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港日均百人扎堆垂钓 抛撒饵料湖边杀鱼
2018-05-07 11:43: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图为:昨日,东湖港友谊大道段钓友扎堆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林永俊 通讯员赵越林梓 摄影记者宋枕涛) 武汉东湖港,一度是“臭水港”。去年4月,经大力整顿,它变成了一条集亲水、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渠。

然而,楚天都市报记者连日探访发现,一渠清水的东湖港引来不少垂钓者,日均至少150人。钓友们纷纷在渠中撒饵“打窝”,有的钓友甚至现场宰杀鱼获,对水质造成污染。

东湖港建设方呼吁,城市景观水系易破坏难治理。东湖港的生态体系尚不完善,目前仍在恢复之中。雨季来临,岸坡湿滑,水边垂钓既有安全隐患,更影响水质,请市民不要临水活动,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加强执法予以保护。

钓友扎堆东湖港

不久之前,东湖港还是一条远近闻名的“臭水港”。2016年9月,东湖港综合整治启动,北起落步咀闸,南至东湖,全长4.7公里,主要实施清淤疏浚、截污治理、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等,目前已基本完工。

5月4日、5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沿渠探访。在蓝天路段,只见水渠两边树绿草青,景色宜人,不少市民散步休闲。钓友们撑起遮阳伞,三五成群端坐垂钓。

记者注意到,东湖港沿岸立着不少醒目的警示牌,上面写着“水深危险”“禁止垂钓、捕鱼、游泳”等字样。

中国水电五局东湖港项目负责人介绍,去年4月东湖港恢复通水后,便陆续有钓友前来垂钓。今年以来,垂钓者越来越多。他们曾多次驾驶快艇沿线统计,发现平时垂钓者日均至少150人,周末和节日更多。

水体已富营养化

记者采访时,看到工人正在沿渠打捞浮萍。

东湖港建设方武汉市海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渠中修建了利于水生物繁衍的生态化挡墙,投放了白鲢、花鲢、草鱼等控藻控草型鱼类,栽种了芦苇、美人蕉、水葱等10余种观赏水生植物,目的都是为了改善、优化水质。

但是,大量垂钓者的出现,正对东湖港生态造成破坏。日均150名垂钓者,按每人0.5公斤饵料计算,每天就是75公斤,每月2.25吨。这些饵料的主要成分是蚯蚓、玉米面、麦麸、酒糟等,不仅会增加耗氧量,分解时还会产生氨气、氮气、甲烷等气体,影响水质。有的钓友甚至现场宰杀鱼获,把内脏丢进水中,更会破坏水体。

水中磷、氮的含量,是判断水体是否富营养化的重要依据。负责监控东湖港水质的中南地勘院工作人员介绍,监测数据显示,去年7至11月,东湖港水体还比较健康。其中,磷含量稳定在0.2毫克/升左右,最低0.066毫克/升;氮含量稳定在8.5毫克/升,最低2.09毫克/升。今年尤其是开春以来,磷、氮含量都明显提升。“浮萍增多,说明东湖港水体已经富营养化。”该工作人员说。

  景观水系待呵护

东湖港面临的情况,在武汉并非孤例。记者了解到,2013年,后襄河湖、北湖、菱角湖等城市景观水系发生大面积蓝藻,主要诱因是垂钓者使用的饵料氮、磷含量高。

洪山区和平街相关负责人、东湖港街道河长说,对于东湖港垂钓泛滥的问题,上月底,他们组织街道、城管、环卫、志愿者等,清理渠中垃圾,对垂钓者进行了劝导。

武汉市海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段时间来,他们发放“禁止垂钓”的告市民书3000余份,并开展驾舟巡逻、广播劝阻等,但收效甚微。他说,东湖港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体系,目前仍在恢复之中。城市景观水系易破坏难治理,需要广大市民呵护。雨季来临,岸坡湿滑,水边垂钓既有安全隐患,更影响水质,请市民不要临水活动。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加强执法,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