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6月1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李亚茹)端午节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如果还记得13年前引爆舆论的“韩国抢夺中国端午节申报文化遗产”,一定会对这个问题愤然而起。然而这只是一个乌龙事件,并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16日,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中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建宪在武汉图书馆带来《端午节的文化精神》讲座。他透露,包括政府、公众、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在“抢夺端午节”事件后警醒,出台多项举措,令近年来中国非遗保护全面升级。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传到国内,演变成“韩国抢走了中国的端午节”,并引发热议。“这其实是个乌龙”,陈建宪表示,首先,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其次,非遗不是专利,《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有共享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鼓励不同国家共同申报,以更好保护文化遗产。随后在2009年,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湖北申报“中国端午节”成功,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
“这一事件带来的更大影响是令包括政府、公众、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警醒,掀起了中国非遗保护的运动。”陈建宪举例,近年来中国致力非遗保护推出多项举措:立法层面,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各级法律法规;行政层面,设立各级实施机构,如非遗司、处和保护中心等;公布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共四批1372项),公布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国家级共五批3068人),建立各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共21个)等;加大宣传力度,如设立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等。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近年相关机构鼓励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让百姓享受祖先的智慧,如武汉的汉绣,在传承人的带动下更多人来研究、保护、推广,令它重新回到市民生活之中。
陈建宪在讲座中还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历史,并认为端午节的文化精神体现在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认祖归宗的共同体意识及九死不悔的精神操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