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武汉,我们要留下来"大学生为"青春汉马"代言
2018-04-15 23:52: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选手点赞。史强 摄

长江网4月15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傅雪婴史强 高崇成 姚传龙 费权 见习记者刘帅 实习生费然 通讯员黄璜 秦唐晓龙 通讯员鲍芳) 因为汉马,他们成为这座城市最动感的风景。黄马甲是武汉大学的,蓝马甲是武汉城市学院、湖北大学的,黑马甲是武汉理工学院的……4月15日这一天,他们用自己的声音为汉马喝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武汉点赞,他们用大学生的热情豪气,告诉世界,这里是青春武汉,活力武汉。他们说:“我们爱武汉,我们要留下来!”

南非大学生选手跑完就晒图

“家乡亲朋好友都在下面点赞说Nice”

武汉大学大二学生查尔斯来自南非,这是他首次参加武汉半程马拉松的比赛。他为参加汉马准备了6个月,之前刚刚参加了在东湖绿道举行的“大学生马拉松”热身。“上次跑了东湖绿道,就对武汉最美赛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又跑了长江大桥、黄鹤楼,我又在Facebook上晒图了,家乡亲朋好友都在下面点赞说Nice!”

在半马终点湖北省图书馆休息处,虽然累到虚脱,查尔斯仍愉快地对记者说:“我在赛道上奔跑,赛道两旁热情的武汉人高呼‘加油加油’,身边一起奔跑的中国朋友也在坚持,这都给了我很大鼓励,让我一定跑完半程。”

“武汉非常漂亮,东湖、长江大桥、黄鹤楼……都很漂亮,我很喜欢这里!热干面和鸭脖子我也喜欢,跑完了要去大吃一顿。”查尔斯说,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跑友们相聚汉马,相信汉马会越办越好,让更多世界跑步爱好者来武汉实现梦想!

选手展示。史强 摄

武大大四学生将留汉深造

“这次经历是最珍贵的本科毕业礼物”

“今天来当汉马志愿者,是我送给自己最珍贵的一份毕业礼物。”在武汉大学北二门赛道旁,即将本科毕业的大四学生丁大双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龙身”,满头大汗,口中还不停喊“加油加油”。

在武汉大学北二门汇集着武汉大学舞龙队的三条长龙,为每一位经过的选手带来最有劲的精气神。“能为那些努力奔跑的选手送上最大的支持,我非常心满意足。能为汉马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是最好的毕业礼物。”丁大双说,“我已经保研,获得了在武大继续深造的机会。我和武汉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武汉不仅是一座大学城,也是一座适合旅游、适宜居住的城市,我相信那些不肯放慢脚步的选手们是因为不愿辜负武汉人的热情和武汉的美景,我希望毕业之后能留在武汉发展,为武汉的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届汉马志愿者“元老”

“我在网上看到专业选手都为汉马点赞”

“凌晨2点起床,3点出门,4点到达赛段。”4月15日下午,汉马赛事结束后,志愿者杨凡说起自己当天早上的行程表,脸上看不到一丝疲倦,反而有着依然兴奋的神采。

杨凡是武昌工学院的大三学生,从首届汉马开始,已经连续三次自愿担当志愿者。当天,他和学校90名同学一起,睡了半场觉就赶到了放鹰台赛段。这一次,他担任的职责,是第一时间发现选手的紧急情况,开展救助。“汉马是武汉的一件大事,能够保证所有跑者的安全,就是我们的职责。”

经历了三届汉马,杨凡从“知乎”上,看到了国内的专业选手们对“汉马”的高度肯定,这令他倍感自豪,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武汉塑造更加美好热情的城市印象。“选手从起点跑到放鹰台这里时,已经跑了20多公里,在这个距离遇到抽筋是比较常见的。”杨凡介绍,在当天的赛事过程中,他碰到五六位选手出现了抽筋情况,他立即上前,用喷雾剂帮助选手放松肌肉,“看到他们重新跑回赛道,心里很欣慰!”

