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博士生留学美国不忘支教地:鼓励深山里的孩子备战高考
2018-07-23 15:37: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安玥琦2013年6月在贵州省毕节市大石村和孩子合影。本人供图

长江网7月23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黄琪 通讯员刘涛) “我愿做一滴水,虽然很微小,但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会毫不保留地反射给别人。”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日记中的一句话。在徐本禹之后,一批批“本禹志愿服务队”成员像这句话所说的传递爱心,博士生安玥琦是其中之一。

  留学美国不忘支教地的孩子

安玥琦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博士生,正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她曾担任该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常务副队长,在贵州支教一年。在异国的她,仍时常和支教帮助过的孩子保持联系。

“贵州毕节的那群孩子现在读高中了,有的面临文理分科,有的在备战高考,我不定时地与他们交流学习近况,给他们一些建议和鼓励。”安玥琦说。

读博期间,安玥琦组织她所在的博士班级的同学们与她当年支教地的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书信交流,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目前已交流书信百余封。

到美国后,安玥琦还专门研究过国外的志愿服务形式,并与国内相比较,取长补短,她将研究结果写成言论,发表在母校华中农业大学的官网上。

  安玥琦留学美国照片。本人供图

  支教一年影响孩子一生

安玥琦本科就活跃在“本禹志愿服务队”,2012年6月本科毕业前夕,专业成绩第二的她毅然决定放弃保研,赴贵州省毕节市大水乡大石村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一年。

大石希望小学条件十分艰苦,从柏油路下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翻过好几个山头才能到学校。她担任多个年级的老师,放学后和周末还常常去学生家里补课。没有网络、不能洗澡、湿冷严寒,作为当地唯一的女教师,她克服了重重困难。

当时,班中有孩子想辍学出去打工,她走了近两个小时山路找到孩子家,劝家长和学生不要弃学,还拿出自己的补助金给学生买文具和图书。

2013年暑假,她用自己的生活补助把想看天安门的孩子带到北京。在她的努力下,班上的学生笑容多了,成绩进步了,期末考试进入全乡第三名。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笨,很多老师都放弃教我了,但安老师对我仍然耐心,我以后即使考不上大学,也会做一个好人,当一名司机帮爸爸赚钱。”

  时刻铭记总书记回信精神

2013年5月,安玥琦还干了件大事。她带领志愿服务队成员,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10余年来“本禹志愿服务队”取得的成果与展望。令她没想到的是,2013年12月5日,她所在的“本禹志愿服务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这是对他们莫大的鼓励。

“习大大给我们‘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鼓励我们‘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让我们倍受鼓舞。后来我们全校进行了习总书记回信的学习与讨论。”安玥琦说。

支教返校读研后,安玥琦协助指导了后续两届研究生支教团,联系武钢集团在大石希望小学建立了 “爱心书屋”,为贵州另外两所小学筹集助学物资。她只要有时间,都会去盲校和聋校陪伴小朋友。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七年,安玥琦先后结对帮扶20余名聋哑儿童。

2013年,安玥琦获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湖北省“十佳杰出青年志愿者”等称号。

安玥琦对长江日报记者说:“身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情感愈加浓烈。回看那一年的支教经历,既感动又难忘,受益终生。那一年完全沉淀下来,一心为了学生,他们的进步让我欣慰,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一年我也切实看到了祖国的发展与变化,更加坚定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现在我要学好专业知识,不忘志愿之本,学成回国后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要继续践行总书记的回信精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