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 7号线三阳路长江隧道已全线贯通 摄影:李永刚
长江网6月11日讯 武汉地铁集团董事长周少东在轨道交通越江隧道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武汉地铁已经4次穿越长江、2次穿越汉江,依靠的就是多个大类关键技术支撑。这些关键技术同时具有“险、难、大、新”4大特点,体现了在武汉特殊地质条件下修建越江隧道的不易。
截至目前,武汉建成了地铁2、4、3、6、8号线越江隧道,7号线长江隧道也已贯通,武汉地铁已掌握各类越江隧道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全套关键技术。但地质条件仍然是工程建设技术的基础。
武汉的工程地质概况,临近长江和汉江一般为一级阶地,远离为三级阶地,中间过渡的为二级阶地。从4条长江越江隧道上看,盾构隧道直径越来越大,穿越的地层也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呈现了几何倍增长。
穿越汉江的地铁隧道,虽然长度短于长江隧道,但汉江隧道的工程地质也不简单。例如3号线汉江隧道盾构施工遇到了富含蒙脱土的泥岩,泥饼将盾构机刀盘黏住,施工进度非常缓慢,武汉地铁人不断摸索,研究出了岩层分散剂,提高了掘进速度。后来7、8号线长江隧道结泥饼处理,充分地吸取了3、6号线过汉江隧道经验,掘进效率明显提高。
总的来看,在面临上述复杂的地质条件时,武汉地铁越江隧道建设先后掌握了多个大类关键技术,分别是以越江隧道排烟救援疏散为代表的系统工程技术,以超深基坑、江底联络通道、盾构施工和单洞双线双层衬砌为代表的土建工程技术,以三阳路长江隧道、公铁分合建转换为代表的综合技术和绿色生态技术。
上述关键技术所具备的4大特点,也是在实际建设中得到了体现。
从“险”来看,武汉地铁越江隧道面临高水压、高渗透、大埋深的险峻现实;
从“难”来看,隧道从穿越单一地层发展到穿越复合地层,有一个明显的从穿越砂性地层到穿越泥岩、砾岩、灰岩、石英砂岩等多种岩层的发展过程;
从“大”来看,越江隧道盾构机外径从6.52米发展到12.53米,最终发展到目前的15.76米;
从“新”来看,越江隧道的形态从单洞单线发展为单洞双线双层衬砌结构,再到掌握公铁合建全套新技术。
武汉正在建设世界级地铁城市,未来武汉地铁还有10条越江通道需要建设。武汉地铁集团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坚持思路不改、蓝图不变、投资不减、速度不降,不断攻坚克难,不断推动技术革新,持续推进地铁建设战略性提速。(长江日报记者张晟 郭佳 王桂苹 常敏 袁永华)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