外籍选手因病缺席比赛仍现场加油

“武汉真是一座热情开放的城市”

“加油,加油!”来自摩尔多瓦共和国的优瑞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为赛道上挥汗的选手们加油助威,巧的是,前几周他刚参加了“大学生马拉松”,他还获得了首批“东湖旅游体验官”的聘书。

比赛当天,尽管他身体抱恙虚弱,声音有点嘶哑,不方便喊大声,但还是为每位跑过的选手竖起大拇指。

“今天我的角色不再是选手,而是观众。我被啦啦队的精神风貌圈粉,很幸运成为呐喊助威的志愿者团队一份子。武汉马拉松是我参加最特别的一次,我看到很多像我一样的外籍选手参与其中,武汉真是一座热情开放的城市!”优瑞还不时用手机拍下现场观众呐喊助威的场面,以及不远处东湖中龙舟队加油的画面,不愿错过任何一个有趣的镜头。

选手为大学生志愿者点赞

他们是汉马最美的服务者

“喔喔喔!”当汉马选手们精疲力尽地跑过终点时,都会迎来一阵激动人心的欢呼声。身穿蓝色马甲的赛后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列队为选手喝彩,“一对一”贴身服务带领选手到补给站、领物资、按摩恢复等。

这群贴身服务的赛后引导员是来自武汉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我们学校来了120人当志愿者,是从学校1000多名报名者中选出来的。”在欢乐谷终点站,湖北大学志愿者领队刘璇告诉记者,学生志愿者早上6点半就来到欢乐谷终点,为了保证最后一名选手也能获得最好的服务,学生们要一直坚守到下午3点半才能离开。中午就吃组委会送来的盒饭,但因为选手们集中达到终点的时间都在中午左右,许多学生都顾不上吃午饭。

大学生们对于能参与汉马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非常自豪,对工作也相当负责任。当记者邀请志愿者们接受采访、合影时,许多人都拒绝,说:“我们要做好服务,不能离开半步。”

来自北京的32岁选手董蔚然第一次参加汉马,完赛成绩是2小时56分。他一边走出终点完赛通道,一边挥手向欢呼的人群示意。他激动地说:“我刚慢慢走过终点通道时,脑子还有点蒙,突然一阵欢呼声迎来,武汉人真热情!今天享受了明星待遇啊!”

军运会志愿者助力汉马

“参与武汉盛会 是骄傲也是享受”

2018汉马再次受到各地跑友交口称赞,在这背后,站着许多为此默默付出的人。其中,在全程终点武汉欢乐谷引导跑友登上摆渡车,并且把跑友送到地铁站的32名军运会志愿者,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承担了今年汉马“42+1”的重要一环,确保了汉马“最后一公里”行程的圆满。

军运会吉祥物“兵兵”吸粉无数

在汉马现场服务的32名军运会志愿者各有分工,来自武汉军械士官学校的邵会森与在英国读完研究生后回到武汉创业的蔡泽文,化身军运会吉祥物“兵兵”宣传军运会。而早已成为网红的“兵兵”,这次在汉马赛场亮相后,同样受到了全球跑友和现场工作人员的青睐。

出现在现场的卡通人物“兵兵”,穿戴上厚厚的靴子、棉衣和沉重的头盔,不一会儿就被捂得全身湿透,每人轮流扮演一小时“兵兵”的邵会森和蔡泽文却乐在其中。邵会森说:“志愿者分工不同,虽然很热,我们还是很开心,很有乐趣。”蔡泽文也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能为家乡举办大型赛事活动出点力,感觉很棒。”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所有完成比赛的参赛者看到站在摆渡车入口欢迎他们上车的“兵兵”时都眼前一亮,争相上前与“兵兵”握手、合影。一位26岁的山东选手更是兴奋地冲上前抱着“兵兵”,与“兵兵”头顶头照了张照片,他说:“我知道明年武汉要举办世界军运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办军运会。这个吉祥物真是太可爱了。”

身在现场却只能通过朋友圈看汉马

来自武汉商学院体育学院大三的军运会骨干志愿者任珏婉,15日5时30分搭乘地铁前往欢乐谷集结,准备参加汉马志愿服务。一进地铁,任珏婉就发现车厢内贴满了汉马宣传海报,于是用手机拍下发了个“朋友圈”。

