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中有哪些武汉元素
2018-05-07 08: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7日讯(驻京记者柯立)“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5月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长江日报记者6日在展览现场看到:“八七”会议、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二七大罢工,以及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并牺牲的向警予、原武汉大学校长李达、李汉俊等早期中共党员的相关内容,均在展览中有展示。参加策展的有关学者认为:武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建立地方组织的七个地区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主阵地。

  现场展出的“二七大罢工”史料

由中宣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文联共同主办的本次主题展览,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展览分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新创作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3个部分,展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手稿、笔记本及亲笔签名的书籍原版等珍贵文献100余件,原版图书900余种,图片150余幅,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70余幅,雕塑作品6尊等,全景式展示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展览将持续到8月5日。

  展览中一批新创作的体现马克思生平的油画吸引观众驻足欣赏

  展柜专题介绍中共“八七”会议

  展出了1927年汉口“八七会议”的史料

展览分设多个专题,其中专题第二篇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头条位置用立体字刻着:“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下面同时印着恩格斯语录:“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在下方的展柜上,专题介绍了中共“八七”会议,并陈列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原件。旁边专门有文字介绍: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议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历史性转变。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发言,指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武汉的党组织以成立时间早、人员多排在前面

  展览中介绍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展览中专门介绍了除京沪外,全国各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其中武汉的党组织以成立时间早、人员多排在最前面。展览显示: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于1920年夏,主要成员有刘伯垂、董必武、张国恩、陈潭秋、郑凯卿、包惠僧、赵子健等。

在中共一大代表的照片墙上,12名中共一大代表中有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另一名受陈独秀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包惠僧也来自武汉小组,上海小组的李达和李汉俊其革命生涯也与武汉紧密相关。现场展出了李达1919-1920年在日本留学期间翻译的《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等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进行了介绍。展览中还展出了毛泽东1920-1921年与蔡和森的通信,向警予给侄儿的信件……

  展出了向警予给侄儿的亲笔信

展览现场专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重点展出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震惊全国的“二•七”大罢工相关史料。展览中还介绍了中共一大代表、湖北潜江人李汉俊的相关著作和译著,1922年他回武汉组织学生、工人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他被反动军阀杀害,年仅37岁。

史料印证“武汉是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子渝说,“武汉是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的观点,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中得到史料印证。

田子渝说,武汉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是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主阵地。产生了《阶级争斗》《劳农政府与中国》《共产主义与知识阶级》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著述。在大革命时期,武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中共中央迁到武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齐聚武汉,他们不仅是党内主要领导人,更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力军。在武汉,他们撰写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述,发表了大量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于大革命的文章,如《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董必武)、《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瞿秋白)、《民主主义与封建势力》(恽代英)等。当时我党在武汉重印了很多重要马克思主义经典,如《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共产主义ABC》等,并出版了大量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初步相结合的文本《社会主义讨论集》《中国革命问题论文集》等。当时武汉地区的革命报刊均程度不一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大革命时期武汉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指明了实践方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