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 三子女从不理解到想效仿
2018-04-11 21: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魏翠英和老伴朱东斌一起拿着捐献志愿者联系卡 记者叶子兰 摄

长江网4月11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叶子兰 通讯员卢婳)11日上午,在武汉市三医院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及皮肤接收站,82岁的魏翠英老人递交了她和84岁的老伴朱东斌的遗体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她长舒一口气:“总算是办好了,省得回家老伴又催我,圆了我们老两口一个梦!”

当日,市红十字会审核通过了二老的申请信息,并发给他们两张捐献志愿者联系卡。完成捐献后,他们的遗体将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家属还将收到武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的纪念证书。

魏翠英在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下办理完手续 记者叶子兰 摄

魏翠英和老伴朱东斌都是原武汉市第六棉纺织厂退休员工,两人都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1991年,魏翠英退休后返聘到当时的积玉桥街凤凰村第一居民委员会先后担任副主任、副书记。2000年成立凤凰山社区委员会后,她一边照顾腿脚不好的老伴,一边义务担任社区业余党支部书记长达6年。2014年,他们迁居到白沙洲,但组织关系仍在凤凰山社区,老两口坚持回社区过党组织生活。

十多年前,朱东斌从同事处听说了遗体捐献的事,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魏翠英担心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不同意,先没有告诉孩子们。老两口开始从各种媒体了解捐献信息和渠道,越来越坚定了捐献的决心:“活着不凑数,死了也不占地,不想给国家和子女们增加负担。”

2013年,老人第一次把捐献遗体的想法告诉了孩子们,儿子朱凡当即反对:“是不是觉得我们没有照顾好呀,这想法太超前了,现在身体还这么好,提这做什么。” 二女儿朱红因为捐献的事情和父母发生了争执,原本经常回家帮忙干家务的她,有约半年的时间没怎么回家,年夜饭都没回家吃。只有小女儿朱芳没有那么反对,后来母亲找她帮忙做哥哥姐姐的思想工作,“想着在父母活着时孝顺比去世后孝顺更好,也不想父母因此不开心怄气,去年底大家都同意了父母捐献的意愿。”朱芳说,看父母捐献了遗体,自己和丈夫也动了心思,正在商量捐献事宜。

征得家人同意后,老两口开始办理相关事宜。朱东斌脚部做过三次大手术,行动不便。今年春节前,武汉下大雪路面湿滑,魏翠英一个人坐公交车来回两个多小时去了市红十字会咨询,领回了申请表。

“我和老伴都是老党员了,人离世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方式,就像灯灭了一样。遗体捐献我们看得很透彻,不要带着封建的老思想看待。”老两口常跟子女说,百年之后要是想念父母,就到石门峰下武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看看,“这也是我们为社会公益事业尽的最后一点绵薄之力。”

链接:

  去年武汉一千余人登记捐献遗体

  捐献者多半是60岁以上老人

去年,武汉市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登记1000余人,实现遗体器官捐献300多例。昨据武汉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遗体器官捐献者中,一半以上都是60岁以上老人,而且夫妻同捐的占三成左右。

从2000年至今,武汉市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登记人数达12000人,在全国排名前列。实现志愿捐献遗体器官人数突破两千人,通过近400人的器官捐献,挽救1500余生命垂危患者。近年来,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捐献遗体的人数逐年增长,捐献遗体主要给医疗机构用于治病救人或用于医学教学和研究。

目前武汉市共有21个遗体器官捐献登记站,并且在15个社区内设了登记点。市红十字会考虑到老人们出行不便,今年正在建设捐献的信息平台。今后老年人可以足不出户,在社工、家人的帮助下就可在网上登记、提交信息,市红十字会审核完毕后邮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证书。该系统预计今年下半年投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