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三种癌症仍坚持志愿服务 六旬抗癌乐斗士鼓舞病友
2018-04-03 15:37: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王汉春和病友在社区重阳节活动上表演节目

长江网4月3日讯(长江日报见习记者曹欣怡 记者刘元聪 通讯员朱素芳)今日,武汉市普爱医院住院部2楼的一间病房,又有两位武汉市抗癌协会的义工来探望66岁的患者王汉春。见到老友,王汉春坚持拿下氧气面罩,面带微笑地询问志愿服务的排班情况。见父亲说话吃力,一旁的女儿帮他将面罩戴上,很快又被他扯掉。“自2月病情复发以来,医生给他下了3次病危通知书。但他就是这样,永不服输。他现在还在关心其他病友抗癌的情况,真是个斗士!”

王汉春是江汉区民权街打铜社区的老党员,身患鼻咽癌、口腔癌、肺癌长达11年。面对病痛,他仍旧热心快肠。2012年底,有着5年癌龄的他,在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抗癌工作室——王汉春抗癌工作室,引导周边重症病人互帮互助,共同战胜病魔,还带病坚持做义工。2017年12月,他家被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评选为“全国抗癌明星家庭”。

  “抗癌工作室”带领病友“自助抗癌”

2012年成立至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热,王汉春工作室从未间断过志愿行动。如今,王汉春和他的工作室还利用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学习之余号召癌症患者互相加油鼓劲,探讨先进的治疗手段和健康的养生方式。

社区赵大爷几年前不幸得了胃癌,做了胃部部分切除手术。疾病让他变得消极闭塞,不愿出门,主题党日也不参加了。王汉春连日上门做工作,说什么也要把赵大爷拉到户外参加活动。“生病就像电脑中毒,积极配合治疗,就是按个删除键,把坏东西删除,还和新的一样!”王汉春的乐观感染了赵大爷,也终于让他重新回归社交生活。

工作室里,大伙时常聚会,互帮互助氛围浓厚。胡师傅需要一台制氧机,其他成员立马送来闲置的;单亲妈妈金女士身患鼻咽癌,今年春节前,在王汉春的号召下病友们凑钱为她女儿买衣服。为了鼓励病友,工作室请来专业医师举办养生讲座,区街多个部门结对帮扶,遇上年节都会送来慰问。

6年里,王汉春抗癌工作室已由最初的六七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人,成员也从党员癌症患者扩展为群众重症患者。

  开通“心灵热线”“话疗”服务全国病友

王汉春有个笔记本,清晰记录着每一次的工作安排、活动安排、人员安排。6年下来,笔记本换了好多本,活动留下的台账、纪念品、奖状放了满满两抽屉。

去年12月28日,由武汉癌症康复会主办的“放歌新时代”音乐歌会在江汉区文化馆举行,5位罹患癌症、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将抗癌经历编成小品《阳光服务》。作为编剧、导演和演员,王汉春不顾整日咳嗽和气喘,耗时1个月写完剧本,坚持参与小品排练。

5位老人,都是武汉市癌症协会的义工。王汉春与他们“轮班”在武汉市普爱医院做志愿服务。3年来,每周五清晨,王汉春总会乘车近40分钟,到普爱医院做义工,为来自全国的癌症患者义务“话疗”,一待就是一整天。这个冬天路面下雪结冰,他不顾家人劝阻,用围巾帽子把自己包裹严实,仍然坚持“上班”。3年来,他的义工时长达近千小时。

王汉春在做义工时总不忘将电话和微信分享给患者,方便随时沟通。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不少病友把他的电话当作了“心灵热线”,但凡有病痛或想不开就找他倾诉,有的已与他交往多年。

2014年,王春汉结识了一位外地肺癌患者,他明明还有治疗希望,却总说“治也是死,不治也是死”,自暴自弃,不愿接受治疗。“我跟他变成朋友后每天安抚他,并用我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鼓励他,告诉他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癌症,这不,他现在也一样活得好好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