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庭暑假没去旅游,带着孩子来到这个地方
2018-08-07 20:49:00 来源: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7日讯(记者杨枫 实习生顾蝶) 8月3日,来自湖北省华一寄宿初一(11)班的5名家长和孩子来到武汉市残疾人艺术馆,为在暑期参加学习的残疾人学员送去自己在家煮的绿豆汤、凉茶,和用自己零花钱买的冷饮等消暑饮品,这一公益活动持续了一周。
  一些家庭舍弃了旅游安排
  7月27日-8月3日的每天11点30分,湖北省华一寄宿初一(11)班的学生黄翔和他的几个同学,都会自发来到武汉市残疾人艺术馆,给暑期坚持学习的残疾人送去消暑饮品。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在艺术馆中,会仔细欣赏残疾艺术家们的书画、篆刻和汉绣等作品,还会和残疾学员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华一寄宿的孩子们为武汉残疾人艺术馆的残疾人送去消暑物品。 记者 杨枫 摄
  黄翔是第一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馆内藏品和残疾人艺术家身残志坚的精神品质,让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周的活动,对于我来说很有意义和价值,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朋友,也认真学习了他们身上坚毅的精神,这会让我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相比旅游来说,这次活动的收获更会让我回味很久。”
  因为孩子暑期的学习计划也排得非常满,有不少家庭都是舍弃了旅游的时间,来参加公益活动。活动安排在工作日,很多家长都是请假带着孩子参加。
  原来做家务都不愿意现在主动帮别人
  王亚妮是个“公益达人”,也是一个民间助学群体的发起人。从孩子魏辰锟上小学时,她就带着孩子一起深入贫困山区进行助学活动。除了“为残疾人送冷饮”这一项公益活动外,7月20日,她还带着孩子到儿童福利院参加活动。
  “因为在几年前,我家人也因为遭遇了重大的疾病接受了捐助。感恩之情无以言表,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带着孩子从事公益活动,我想在孩子心里埋下爱的种子,让他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王亚妮说。
  在公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对孩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王亚妮说,孩子小时候让他做做家务都不愿意,而现在变得很爱为他人着想。在大雨中,看到狼狈等车的老年人,会要求妈妈将车停下送人一程,看到小区里提重物不方便的人,也会主动帮别人,在学校里更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看到孩子的转变,王亚妮很是欣慰。


  华一寄宿的孩子们为武汉残疾人艺术馆的残疾人送去消暑物品。 记者杨枫 摄
  帮孩子找到满足和存在感
  张可惟的“公益履历”也相当丰富,从小就学习架子鼓和吉他,演奏水平很不错。妈妈张琳是一位音乐老师,还曾是一位音乐DJ。在她的精心设计下,孩子的特长和公益活动有机结合了起来,通过这些艺术类的公益活动,孩子有了表现的平台,锻炼了胆量,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将收益进行捐赠,也“刷”到了满满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这个暑期,张可惟和妈妈共同参加了义卖集市和小小讲解员两个公益活动。小小讲解员活动利用了孩子播音的特长,她和孩子一起准备资料、面试,了解白狮、北极熊、袋獾、剑毒蛙、梅花鹿、蓝孔雀、鸵鸟、白鳍豚、渡渡鸟等野生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在这期间也增进了与孩子的感情沟通。终于,孩子过关斩将,成为了武汉自然博物馆的长期讲解员。
  【编辑:刘思】
  (作者:杨枫)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