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观光车、科创小能手……看看院士进高职都带来了啥
2018-05-13 23:5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13日讯(记者周建华 陈智 整合)“中国制造2025”正不断推进,未来的大国工匠从哪里来?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要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建设。国家已做好了顶层设计,地方也行动了起来。近日,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携科研项目“入驻”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而在这之前,几所高职院校中已经尝到了“院士来了”带来的甜头。

  院士来了,带来高铁安全科研项目

入驻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是中国工程院刘友梅和丁荣军两位院士。日前,他们与该学院签约共建院士工作站,拟组建一支多学科融合的国际化创新团队,重点针对轨道交通中运营安全检测体系、智能制造和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等三方面展开研究。

刘友梅院士表示,将领衔在此开展基于大数据挖掘动车组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研究、HX型电力机车制动盘安全性能监测及试验研究、多雨地区高速铁路填方路基动力响应特征试验研究等10项科研课题。他说:“创新团队将致力于建立实时、可靠、准确、智能的铁路运行安全监测系统,及时检测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故障,将多发、随机的高铁灾害造成的破坏力降低到最小程度,甚至避免灾害发生。”

丁荣军院士表示:“随着中国高铁装备技术引领世界标准,高铁如何保障运行安全也受到全球瞩目。我们要积极布局、抢占高铁安全运行保障技术制高点。这需要业内齐心协力,也包括相关高职院校。”

该学院党委书记刘剑飞表示,学校内涵建设已进入攻坚期,必须在科研上“盯好”产业链,才能深层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未来三年,学校将聚焦“高铁安全”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全面提高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院士工作站”入驻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该校还将与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进行校企战略合作。未来,该站将重点针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测体系、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轨道交通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院士为何要到高职院校建工作站?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助力培育实用技术人才,特别是大国制造业发展亟须的高级技工人才。

正如刘友梅院士说:“我国是一个交通大国,要提升到交通强国的地位,就要求我们不单要由大学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也要有大量实用技术人才来支撑轨道交通产业的实际制造、生产、试验。”

湖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剑飞表示,院士工作站“入驻”高职院校是大势所趋。

他认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立体”式的人才需要日益凸显。既要有开拓高精尖技术的领军人才,也要有工程技术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

院士的加盟,对学校人才培育的教材开发、新技术开发、教学模式改革等,都有极大促进。特别是“可以带来人才培育的升级”,该校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负责人任建新举例,学校在培育维护高铁运营设备的高铁信号工上,重点一直落在“设备维护”上。院士加盟后,则有望培育出能在设备制造厂做技术研发的人才。

院士来了,高职快速造出无人观光车

代表科研最高实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高职院校,会不会大材小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一些成果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今年4月的一天,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操场上,一辆乳白色的观光车颇为引人注目。该院车辆工程学院院长李治国请大家上车,只见他启动一小小的遥控器,不用司机,观光车便稳稳地行驶在塑胶跑道上了。

“我们自主研制的无人驾驶观光车,是依托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共建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完成的。”李治国介绍,今年1月学校骨干教师到北京参与院士团队的科技研究,仅用2个多月,自主研制出无人驾驶观光车。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在上实训课。据株洲新闻网

李德毅院士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牛”。曾带领中国最大的智能车联合团队,在国内首次完成北京至天津高速公路的全程无人驾驶,率先实现世界第一辆无人驾驶公交车郑州至开封的开放道路无人驾驶。作为指挥自动化领域的专家,他还参与了我国多项重大电子系统工程的研制和开发,先后获得14项国家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

“学校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签订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协议后,我们到北京开展团队融合时,李德毅院士与团队的每个人都进行了深入沟通,团队的研究领域、每个人的研究方向,李德毅院士给出了精准定位。”李治国介绍。

虽然我们学院在无人驾驶的底盘线控研究方面有所专长,这也是李德毅院士看重并愿意开展合作的原因之一,但没有与李德毅院士的合作共建,不敢想象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研究成果。”李治国认为。

这只是“李德毅院士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作站”建站半年来的一个成果。2017年12月,这个“院士工作站”成立时,李德毅院士说,一方面,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与企业相结合,该校与特斯拉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企业深度合作,积累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丰富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经验;另一方面,该校在汽车底盘改造技术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联手建设工作站,是发挥双方优势互补作用,推进汽车智能驾驶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举措;而工作站的发展目标,是“希望能够促进‘大国工匠’的培养”。

  在院士带领下,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自主研制的无人驾驶观光车

湖南汽车工业职院校长罗先进介绍,“院士工作站”成立后,双方将在学科建设及科研技术创新等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并利用这一平台优势推动人才培养,加快相关科技成果项目化、工程化,最终实现产业化。

“智能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学校与院士的合作,也让我校设置智能汽车专业成为可能。”李治国说,接下来,他们还准备研制无人驾驶小汽车和无人驾驶城市环卫清扫车。

院士来了,带出一批科创达人

日前,尝过“院士甜头”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之前“张榜纳贤”,院士、国家杰青、大国工匠等均在招贤之列,部分岗位年薪高达百万。

不久前,该校正式聘请已经退休的顾心怿院士为“青年辅导员”。顾心怿退休前是胜利石油管理局资深首席高级专家、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总工程师。他早年是从中华职业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毕业的,作为院士,他从不讳言自己的专科学历,他相信,当代中国的职业院校,一定能够培养出毫不逊色的优秀技术人才。

早在2014年,他到该校“精英人才学校”的第一任导师,并为老师、同学们作报告,指导学生的科创项目。数年来,他定期了解青年教师和同学们的发展情况。

“我没有你的专利多,我只有不到40项的专利,而你已经有了50项专利。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干好我的技术活。”辅导该校“科创之星”王绍贺时,顾院士对他说:“当了院士是个偶然,我最多就是一个工匠。坚持学习,坚持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只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终有收获。”

在他的激励下,经过四年的建设,该校精英人才学校的创新、创优、创业三个班次已培养优秀学生近千名,申请专利数过千项,涌现出一批科创达人、创业先锋。

  招揽院士,各地高职在行动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推进,“立体”式的人才需要日益凸显。既要有开拓高精尖技术的领军人才,也要有工程技术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高职教育,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只有高度重视和积极采取行动,才有利于大国工匠的培育。”刘剑飞说。这也是诸多关注职业教育人士的共识。

按照湖南这两所高职的规划,院士工作站将协调研发和育人两大方向引领发展。“我们主要培养操作型工匠人才,也积极破冰对大国工匠的培育。目前从高职院校总体上看,能培育‘大国工匠’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有了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能帮助教师‘补课’,助力高职院校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在教材开发、教学研究上,都有助益。”湖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陈彬说。

湖南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余伟良认为,一方面,院士走进高职院校可以引领和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技术研发推广、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提升高职院校师资能力上,也将带来积极的影响。“开展技术研发和推广,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核心,将是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分子,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同样也需要领域专家‘把脉问诊’,引领高职院校朝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正如湖南这两所高职的校长所说,“院士入驻”已是大势所趋,各地高职也早早开启了对院士的招揽计划。

江苏去年在《江苏“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江苏将重点打造30所左右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院士走进高职院校,成为专业群发展领军人物,为职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科学技术领域最前沿的成果介绍、分享给职业院校的师生。(综合《科技日报》《湖南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教育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