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5月7日讯(长江日报见习记者舒筱)数千吨的船舶在长江是如何来去自如的?6月7日,长江日报小记者、大兴路小学学生一行来到湖北省荆州市引江济汉船闸,在控制室观摩货船过闸,学习长江航运知识。
“门开了,船要进来了!”在引江济汉闸控制室,学生们眼睛紧紧地盯着监控画面,如黑板般大小的显示屏上,有6个监控视角,24小时观察着闸的动态。从画面中可以看见一艘装载沙石的货船正靠近,闸室的门缓缓打开,等待着船只“入室”。“一艘千吨重的船过闸大概需要40分钟。”船闸工程师彭威指着屏幕上的闸室告诉学生们,船只进入闸室后,通过水位的高低变化,让船舶克服长江流域的水位落差,从而快速过闸。
引江济汉船闸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长江入水口,属于双向通行的三级船闸,是引江济汉通航工程的重要“功臣”,能够通过3000吨以下的货船,自2014年9月通航以来,一直免费运作。
作为长江护江小使者,学生们5号从武汉出发,走过宜昌,走进荆州。在宜昌三峡大坝,学生们目睹了“世界上最大”的三峡船闸,小船‘坐电梯’,大船‘爬楼梯’的介绍也深入他们的脑海。“3000吨以下的小船可以坐升船机过闸,大船则要通过5个闸门一级一级的过闸。”航道小组的组长庞泽文在自己的报告中记着每天的新收获。
“守望母亲河,童心护长江”的护江小使者们经过3天的“长江行走”,不仅检测了长江沿岸水质,详细记录了沿岸水生物、水环境的现状,看见长江沿岸水利建设也纷纷发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