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4月26日讯 (长江日报记者宋磊 汪甦 通讯员刘大华 王晓枫 朱睿) “待遇不低于当年同类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标准,落实‘五险一金’。”最近,东湖高新区发布“红色物业”选聘大学生报名信息,在网络平台接受报名,公开招聘15名大学生。
去年以来,为推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武汉及各区集中选聘大学生进入公益性物业企业工作,并组织市场化物业企业招聘优秀大学生。
2017年8月7日,355名大学毕业生作为我市首批集中招聘的“红色物业”大学生,奔赴工作岗位。之后,相关工作持续推进。截至去年底,各区自主选聘420名党员大学生进入公益性物业企业工作,组织市场化物业企业招聘优秀大学生3500余名。
为促进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留下来、干起来,我市各区结合自身情况创新施策,保障大学生成长、提供成长服务,各区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双导师”培养模式等,让大学生迅速增强服务群众的业务能力;同时注重强化政策保障,并优先安排入住人才公寓;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录时予以优先考虑。
江岸区众治公司“红色物业”大学生张殿华是毕业于武汉大学的硕士生,女友韩文艳毕业于西南大学,去年,他俩相约扎根社区工作至今,并已在汉安家落户。张殿华说,“红色物业”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是我市重点工作,意义重大。武汉惜才爱才,关注“红色物业”大学生的成长、保障待遇,令他俩坚定留汉决心。
“从事‘红色物业’,学会了解决群众各类问题的本领。”工作于汉阳区二桥街的操伟说,汉阳区推进“红色物业”大学生成长导师制,街道、社区干部、党建专家带领他们做调研,传授处理群众纠纷和投诉问题的技巧,令他们大长本事。
在这里学会了做群众工作
“居民的笑脸和称赞越来越多”
“居民的笑脸和称赞越来越多,我越感觉这份工作有意义,值得干下去。”23日上午,洪山区公益性物业公司洪投物业的“红色物业”大学生孙锴说。
28岁的东北小伙孙锴,是中南民族大学硕士毕业生,工作8个多月,亲眼看到一个个小区因为“红色物业”而变化巨大,服务群众的点点滴滴,被他视作人生的宝贵财富。
去年的一个傍晚,星光苑社区70多岁的“空巢老人”苏传娣来到物业办公室,一脸愁容。原来,她想请人把家里一堆被拆解的柜子柜板重新组装,但无人接活。孙锴二话没说,叫上同事去了老人家。两个毫无家具装配经验的大男孩硬着头皮,拿起工具摆弄起来。柜板拆了装,装了拆,折腾到晚上10点,才将柜子安装好,两人汗湿衣衫。苏传娣老人心里乐开了花,第二天写了感谢信送到物业公司。
与群众朝夕相处的工作,让孙锴对“红色物业”感悟更深了:“就是要发挥年轻党员的作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成为党的工作队。”
前不久,孙锴参与小区电动车整治,劝阻居民图方便、在楼栋门口充电,一度收效甚微。他反复思考,寻找对策,最后与团队拿出解决方案:设置封闭电动车棚,安装收费较低的充电桩,并印发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事故的海报,一一入户宣传,举措收效明显。“工作让我学会怎样做群众工作:空说不如实干,换位思考,用心用情,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武汉有优厚的创业就业政策,周到的人才服务和举措,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有前途、有保障。”孙锴说,他有很多同学在别的城市搞社区工作,他打算将武汉打造“红色物业”、培育大学生物业骨干队伍的信息传递出去,鼓励他们回来,一起接管更多老旧小区。“这是一片能让我们施展才华的热土,我想在这里、在‘红色物业’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与八旬老人“结亲”急群众之所急
女硕士刘莹感叹工作有温度有魅力
