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讯(记者姚传龙 实习生周子励)2018年7月14日是白鱀豚“淇淇”去世16年的日子,16年来,无数人期待再次见到白鱀豚畅游长江。然而2007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即该物种因生存环境被破坏,数量稀少,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维持繁殖的能力。此后各类考察,人们再也没能确认一头活的白鱀豚存在。
白鱀豚。记者高宝燕 摄
今年6月2日,央视《朗读者》节目中,人们用朗读的方式怀念白鱀豚。节目结束,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被提及:到底还有没有白鱀豚?一旦确认没有,白鱀豚将是世界上第一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鲸豚类动物。
今年4月,斯洛文尼亚,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科组组长王丁研究员,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鲸类专家组主席兰迪·里夫斯,展示了一张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企业摄影家自然基金提供的照片。照片中,一头青白色动物跃出水面,露出细长的吻部和额隆——这是白鱀豚标志性的形态学特征。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白鱀豚被列为“极危”,因多次科考未见白鱀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曾几番动议,希望将白鱀豚列为“野外灭绝”,但却都被王丁否定。
“认定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消失,需要严谨的证明,证实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依然存在,也需要证据。”王丁直言,在证据缺乏的情况下认定物种野外灭绝有些草率;个人感情上,中华民族独有物种的消失是炎黄子孙之痛。
照片中,白鱀豚另一特征——背鳍,并未得到清晰呈现,因此照片中的动物仅被认定为高度疑似白鱀豚。尽管如此,这足以证明白鱀豚可能依然存在。同样,没有确凿的证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下次提出白鱀豚“野外灭绝”的时间谁都无法说清。
即便寻找白鱀豚如大海捞针,可考察会继续。寻找白鱀豚仅是考察的一部分,考察更重要的目的是调研和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长江内一系列生物如同一幅多米诺骨牌,一旦倒下,这副牌的最后一张必定是人类。
值得欣喜的是,从2017年考察的结果看,同样被世界自然联盟列为“极危”的长江江豚的数量减少趋势得到遏制。王丁相信,长江生态环境会逐渐变好,但前提是人们不懈保护。
“长江女神”何时再现
保护长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武汉东湖畔有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虽然馆名中有白鱀豚,但场馆内的白鱀豚仅以标本形式展出。
白鱀豚,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生活在长江中下游与洞庭湖、鄱阳湖内。晋代郭璞在《尔雅注》中对它的描述是“江中多有之”,现在却是功能性灭绝。
白鱀豚。记者高宝燕 摄
1980 年1月12日,白鱀豚“淇淇”来到武汉,此后的22个春秋里,淇淇一直生活在武汉,直至2002年7月14日因高龄永远离去。淇淇离开,“后继无鱀”,场馆还在,颇有“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遗憾。
2018年4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又一次提议将白鱀豚定为“野外灭绝”,但是在王丁等专家和许许多多志愿者的努力下,提议未获通过。
历史清晰记录了武汉与白鱀豚淇淇结下特殊情缘。
1992年,白鱀豚被选为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吉祥物;
1993年,白鱀豚被选为武汉国际横渡长江节的吉祥物;
1996年,我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2000年,白鱀豚被选为中国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吉祥物;
2006年,白鱀豚当选为在武汉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吉祥物;
2007年,白鱀豚当选为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吉祥物。
何种动物最能代表武汉形象?如果武汉评选吉祥物,最有可能花落谁家?直到今天,不少市民的答案依然是白鱀豚。
