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5月2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这根电线杆通了电后,进度会更快。”5月21日,在硚口区肖家地泵站迁建项目工地,看到这个近5年无法开工的重点项目,如今每天都有新变化,2017年市基层作风巡查第三组巡查专员刘惠敏显得十分激动。
今年3月21日,武汉召开“全市基层作风巡查暨营商环境专项巡查动员会”,选派108名干部,分为16个专项巡查组入驻各区和市直单位。各巡查组进驻后,发扬抓铁有痕、主动作为的精神,解决了一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遇到的难题。
重点工程5年未动工
紧盯目标协调督办8个月力促开工
位于硚口区长丰街道永立村的肖家地泵站始建于1962年,无论是抽排能力还是服务范围,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区域城市发展的需要。
2013年,硚口区水务局与永立村签订了整合协议,商定对原有泵站向东迁建约300米,提升泵站功能及服务范围,涉及用地6.7亩。
2016年,该迁建工程被列入武汉市重点项目、国家环保督察重点项目、硚口区2016年城建重点项目,但由于土地办证等问题,始终没有开工。
去年9月,市基层作风巡查第三组在集中整治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问题后立即介入调查。
该组组长庞少华介绍,造成这一项目无法启动的关键原因在于,这6.7亩规划用地权属不清。该项目最初是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由永立村、硚口区水务局及开发商三方签订《泵站迁建合同》,再对该片区进行整体开发,合同约定土地证由永立村办理。
但永立村办证时才发现,这一块土地权属归三方所有,其中有2.7平方米的企业用地,还有11.7平方米的土地属于市土地储备中心,剩下的才是村集体用地。
找到症结后,巡查组立即找到区水务部门,指明要害,向市规划部门申请对这11.7平方米储备用地进行变更。同时,巡查组又与区土地储备中心对接,组织相关部门对涉及企业的2.7平方米土地进行赔偿征用,终于将土地权属问题解决。
土地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麻烦又涌现出来。巡查三组副组长朱宏说,2018年开始,涉及水务工程的施工许可证审批权限由水务部门划归建设部门,但建设部门对前期情况不了解不肯批复,一时间施工许可证始终办不下来。
巡查组随即约谈相关部门负责人,主动帮忙出主意想办法,一周之内便解决了施工许可证的问题。
今年5月8日,阻碍开工的问题一一化解,肖家地泵站迁建工程终于开工。
武汉首个风电项目险“流产”
抓铁有痕只为构建最优投资环境
“要是没有巡查组的帮助,武汉首个风电项目,估计现在已经‘流产’了。”5月25日上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下属的湖北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勇力在谈到投资4.4亿元的刘家山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阻力时,心生感慨。
位于黄陂区蔡店街的刘家山风电项目,被国家能源集团列为国内首批“一流风电场”试点,力图打造成为湖北省风电生态环保示范项目。
2016年10月,刘家山风电项目所有报批手续办理齐备后,获得国电集团开工令,正式开工建设。
然而,项目开工近半年,进度却举步维艰。当地一些村民,以各种方式干扰阻碍,导致工程建设无法开展。
得知市基层作风巡查第十一组进驻黄陂区,冯勇力立即带着项目全部资料赶往第十一巡查组驻地,反映目前面临的困难。
第十一巡查组对此十分重视,组长袁朴安排组里工作人员调查了解情况,确认该项目手续齐全,合法合规。袁朴随后与黄陂区主要领导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又与分管领导主动磋商,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原则。
之后在长达半年的工作中,袁朴多次带队赶往施工现场,会同区委办、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在现场召开工作协调会,要求克服困难推进项目建设。
至今年元月初,刘家山风电项目全面恢复施工。今年3月19日,巡查工作结束前一天,袁朴心里惦记着项目施工情况,和副组长李国耀冒雨赶到刘家山,督查落实成效。
今年3月26日,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向武汉市委、市纪委和市委巡察办送去了一封1500字的感谢信,以“抓铁有痕,勇于作为”称赞第十一巡查组敢于担当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冯勇力透露,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升压站生活及办公用房、设备基础施工已完成工程量的60%,计划于今年7月份开始首台风机基础浇筑,9月份开始首台风机吊装,12月份项目投产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