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火箭产业园效果图
长江网5月1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程书雄 郭文杰 肖熠旸 王林军)长江在新洲双柳转了一个小小的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坐落在这里。16日,记者在这里看到,工地一派忙碌,一座现代化的航天产业新城正在崛起,与一江之隔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遥相呼应。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开建一年多,火箭产业园主体厂房施工已接近尾声,再过一个月,火箭总装总调中心将迎来主体结构封顶,今年底可完成全部土建工程,明年上半年投产,年产20发运载火箭。届时,“武汉造”火箭将一飞冲天。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效果图
早在2016年2月16日,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就在阳逻经济开发区注册成立,成为国内首家专业提供商业航天发射服务的公司。该公司副总经理姚少君介绍,火箭公司目前主要研制“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其中,“快舟一号”用于微小卫星发射和组网,700公里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200千克;“快舟十一号”用于一吨级卫星发射和组网,700公里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000千克。放在车上就能发射,是“快舟十一号”火箭的最大特点,普通火箭发射前要准备至少一个月,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只需要准备几天;“快舟二十一号”可满足大吨位卫星发射,还能搞太空货运。
他介绍, 在其他地区工厂生产的“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计划今年以“一箭六星”方式完成首飞。他还透露,为“快舟十一号”火箭量身定制的集运输和发射于一体的火箭发射车,是目前世界上机动运输能力最强的火箭发射车,机动性能强,到达指定位置后,可在两小时内完成火箭发射,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
预计到2021年,火箭公司完成全系列型谱火箭研制,具备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实现不低于62次商业发射,进入上下游核心板块,完成产业布局。
只要几小时就可发射 每公斤发射成本最低不超1万美元
快舟堪称中国最好的商业火箭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展示馆内“航天模型”。记者刘斌 摄
2017年4月24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开建,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的首批三大项目——火箭总装总调中心、电磁防护材料和高端铁芯及其延伸产品制造项目,正式入驻基地。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重点打造以商业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为核心的三大产业集群。布局航天科工火箭、卫星项目和“五云一车”工程,即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高速飞行列车。
航天科工重点发展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主导产业。
快舟系列运载火箭采用智能化设计、车载机动垂直发射、低成本固体发动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实施发射。“快舟一号”每公斤发射成本约2万至3万美元,“快舟十一号”更是低至每公斤1万美元以内。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展示馆内“航天模型”。记者刘斌 摄
作为中国目前最好的有商业优势的快舟火箭,创新性地使用了新型结构材料,重量更轻,牢固度更高。
2017年2月16日,“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二级发动机进行地面点火试验,试车圆满成功。目前,该箭完成关键技术攻关,进入全箭调试测试阶段。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表示,中国航天作为世界航天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跟跑转向并跑,个别领域正从并跑向领跑转变。“未来几年是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发展的黄金时期,武汉一定能够抓住历史机遇,为国家航天产业振兴作出贡献。”
近年来,上海、西安先后成为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谋篇布局的战略要地。在中国中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助力武汉阔步迈向中国航天“第三极”。
航天产业港公寓、超市、健身房一应俱全
高科技人才可拎包入住
从长江边一片村庄和荒地上诞生,在一张白纸上着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仅仅历时一年,蓝图已初步绘就。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展示馆内“航天模型”。记者刘斌 摄
5月14日,长江日报记者再访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17公里的阳大公路横贯东西,穿越基地。宽24米的省道,升级改造成宽60米、双向6车道的城市道路。阳大公路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航天大道。
东部产业核心区、中部商务中心区、北部生态创新区、西部产业配套区……航天大道一线串起四大功能区。未来,它将成为引领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黄金大道。
航天大道以南,东部产业核心区沿线布局。园区内,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纵横交错,环境宜人的产业港公园绿树成荫、绿草茵茵,园林绿道蜿蜒穿梭。
占地80亩的航天产业港主体结构基本封顶,预计下半年建成交付使用,为企业提供厂房、研发基地、展示及配套用房等设施。
在航天产业港,134套公寓、食堂、超市、健身房等生活配套将一应俱全。届时,高科技人才可拎包入住。
“以航天产业为龙头,基地已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的产城融合示范区。”基地建设运营方华夏幸福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总经理周解波难掩内心激动。他说,一年前,这里还是零散的村庄和荒地。如今,这里每天不一样!
自2017年11月8日破土动工以来,火箭产业园内打响大会战,50多台大型施工设备进场,工人三班倒施工,40多天就完成园区厂房2500多根19米多深桩基的施工,创造了“火箭速度”。
好消息接踵而至。火箭产业园一期主体厂房施工接近尾声,今年底,火箭总装总调中心全面完成土建、机电安装、外立面工程,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签了80亿元大单 120亿元项目在谈
上百家火箭卫星配套企业结伴来落户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常务副主任、新洲区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介绍,基地现在时常有考察团找上门,到园区参观考察,专班几乎天天都有接待。
更让他高兴的是,到园区注册的企业也多了起来,不乏商业航天产业相关配套的企业,中遥智图、太库科技等上百家火箭、卫星关联配套研发企业将入驻。
“基地产业招商形势喜人。”华夏幸福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总经理周解波介绍,基地开建以来,成功签约13个项目。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协议总投资额达80亿元,在谈项目36个,总投资额达120亿元。这当中,不乏奥英光电、优利麦克这样的高新企业。
今年1月22日,总投资15亿元的奥英光电新型显示器件生产项目,正式与新洲区政府、华夏幸福签约,落户基地,窄边框或无边框的曲面显示器产品,将实现“武汉造”。
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实惠又实用
发射场地只需一个篮球场大小
目前,在商业航天领域,美国全球领先,有一大批商业公司从事航天产业。其中,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开始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货物运输服务,维珍银河公司开展了为普通人提供太空旅游服务的业务,亚马逊蓝色起源公司则在研发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和低轨道飞船,以降低载人航天的成本。
我国商业航天处在起步阶段,市场正在培育,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我国的军用、民用航天,主要是长征系列液体运载火箭发射(36000公里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一颗通信卫星集成了很多服务功能,因此,体积、重量大(3~10吨),造价昂贵。
我国的商业航天,主要是快舟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发射(300~1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小卫星体积、重量小(一般在1吨以下),造价比大卫星便宜。发射小卫星成本低廉,可集群发射。
小卫星、微小卫星广泛应用于遥感、测绘、气象、通讯、大数据传输及分析、智慧城市交通等服务。
采用机动车载发射的快舟系列运载火箭,采用智能化设计、车载机动垂直发射、低成本固体发动机。可以快速响应,火箭运到指定场地后几小时内就可发射。对发射场地保障要求低,只需要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平整场地,只需间隔1到2天就可以组织下一次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