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建成144个应急避难疏散场所 赶紧记起来
2018-05-12 11:4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5月12日讯(长江日报记者王亚欣 通讯员周志高 赵立) 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连日来,武汉多地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习。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应急避难场所和139个应急疏散场所。

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刺耳的警报声响彻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园。短短5分钟内,1200名学生放下手中的课本,用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有序地从教学楼撤离到操场上。与此同时,无人机升空航拍,将实时画面传送到校园大屏幕上以便指挥。当学生全部撤离之后,搜救组分组对每个教室仔细地搜查一遍,确认没有人员后向演习组长报告。

这是近日硚口区房管局(区民防办)、武汉十一中为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暨第十个“5·12”国家防灾减灾日,联合开展的防震减灾疏散演练。除此之外,武汉连日来开展了多场地震应急疏散演习活动。

武昌区积玉桥街模拟演练里氏5.2级地震灾害,引发部分房屋倒塌,人员受伤的情景:随着地震灾情发生,警报声骤然响起,广场上进行健身活动的市民、幼儿园的儿童、楼房内的居民马上进行避险。在青山区桥头小学,现场模拟突发火灾,警报响起,学生们用湿毛巾捂鼻、弯腰有序地疏散。在江岸区晟蓝花园社区,志愿者在专业医务人员和消防人员配合指导下,对模拟伤员进行了抢救和包扎操作,并使用灭火器扑灭模拟火灾。

据了解,武汉市已有5个应急避难场所,完成了139个应急疏散场所配套建设。这些应急避难(疏散)场所主要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

“以首个按照国家三类标准建设的地震避难场所洪山广场为例,该避难所面积达2万平方米,可以容纳1万人共同生活半个月时间。”市民防办相关负责人称,避难场所均配置有饮水处、暗坑式厕所、移动式电源、帐篷及通信设备等,能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该负责人表示,广义来看公园、绿地、广场均为应急疏散场所,可供市民在危急情况下安度一夜。自2012年起,市民防办已开展入户宣传,告知市民身边的疏散场所有哪些,同时以每年20个的进度,分批对应急疏散场所进行挂牌,遭遇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将按规定启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