据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白鱀豚形象多次登上邮票、纪念币,并多次当选为体育赛事吉祥物。直到现在很多市民认为,白鱀豚可爱、全国知名度高,如果说武汉的城标是黄鹤楼,市花是梅花,吉祥物就应该是白鱀豚了。
2018年6月,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刘仁俊来到节目组,讲述他与“淇淇”的故事。
节目中,刘仁俊回顾了他和淇淇的情缘,分享了淇淇在武汉的点点滴滴。
1980年1月11日,约2岁的淇淇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水域,被湖南省城陵矶渔民捕获。当晚8时,刘仁俊接到从城陵矶水产收购站打来的长途电话后,借了一辆破旧吉普车和同事冒着风雪赶去。看到被麻绳拖在船尾、伤痕累累的白鳍豚时,刘仁俊十分心疼,连夜运回中科院水生所。
“它很聪明,不高兴时会朝我喷水,有一次差点咬到我,看见是我,马上松开了!”从1980年1月12日下午5时,至2002年7月14日早晨8时,在武汉200平方米的池子里,“淇淇”生活了22年多。刘仁俊和同事们始终悬着一颗心,怕淇淇吃不好、身体不健康,甚至怕它不高兴。他们运用了人类对动物最体贴的关怀来温暖和关爱这只雄性白鳍豚。
22年多的时光里,通过对淇淇的饲养,我国科研人员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使得我国的淡水鲸类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曾经科考38天未见白鱀豚
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科组组长王丁,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供的照片,来源于45岁的焦少文。
作为一名曾在西藏服役的老兵,退伍后,焦少文成为了生态摄影师,擅长拍鸟。但是在2018年的春天,他来到安徽铜陵芜湖江段,之所以到此,是源于一次民间考察,考察目的是寻找白鱀豚。
幸运的偶遇,让焦少文拍摄到了高度疑似白鱀豚的动物。
图为疑似白鱀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企业摄影家自然基金提供 焦少文摄
焦少文还记得,4月16号和17号,同行成员中就有人称看到疑似白鱀豚的生物,最近距离80米左右,但是很遗憾没有来得及拍下照片。焦少文吸取了教训,在后来的搜寻中,相机一直处于半快门状态。
“4月18日下午1点55分11秒左右,在我的正前方500米左右有三头江豚,离这三头江豚的左后方,大概60米左右到50米之间的地方,有一个疑似白鱀豚出水的画面,当时我能肯定不是江豚,因为颜色有明显区别。”焦少文说,当这一动物第二次出水时,他拍下照片。
对长江的大小考察每年都会进行,或类似焦少文这样的民间志愿者,或来自中科院水生所这样的专业机构,尽管有所区别,但目的都是为了保护长江。
得出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一说,也源于2006年在农业部的领导下,中科院水生所组织的长达38天的考察。那次考察有来自7国的专家,王丁是总指挥。经过38天的寻找后,白鱀豚依然未见踪影。
2006年年底,科考船结束考察,到武汉港靠岸。码头上,媒体记者拿着“长枪短炮”,准备对科考专家进行采访。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有更多人在关注考察结果,大家关心的焦点就是“到底还有没有白鱀豚”。
科考船上,王丁的心情是沉重的——近一年的精心准备,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可是没能搜寻到白鱀豚,这样的结果即使不能说明白鱀豚野外灭绝,也足以印证这样一个事实:长江中白鱀豚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白鱀豚“功能性灭绝”的由来
船渐渐靠岸,科考专家走下舷梯,公布了考察结果。但是作为科考的总指挥,王丁却没有下船,他不下船是因为需要安慰一名德国姑娘,德国姑娘是此次科考的志愿者之一。她双手抓住科考船的栏杆,眼里流出泪水。
看到王丁,她哭得更厉害了,嘴里说出了一句直至今天王丁依然清晰记得的话:“如果我现在下船,可能意味着我再也没有机会在长江目睹白鱀豚的身影了。”
根据此次考察的结果,2007年,《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发表报告,宣布了白鱀豚“功能性灭绝”。这个观点在宣布前是得到王丁认可的,因为观点符合实际。王丁坦言,认可这一结果时,他很难过。
“灭绝”之后也有“重生”
谈到白鱀豚数量减少,人们总会提到朱鹮,期待朱鹮的奇迹能够在白鱀豚身上复制。
朱鹮,当今世界最濒危的鸟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濒危物种名录,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东部。二十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朱鹮的分布和数量逐渐减少,二十年代人们认为日本的朱鹮已不存在,但后来又发现少量残存于佐渡和能登半岛的个体。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8年韩国政府也将朱鹮定为“198号天然纪念物”。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境内朱鹮绝迹,七十到八十年代在朝鲜半岛消失。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拯救濒危的朱鹮做了大量工作,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遂于1981年初将野外残存的5只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最后一只也于2003年10月死亡。因此朱鹮已成为中国特有物种。
