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4月8日讯(评论员高翔)孩子偷玩手机怎么办?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孩子偷用父母的账户打赏网络主播怎么办?
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不必再为这些问题烦恼。
据报道,浙江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开发了一款算法软件,可以有效地识别“熊孩子”。
这款名为iCare的软件,通过用户与手机互动的特征,测量手指按压表面积、按压力度及滑动轨迹,能准确地判断出正在使用手机的是成人还是孩子,并自动阻止“熊孩子”访问购物软件、社交软件及少儿不宜的网站,限制“熊孩子”的游戏时长。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移动端已深刻地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时,强行要把孩子和网络和手机隔绝开来,显然是不智也是极难达成的。
然而,孩子往往就意味着自制力差,意味着判断力缺失。于是,当“熊孩子”碰上了手机,灾难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近年来,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关于“网络”、关于“游戏”、关于“手机”的极端个例中,“孩子”成为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
每次此类极端个例出现,舆论呼吁寻求解决之道时,我们往往就会听到“监管困难”“算法中立”之类的托词。说穿了,这些平台表达的意思就一个:我没办法知道现在用手机的是老是小,我总不能把用户往外推吧。不过,我们都明白,在这些托词的背后,他们想说的其实是,一旦监管严格了,一旦用技术手段把平台廓清了,流量就会降低,用户就会流失。
就像前几天,“快手”CEO宿华就“低龄妈妈事件”道歉时所说的,“算法的缺陷,其实是人的价值观的缺陷”!
针对算法的问题,我们必须看到,就算算法本身是中立的,但也要看这算法是在谁的手中,要看这算法被人拿来怎么用,这就如同武器本身没有善良邪恶之分,关键还在于手拿武器的人。
现在,中美合作开发的这款软件,就向我们准确地阐明了,“中立”的算法完全可以有向好的一面。识别、限制“熊孩子”,在孩子和网络之间架设一道防火墙,这应该是算法最有社会价值的一种应用方式。
在约束“熊孩子”,解除少儿网瘾、游戏沉迷的问题上,这款iCare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更具积极意味的是,它清晰地告诉我们:哪来什么“算法中立”,抱持中立观念者,不过是因为算法的操控者自己心偏了。
也许,当你的孩子下次偷拿你的手机,打开“王者荣耀”时就会得到提示:“你的游戏时间余额已不足,要不去踢踢球吧,我来帮你约小伙伴?”那时候,你还会为孩子与手机的问题困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