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驾时服感冒药追尾前车 吃这些药别开车
2018-04-25 11:43: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马遥遥)如今正是出游好时节。然而,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近期收治多起车祸伤患者,其中一些是药驾惹的祸,多数司机竟不知道药驾的危害。专家提醒,五一”小长假,若需自驾游,务必警惕药驾,药驾危险堪比酒驾。

前日,36岁的陈先生(化名)带家人自驾游,返程前一天不慎感冒,返程当天吃了感冒药后开车出发,一路上昏昏欲睡,出高速时操作失误追尾了前车。随后,受伤的陈先生和家人被120急救车送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幸运的是,经检查陈先生和家人都伤得不是很重。急诊科主任艾芬告诉记者,近期接诊的许多车祸伤患者都和陈先生情况一样,因服用药后开车没有精神,从而引发车祸。虽然喝酒不开车众所周知,然而药驾的危害且少有司机知晓。

武汉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邓艾平介绍,所谓“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由于这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很容易酿成祸患。依据国内数据,药驾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整个交通事故的10%左右。

她提醒,杜绝药驾,在于生病服药期间不驾车。如果生病了必须服药驾车,应注意:首先看病时主动表明“我是司机”或“我要开车”,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驾驶者服药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商品标签,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了解注意事项;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需遵医嘱减量服用,或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再开车上路。

  吃了这些药,最好别开车

一、服后含抗组胺类成分药物可引起嗜睡、困倦

抗组胺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抗组胺药有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等,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和抗胆碱作用,可引起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副作用,服用后禁止驾车;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啶等虽无明显嗜睡作用,但驾驶员仍需慎用。

二、服用降压药初期易出现眩晕

降压药如普萘洛尔(心得安)会引起乏力、嗜睡、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晕厥症状;硝苯地平引起的头痛、眩晕、心悸和低血压反应,都会影响到驾驶安全。

建议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比索洛尔、厄贝沙坦等长效降压药物。但在服用降压药物的初期,机体处于适应调节阶段,较易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应慎重驾车。在使用哌唑嗪、特拉唑嗪初期,尤其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

三、停用镇静催眠药短时间内仍有嗜睡

传统的镇静催眠药物有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小剂量即可产生困倦、嗜睡和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中等剂量甚至会导致进入熟睡状态,凡是开车之前绝对禁止服用此类药物。

新一代的镇静催眠药如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虽不良反应较轻,但在服药期间仍需避免驾车;扎来普隆半衰期短,无蓄积,故可慎重选用。

四、服用抗感冒药可引起嗜睡、困倦

为减轻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抗感冒复方制剂中往往添加有抗过敏药,如新康泰克、感冒通等,都含有扑尔敏成分,通常服药4-6小时内,应禁止驾驶车辆。除了上面列举的药物,解热镇痛药也会影响驾驶。

五、服用镇咳药易引起头晕、眼花

镇咳药如喷托维林(咳必清)、苯丙哌林(咳快好)、美沙芬等,会引起头痛、头晕与乏力、嗜睡等反应,服用此类药物后容易引起头晕、眼花、全身麻木症状,并持续4~6小时等,服药期间不得驾车及操作精密仪器。

六、服用抗精神病、抗抑郁症药可引起头晕、乏力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盐酸多塞平片、阿普唑仑片、丙戊酸钠缓释片和卡马西平等药物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兴奋中枢,服用这些药大多会有明显嗜睡、眩晕、头昏,乏力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和判断力,所以服用该药期间不得驾车或操作危险的机器。

七、降糖药:如降糖药用药过量或用药后未及时进餐,引起低血糖症而出现饥饿、心慌、手抖、头晕、出汗、烦躁、焦虑、全身无力等症状,程度严重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不集中等。

八、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可能引起视力不清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