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特派记者昨抵莫斯科 伴您共享足球盛宴
2018-06-13 10:5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特派记者甫抵莫斯科即开启“战斗”模式,直播制证中心门前蜿蜒的长龙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马万勇发自莫斯科

长江网6月13日讯(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马万勇)北京时间6月14日23:00,2018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揭幕战将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打响,全世界球迷的目光都将聚焦到这片广袤大地上。为了给读者带来最丰富和最个性的世界杯报道,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第六次派出记者奔赴现场报道世界杯。14日,特刊《乌拉世界杯》也将与广大读者见面。

12日凌晨1时,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已顺利抵达莫斯科,并于12日上午9时前往世界杯组委会领取到了官方采访证。

值得一提的是,从1998年法国世界杯,到2002年韩日世界杯、2006年德国世界杯、2010年南非世界杯、2014年巴西世界杯,再到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连续六届世界杯,长江日报集团从未缺席。有大力神杯的地方,就有长江日报人的身影。

本次特派记者20年来一直从事足球报道,早在2006德国世界杯时,就曾作为特派记者前往采访,12年后再次作为FIFA官方持证记者奔赴前线。除了用文字记录,还将用图片、视频、直播等时下最受读者喜爱的方式来呈现出一个鲜活的世界杯。

记者手记·走马俄罗斯>>>

战斗,又将在俄罗斯大地上打响

当从北京起飞的俄航SU205比预计抵达时间提前15分钟降落在莫斯科谢列蔑契娃机场跑道上时,飞机里不出意外地响起了一片掌声。

早就知道俄航有“落地鼓掌”的传统,第一次乘坐俄航的我特意环顾了一下四周——鼓掌的,是所有人,不分国籍、肤色。或许在有的人看来,这是对俄罗斯航空飞行员的一种善意消遣,但我更愿意将这样的掌声理解为一种尊重,不仅仅是对俄航飞行员,更是对俄罗斯民族独有的尊重。

是的,作风强硬的俄罗斯人常以“战斗民族”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无论是一战、二战的浴血,还是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单挑。有趣的是,北京时间14日深夜,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就将在这片深藏着血与火的土地上打响,这也是俄罗斯这个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历史上第一次举办世界杯足球赛。

从机场出来前往位于莫斯科大学的驻地,已是北京时间12日凌晨。俄罗斯时间比中国早5个小时,但莫斯科的夜晚也来得不是一般的迟,直到22点夜幕才开始降临,却又在仅仅四五小时后就开始天光放白。上午7点多来到餐厅时,已是坐满了中国媒体同行,许多人都是双眼通红,“23点多才睡,4点就起来了。”一位来自北京的美女记者哇哇吐着苦水。

在此次俄罗斯世界杯的中国媒体采访大军中,FIFA官方记者证是个稀罕物件,全中国差不多也就50来张。能获得官方采访资格的记者当然兴高采烈,相约着早点去位于卢日尼基体育场的新闻中心领取证件。但当我们在上午8点多赶到制证中心门前时,这里早已实施了“限行制”——差不多有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老记们在门前排起了蜿蜒的长龙。从这一刻开始,世界杯的隆隆战鼓似乎就在耳边敲响。

与上届巴西世界杯不同,在过去的4年中,媒体生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能看到几乎所有的同行都新添了不少“行头”,我也一样在笔记本电脑之外,还拿起了话筒与镜头。融媒体时代的今天,一个前线特派记者就是一个综合媒体——文字、图片、视频、直播……时代的更迭,变的仅仅是手段和渠道,不变的是我们对世界杯的热爱与执着。

最令人震撼的无疑是矗立于卢日尼基体育场正门前的巨型列宁铜像!世界杯的“战斗”即将打响,正门广场两侧都是工人们忙忙碌碌搭建赞助商展台的身影,其中更不乏来自中国的品牌。

12年,在中国的生肖纪年中是一个小轮回。这也是世界杯自2006年在德国举办之后再一次回到欧洲。冥冥中,这样的回归或者说到来,也别有一番韵味。

足球,被誉为“和平年代的战争”。12年前,我曾在德国度过了一个月的世界杯采访之旅,而在12年后的莫斯科,我此刻最想知道的是,在上届巴西世界杯上捧起大力神杯的德国人,这一次能否在“战斗民族”的土地上再塑辉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