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聘请200余居民规划师还原城市“烟火气” 居民自主改善生活环境
2018-07-31 19:57: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7月31日讯 过去的城市改造,多由政府单一主体实施、缺乏居民参与,局限于小区基础设施改善。政府买了单,居民却不买账。2017年起,武昌区联合武汉市规划局、武昌区规划局在南湖街、中华路街、水果湖街、粮道街启动8个社区的“微规划”试点工作,转向探索城市“静区”、存量空间的规划改造。武昌区规划局局长祝莹说,规划完成后,社区怎么规划,居民说了算;改造过程,居民监督;后期管理,居民自发参与。

粮道街戈甲营社区居民规划师朱本华、韩可敏(右)经常走街串巷进行实地走访商量规划方案。记者何晓刚 摄

  “我的社区我规划”

去年5月,从出生就住在粮道街戈甲营社区的60岁居民韩可敏,受聘武昌区的“社区规划师”,第一次接触了社区规划的概念。

去年8月,规划团队在如何还原老城街景风貌时遇到瓶颈。“清代时,戈甲营是存放兵器的重地,也因此得名。从前这里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运送武器的木车轱辘碾压的痕迹。”韩可敏和其他社区规划师提出建议:还原从前戈甲营特有的青石板路,这是戈甲营地名和历史的象征。大家在社区找到了部分残缺青石板,一起回忆绘制了儿时记忆中青石板铺设的样子,这一建议被规划团队采纳。

去年5月起,武昌区规划局组织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业规划团队到戈甲营社区召开微规划座谈会,专业团队每周三到社区“坐班”,和社区规划师一起探讨规划方案、搜集居民意见。

南湖街华锦社区居民规划师在小区车位改造施工现场。记者何晓刚 摄

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段翔教授说,“微规划发动群众自下而上深度参与,专业团队在居民的帮助下,发掘社区的历史和居民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留住了社区的‘烟火气’。”

据统计,武昌区目前培养了200余名社区规划师。在南湖街3个社区,社区规划师帮助规划团队形成了40个项目包;在中华路街3个社区,社区规划师提出既升级基础设施又将古城文化和红色文化同步融入社区改造的建议。

“我的社区我改造”

南湖街有华锦、宁松、宝安三个社区参与“微规划”试点,目前确定的40个改造项目包已陆续开始施工,部分项目在近期就可投入使用。

55岁的社区规划师袁腊梅在南湖街华锦花园居住近10年,退休前是武汉一家建筑公司的建筑师。在施工工程中,袁腊梅发挥特长参与“监理”工程。“前期专家团队,不仅教授规划知识,同时也给居民进行监理知识普及。”袁腊梅说。社区规划师每天在小区巡逻,对施工质量与进度进行监督,及时反映居民意见。

“我的社区我治理”

“社区根据居民的意见进行了改造,小区环境好多了,我们参与管理义不容辞。”水果湖街张家湾小区的居民李国英自愿参加了今年5月小区成立的“幸福益家”志愿者服务队。

去年,张家湾小区进行“微规划”,已完成了立面整治、平面改造和安防升级3项社区改造项目。为配合物业人员让新建成的项目发挥出最大作用,前期参与规划和改造的居民带头自发了成立“幸福益家”志愿者服务队,辅助进行日常巡逻、设施维护等工作。

各社区改造项目完成后,武昌区将依托现有的居民规划师队伍,评估其职业和兴趣爱好,将他们细分为物业师、园艺师、调解师等,培养一批懂规划、懂改造、会管理、爱社区的居民组织。

全程组织居民参与“三微”(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改造的粮道街街道办主任刘启斌表示,“社区规划师不是‘走过场’,居民们提出了最接地气的建议和最期盼解决的问题,为政府改造明确了方向。”居民曾红珍说,“我们才是对社区更了解、更热爱,更珍惜的人。参与‘三微’改造,不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住过去的故事和乡愁。”(长江日报记者张延 叶子兰 通讯员 宁波 陶玉梅 黄聪俐 刘弘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