“我们楼道里的感应灯坏了。”“好的,马上安排。”23日清早,接到居民反映的问题后,汉阳区路桥小区“红色物业”大学生刘莹迅速记录,反馈给公司。刘莹说,这是“八点晨步法”,每天早晨巡视,解决信息不通畅的问题。
刘莹是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的硕士生,工作于汉阳区公益性物业公司正阳物业,任路桥小区项目部副经理,入职8个月,她越干越爱。“锻炼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磨练耐性和抗压能力,这份工作非常有魅力。”
汉阳区试点“结对认亲”服务,刘莹与路桥小区84岁的任梦恒老人“结亲”。任梦恒老伴去世不久,独居,患有高血压,曾经在夜间发病危及生命。刘莹平时注意加强跟踪了解,定期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洗衣买菜,任梦恒感动地说:“我又多了一个女儿,贴心得很啊!”刘莹说,“结亲”后,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急群众之所急,还能锻炼应急应变能力和处乱不惊的心态。
刘莹说,汉阳区推行成长双导师制,在工作中遇到难题,随时可得到导师指导,令她受益匪浅。
前不久,路桥社区整修小区路面,需居民配合挪车。一位居民不愿意,还与施工人员产生冲突。情急之下,刘莹急忙叫来了她的成长导师、瓜堤社区副主任潘显春。潘显春与居民耐心交流,得知其担心无处停车后,妥善安排了停车位,危机化解。事后,刘莹感悟:“做群众工作不能一味说教,要深入沟通,找到诉求点,真正解决他们的烦恼。”
“下周我就要结婚了,就要在武汉安家啦!”刘莹高兴地说,在武汉,她感受到浓浓的留才诚意,今年3月,在汉阳区委组织部的督办下,她办理落户只用了3天;在武汉,她享受事业成就的欣慰,如今在社区,居民把她当亲人,亲切称她“刘帮主”。“在这座有温度的城市,我会继续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下水管道堵塞 大家拿桶舀污水
大学生让老旧小区一年变模样
“小吕,谢谢你啊,上次帮我把废纸搬下楼卖了。”“黄奶奶,不客气啊,这是我们‘红色物业’应该做的呀。”23日上午,硚口井南社区项目部保洁负责人、“红色物业”大学生吕京凤,照例在居民楼道巡察,七十多岁的黄奶奶热情和她打着招呼。
“我大学在三峡大学学护理,之前在卫校工作,想不到吧?”27岁的吕京凤扑闪着灵动的大眼睛,微笑着告诉记者,投身“红色物业”还不到一年,但已坚定决心扎根这一行。
走进井南社区,记者看到,停车位整齐划一,新刷黑的柏油路干净平整,花坛里的绿植郁郁葱葱,崭新的“红色文化走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牌,让这儿充满了“红”的色彩和温度。“‘红色物业’进驻前的井南社区可不是这样,楼道里堆积杂物,楼顶上有不少违建,道路不平整。当时小区大部分居民等着拆迁,对我们这群大学生不抱什么希望,把我们当成来‘混日子’的。”吕京凤摇摇头回忆过往。
去年,“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如火如荼展开,吕京凤和另外5名大学生通过选聘,进入硚安物业公司,在老旧小区井南社区成立了高素质的“红色物业”服务团队。为改变井南小区当时的状况,吕京凤和她的小伙伴下了一番苦功,发扬“钉钉子”精神,卯足一口气,深入基层:宣传能手徐文静开办了小区微信公众号“红色井南”,小区的信息,居民能第一时间查看;客服能手芦溪入户拜访,全小区992户居民,她每家每户走访了两遍;安保能手关键热心快肠,居民胡建秋老人家突然停电,他排查一两个小时,找到铝芯线出了问题,免费帮老人修理……
点滴小细节,慢慢打动了社区居民,一家家一户户由衷对这群“红色物业”大学生点赞。一楼居民姜红伟赞不绝口:“施工改造把我家门前的下水管道堵塞了,污水漫到了膝盖,这群年轻人不怕脏不怕累,拿着桶接力舀污水,还帮着联系市政排水疏捞队。”
“做好基层工作,深入贴近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天都能在群众中收获幸福感。”吕京凤说,武汉创新性地提出打造“红色物业”,他们不仅是物业服务人员,也是党的基层工作队,是党的政策宣传员、困难群众的服务员、邻里纠纷的调解员,她在这里看到了工作的方向。“我下个月就正式落户武汉了,今年年底准备和男朋友结婚,我会扎根武汉,扎根‘红色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