我国朱鹮的分布区域自六十年代后也逐渐缩小,数量急骤减少,科学工作者在近20年的野外考察中未见其踪影,曾一度认为已经灭绝。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八里关乡姚家沟重新发现了群数量仅为7只的朱鹮种群,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因而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受到原林业部和陕西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保护野生朱鹮及其栖息地,1986年,在林业部支持下,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开始了有计划的保护和拯救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朱鹮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由当时的7只发展到超2000只,其活动范围已由当时的洋县姚家沟扩展到河南、浙江等地。
“长江女神”多年难觅芳踪
此后,2012年、2017年,在农业部的领导下,中科院水生所均组织过包括对白鱀豚、江豚等长江生态环境指示性动物调研的全范围考察,每年也会组织多次小范围考察,遗憾的是均未发现白鱀豚。
在民间,有志愿者、渔民都曾声称见到过白鱀豚,但是在所拍摄的图片与视频资料中,因为清晰度等种种原因都无法证实白鱀豚的存在。
从“江中多有之”变成如今功能性灭绝,重要的原因在人——
过度捕捞致使白鱀豚得不到充足食物;
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涉水工程,使白鱀豚栖息地遭到破坏;
工业污染危及白鱀豚免疫和生殖系统;
长江航运繁忙,船只噪音污染危害白鱀豚声呐系统,螺旋桨直接带来致命伤害;
违规渔业活动造成白鱀豚意外死亡。
白鱀豚位于食物链顶端,长江本应该是它们栖身的乐园,可食物链顶端的“长江女神”因为生态环境被破坏,已经多年未在人类可见范围内现身。
科技暂时无法抹平生态伤痕
长江养育着白鱀豚,同样也养育着人类自己。长江经济带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40%,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与此同时,自古以来长江就是黄金水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如果长江生态环境被破坏,不仅经济无法持续发展,人类生存也难以为继。”王丁直言,不保护长江,白鱀豚的遭遇有一天可能降临在人类身上。
16年前,就有人提出,能否依靠人类掌握的技术克隆出白鱀豚,就当时的科技水平,王丁给出了否定的答案。16年后,相同的问题,王丁答案未变。
“孕育白鱀豚胚胎的母体都难以找到,如何完成克隆?”起码从现在来看,科技暂时无法完全抹平生态环境被破坏后留下的伤痕。
寻找白鱀豚真意在保护长江
那么现在到底还有没有白鱀豚?
对此,王丁表示,白鱀豚是否还有,需要证据,但是对白鱀豚的关注不仅在于确认一个物种是否存在,而是以考察、保护白鱀豚为契机,调研长江,保护长江。
近年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屡次动议将白鱀豚定义为“野外灭绝”,其目的在于客观反映白鱀豚的真实情况,同时警示人类。
“如果有一天证实白鱀豚野外灭绝了,我们就不保护长江了吗?相反,我们更应该保护,因为保护长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王丁说,长江大保护,需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包括白鱀豚、江豚等珍稀物种,更重要的是长江生物多样性乃至整条长江。
1978年,中科院水生所成立白鱀豚研究组,至今坚持研究白鱀豚40载。1982年,王丁加入到研究组中,从事白鱀豚、江豚和其他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经历了36个春秋。对于未来,王丁和他的同事还将继续研究长江、保护长江:“近年来,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殖保护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长江大保护理念的深入,只要我们一起努力,长江一定会恢复昔日的面貌。”
远在安徽芜湖等地,还有许许多多科研机构、环保组织的成员,年复一年地握着相机,聚精会神地通过镜头,观察水面上的每一个动静,生怕错过“女神”降临的倩影。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