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美的小龙虾 记者刘斌 摄
长江网6月12日讯 12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扁担山村,50多岁的村民梅进文正忙活着抓虾。一上午,他和同伴总共抓了1500斤多斤的龙虾,卖了一万多元。“自从在扶贫队的指导下开始虾稻共作,每个月可以多赚3000多元。”梅进文说。
正在打捞养殖的小龙虾 记者刘斌 摄
新洲城管委2016年在徐古街开展精准扶贫以来,用“内外兼修”的新思路,改变着这里的一切。内修经济,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尝试虾稻共作、小香薯种植等扶贫项目,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57万元,帮助43户贫困户149人脱贫。外修环境,建成全市首个农村垃圾分类工程,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更优美。
新种植模式让“荷包”暖和起来
虾稻共作正是新洲区城管精准帮扶的主意。扶贫工作队发现,徐古街的胡畈、扁担山、克昌湾、孙咀、桃花岗五个村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稻田占比大,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业不适宜,而市场上龙虾供不应求,可考虑虾稻共养。
工作队和街道扶贫办穿针引线,成立绿康大地种植合作社,并于2016年试行虾稻共作,引导扁担山村、胡畈村用流转土地600亩从事虾稻共作。当年虾稻共作带动就业53人,使20户贫困户人平增收600元以上,扶贫效果初步显现。
今年,虾稻共作面积扩大到1200亩,可带动当地就业203人,精准扶贫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如今,合作社还申请注册了“新虾稻”商标,种植出来的生态大米已入驻电商平台,打入北京市场。
城管队员帮助种小香薯 记者刘斌 摄
扁担村的虾稻共作红红火火,坚定了扶贫队的产业扶贫信心。旁边的孙咀村多是丘陵缓坡,不适宜虾稻共作。扶贫队又引进了在浙江盛行的小香薯。2017年,孙咀村开始循环栽种小香薯,需要的人力以贫困户优先,仅人工收入贫困户每亩可增收1000元。在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引导下,有9户贫困户用自己的田地自种小香薯,每亩收益近万元,已经帮助9户21人脱贫。
农村垃圾“阳光房”让环境变美
城管扶贫工作队发挥自己工作的特长,协助街道抓好村湾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工作。徐古街谢店村启动了全市第一个农村垃圾分类工程,建设垃圾分类处理“阳光房”4间,让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利用。
全市农村首个垃圾分类分理站 记者刘斌 摄
一进村,记者就感受到了古朴安宁,建筑都带着徽派风格,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亭台池塘点缀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道路边并排摆列的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可以分装不同的垃圾。
“我们给每家每户都发了三个小垃圾桶,让他们分门别类装垃圾,然后倒入大垃圾桶。其中易腐的垃圾会集中拖运到生物发酵房,也就是垃圾‘阳光房’,进行发酵处理,最后再当做肥料回到田地里;不易腐的垃圾则送到垃圾填埋场。”村支部委员方新平说。
荷花盛开的池塘 记者刘斌 摄
农村千百年的生活习惯变了,环境也美了。“去年12月开始推广垃圾分类时,最初很多村民也不理解,但通过开群众会宣讲、现场演示等,居民越来越配合,也渐渐习惯了垃圾分类,村里环境也明显变好了”。
优美的村庄环境 记者刘斌 摄
同时,新洲区城管委还出资购买近万棵树苗送给5个扶贫村,安装路灯50盏,清理塘堰20个,修建村湾水泥路7公里。如今的徐古街,丰富的农产品优美的环境构建了多条乡村旅游项目,每周都引来众多游客休闲游玩。(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通讯员黄建兵 江慧)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