保护具备易保存、制作便捷、传播迅速等特点。比如年代久远而色彩失真的大型壁画,如果利用传统文物修复还原技术对壁画复制并且还原其色彩原貌,将是一件工作量巨大的过程;但是利用数字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只需对原壁画进行高精度的数字记录,然后根据文献记载中或者经过研究得出的色彩原貌,通过后期软件就能进行数字还原。
  在传播推广上,数字技术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传统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不外乎展览与画册等,效率低、覆盖范围小,只能服务于相对较少的人群,而数字传播、全球网络一体化大大拓展了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足不出户、动动手指,观众可以看到几乎全世界任何一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高精图片,可以成倍放大去研究其中的细节,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身临现场”窥其全貌。
  湖北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宋凯介绍,2011年起,湖北已启动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程,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地记录,包括口述史、技艺展示、授徒教学等的拍摄与宣传片制作。另一方面,以“黄梅挑花”为代表的重点项目也已完成数字化建档。(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欧阳永 周振鹏)
  【编辑:叶子】
  (作者:冯爱华)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