7时30分,在全程终点服务汉马的所有军运会志愿者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先后进行了队列训练、呼喊口号、才艺展示等提升士气、活跃氛围的准备工作。短暂的放松时刻,任珏婉发现“朋友圈”已经被汉马刷了屏,一位父亲推着轮椅上的女儿一起奔跑的画面,让她深受感动,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为跑友服务的工作。

之后,忙着服务汉马同时宣传军运会的任珏婉和伙伴们,再无暇通过“朋友圈”看汉马。而且,摆渡车上车点距离汉马赛道比较远,军运会志愿者们也完全看不到比赛场面。武汉纺织大学的研究生王政说:“汉马是一场盛大的PARTY,虽然看不到比赛,但能参与志愿服务我感觉是一种享受。”

汉马跑友也想当军运会志愿者

10时之后,汉马全程参赛者陆续完成42.195公里的比赛,他们的最后一公里行程,就是从欢乐谷乘坐摆渡车到附近的仁和路地铁站乘车。这段行程看似无关大局,实际上却关乎所有参赛者对汉马的整体印象和口碑。因此,军运会志愿者们承担的这项任务很重。

在汉马参赛者坐满一辆大巴车后,来自武汉军械士官学校的军运会志愿者李暄和张冉亮,先后跟随前两辆大巴车把参赛者送到地铁站。一路上,他们还向车上的各地参赛者们介绍武汉正在筹办世界军人运动会。张冉亮说:“很多跑友听说我们是军运会志愿者时,还向我们打听怎么才能参加军运会志愿服务工作。”

天公作美,这次汉马进行得相当顺利,不少参赛者跑完全程后都不太累,仍然情绪高涨,这让送站的军运会志愿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周红杰深受感染,当他听到几名上海参赛者点赞汉马的赛后恢复和拉伸服务时,也为自己能够作为汉马志愿者参加武汉大型赛事活动感到骄傲。

大学生三姐弟乘游船追汉马

东湖水上航线为汉马加油

一个赛段加油不过瘾?那就3个吧!15日,近300名游客登上东湖游船汉马加油专线,在东湖绿道沿线风光中跟随选手,呐喊助威,途经凌波门、东湖绿道湖中道、听涛道三大赛段,收获了满满的“运动与美”。

明安栋是华中师范大学的研一学生,他和表姐、表弟都提前预约了东湖水上加油专线。当日上午8:10,三人在码头集合,一起乘坐加油专线从沙湖启航。8:45,在清凉的湖风中,船队到达并停留在凌波门赛段水域。开道摩托车队一出现,立即引发了船上游客们的欢呼,当第一方阵的国际选手出现,大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喊加油。

近距离观看选手们争先恐后的赛跑场面,感受到他们扑面而来的运动活力,明安栋说:“在原本休闲娱乐的东湖,我们感受到了体育精神——这种感觉很美妙!看到选手们奋力奔跑,我深受鼓舞。”

随后,专线船队抵达了湖中道。游客们在船上看到湖光水色之间的东湖绿道,犹如曲谱,跑过的选手们像音符跳动,让大气沉稳的东湖多了一分动感之美。市民徐斌从事销售工作,经常出差外地,东湖作为她心中最美丽的地方,她经常推荐给外地客人,“亲眼见证东湖和汉马的结合,我的自豪感更强烈了!”

15日,东湖水上啦啦队的另一部分——东湖帆船基地的船队倾巢出动,沿着东湖绿道楚风园—磨山线来回巡游。22艘帆船扬起白帆,在万顷碧波上串出一条“珍珠项链”。“我们向选手喊加油,他们也对我们喊加油,相互鼓励!”市民刘琛带着11岁的儿子参与其中,她觉得汉马选手的坚持是对儿子最生动的毅力教育。

“汉马为城市注入了活力,让市民们拥有了在家门口参与国际赛事的运动平台。”东湖帆船基地运营方大海阳光俱乐部总教练沈圣表示,“未来,帆船国际赛事也将像汉马一样,向世界展现武汉的年轻活力和无限潜力!”

