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地用石头卡住拉风杆,防止拉风杆缩回,使风缸内的风彻底排净。
长江网7月20日讯 在铁路系统,有个岗位叫“拉风”,拉风工人并不酷,反而很苦。20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北货运编组站的铁路股道,近距离接触高温下的拉风工人:他们一天要弯腰探查1200多次,暴走20多公里,10年可以绕地球一圈。
20日中午,烈日高照,炙热的铁轨和火车车体正“掀起”近50℃的热浪。这里,正是拉风工人的陈付松每天工作的“舞台”。
“拉风”,其实就是给制动的列车松开刹车, 目的是为下一步解体车辆做好准备。车辆解体后,驶向同一方向的车厢才能被重新组合成一列火车,再出发。比如,从全国各地运来电煤的列车,到了这里,经过“拉风”、解体,重新编组,一部分驶向阳逻电厂。
反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拉风”操作看似简单,但劳动强度很大。陈付松说,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他最多时要完成12列货车的拉风任务,平均1趟车走约2公里,12趟车要走20多公里路,这个过程要弯腰1200余次。
而在工作时间里,陈付松等拉风工人还要面对股道中近50℃热浪,接受着烈日的暴晒,以及钢轨和车体的炙烤。
陈付松说,尽管热,但他还是要穿上长袖、戴上手套,因为炙热的火车铁皮外壳,就像一个“铁板烧”,一不小心碰到火车铁皮,就可能被灼伤。
走出岗点不到2分钟,陈付松衣服就被汗水湿透。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走出岗点不到2分钟,陈付松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每到车辆中部,陈付松就熟练地捡起一块石头,迅速地用它卡住拉风杆,防止拉风杆缩回,使风缸内的风彻底排净。若不将风排净,在下一步提钩的时候,解体的车辆就会出现提前“停车”,轻则影响效率,严重的还会造成事故。
将整列货车的拉风杆都拉了一遍后,陈付松还要从到达场南头回到北头对这趟车进行复检。 一趟车作业完毕,陈付松已是大汗淋漓,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他快步回到开着空调的待检室,他拿起一瓶盐汽水,仰脖咕咚喝下去。“出的汗比喝的水还多。”
一趟车作业完毕,陈付松已是大汗淋漓,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他拿起一瓶盐汽水,仰脖咕咚喝下去
陈付松到隔壁的洗手间洗把脸、冲冲凉,短暂休息后,他又奔向烈日下的股道中,给下一趟列车拉风。(长江日报记者张全录 通讯员王世炜 温昊)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