汉马展现城市魅力 留汉发展有信心

李欣然 武汉学院大二学生

这是李欣然第一次为汉马做志愿服务工作,她直言为武汉这座城市感到骄傲。

在这次汉马中,李欣然的工作是为参赛人员在起点寄存衣物,然后将衣物送往终点。

15日凌晨2时40分,李欣然就从学校集合,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之所以参与汉马,对李欣然而言,一来想看武汉的美丽市容,二来想作为一名从浙江温州来求学的新武汉人,为这座伟大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很辛苦,但是能接受志愿服务培训,看到城市精细管理,提升自己能力,增长社会经验,李欣然非常开心。

“汉马开拓了我的眼界,也展现了城市魅力,武汉越来越迷人,越来越国际化,我自己未来的发展也会认真考虑武汉。”李欣然说武汉是一座适合大学生发展的城市。

观众和选手送给她一句句“辛苦了”

徐雪勤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三学生

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很快就要面向社会,从而选择以后工作生活的城市。

徐雪勤直言,之前一直都没有想好归宿,而此次汉马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让她重新认识了生活和学习三年的城市,她表示,毕业后要留下来为武汉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此次汉马,徐雪勤负责全马终点环保工作,负责该区域的卫生。她和同学们6点就来到工作地点,一开始认为这么大的活动,终点处肯定是人山人海,还在担心工作量会很大,没想到会那么有秩序,大家的素质很高,随地乱丢的情况很少,“让我可以稍微轻松一点,有时间一睹运动员们的风采”。

而同时,徐雪勤说让她最感动的还有观众和选手们的那一句句“辛苦了”,“这个很暖心,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感动之余,此次的志愿者活动,徐雪勤认为通过这种大型的活动提升自己能力,增长社会经验,也了解武汉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一定很好。

参加志愿者服务就是为了留在武汉

施泽瑜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生

此次汉马,施泽瑜在全马终点取衣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因身体原因及报名难度大,她没有报名汉马。想着不能跑汉马,但是为了服务城市,施泽瑜还是报名了汉马大学生志愿者。

施泽瑜说,武汉的发展举世瞩目: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经济;百万大学生留汉,为大学生提供舞台;长江新城建设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地方……武汉的每一步发展都给她和同学们动力,参加志愿者服务是回馈武汉、感恩武汉,是了解武汉,目的是为了留在武汉有更好的发展。

现在,武汉的进步在一场赛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加深了包括施泽瑜在内许许多多大学生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他们愿意为武汉献出自己力量,让武汉更美,也希望武汉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每天不一样,大学生们和武汉共同成长发展。

弘桥中学用啦啦操表演为汉马助威

展现“来到汉阳就是知音”的热情

“汉马加油,武汉加油!”15日上午,当汉马选手经过江汉一桥至长江大桥赛段时,沿途的汉阳特色加油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些加油团的努力不仅鼓舞了选手的士气,也展示了武汉的城市形象,选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15日上午,当参赛选手的身影出现在桥上时,迎接他们的是震天的欢呼、加油声,以及各种特色表演。

来自汉阳弘桥中学的30位青春逼人的啦啦队员们不停歇为选手送上一段段动感十足、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啦啦操表演,她们动感的节奏、健美的舞姿,引得不少选手拍照、观赏,很多选手与啦啦队员们一一击掌,以示鼓励。许多选手虽然不能停下脚步,但纷纷竖起大拇指,给队员们大大地点赞。

指导老师秦静雅、张晶告诉记者,该校啦啦队成立于2009年,在2015年世界啦啦操公开锦标赛上,该校作为中国代表队中唯一的高中学校代表,一举夺得高中组花球啦啦操亚军及街舞啦啦操亚军。这次是该校啦啦队第二次助威汉马,这次的表演主题为“青春由我秀”,大家虽然很辛苦,但都非常高兴。

除了啦啦操表演外,沿途的3个“企业加油站”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你跑起来的样子真是帅极了”“超越极限,做自己的英雄”“坚持一下,跑完就可以发朋友圈了”,来自苏泊尔公司的12位青年员工身着统一服装,手持彩旗和宣传牌给选手打气,诙谐轻松的口号让选手们会心一笑。

队长王磊告诉记者,组成公司“加油站”的队员们其实都是这次报名参赛但未中签的选手,大家组织起来,在场外为同事加油,“下次一定要在一起比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