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流失率不断攀升 武汉制造业招聘成本高企
2018-04-03 13:01:00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3月26日晚,从武汉富士康离职6天的小许,下决心从微信入职群退出,一起进厂的140余名同事,20多天已走了50%。频繁的加班让20岁的小许感到“不自由”,他转行做了一名房地产公司的销售。

小许他们只是招工、离职滚滚洪流的一小部分。武汉人社部门统计,制造企业普遍受到不断攀升的工人流失率的困扰,招聘成本日益高企。“现在年轻人都不进工厂了!”3月13日,坐在腾飞人才市场的招聘展位前,武汉一家中型电子配件公司招聘主管罗丽珍感叹。工作10余年的她,对招工之变很熟悉:以前招人,一名招聘主管去一个地方就行,工人排着队;现在七八名主管跑七八个地方,市外省外哪都去。辛辛苦苦招来的人,干一两周就走。流失率最让她揪心,每月超20%。

逢订单旺季,客户上门催货,生产线缺人,企业只好用各种方式“救火”:劳务派遣、外包、小时工……很多企业奖励内部荐工——老员工每介绍一名新员工,干满3个月奖1000元至1500元。罗丽珍算了一笔账:每招一名普工的成本,约1500元;而有的岗位一年要招近10次,只能留住一两个人。

中小企业如此,大企业亦不能幸免。“招一名普工比工程师的成本还高。”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招聘经理吴卫卫说。2013年,联想每招一名普工的成本是50元,去年底升至500元,4年涨了9倍。去年9月,联想订单量增大,急缺一线普工,星夜奔赴河南、深圳“高价抢人”,开出月薪4000元至6000元,比武汉高20%至30%。记者了解到,若订单旺季人手跟不上,有的企业招一名普工甚至要花5000元成本,和一名满负荷加班普工的月收入持平。

工人流失率增大已引起人社部门重视。市人力资源市场测算,一年内,制造企业一个岗位至少招3次才能保证正常运转。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李永洪直言:“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从2015年经济回暖开始出现,愈演愈烈,不仅武汉,全国都存在。”调查显示,招聘成本占人工成本的正常比例应为5%,而武汉制造业已升至15%。李永洪说:“越流失、就越加班,越加班、越流失,恶性循环下去,企业都把钱拿去招人了,哪有钱来提高员工待遇?”

谁让制造业留人变难

大量招人,再大量的流失……武汉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沈显芳认为,制造业高喊的招工难,实则演变为留人难,高流失率和招聘成本高企值得重视。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多方走访,探寻原因和对策。

  离职者

  工厂太枯燥,加班受不了

3月14日,19岁的小陈和3个年龄相仿的应城老乡,拎着行李,从一家知名制造企业离职。距他们入职,只有一个星期。说起原因,大家七嘴八舌:流水线作业太枯燥、线长禁止聊天、强迫加班、休息太少、工作环境太压抑……一身蓝色牛仔服、运动鞋擦得雪白的小陈还说了一个理由:寝室太脏,味道太大。“出来工作,为的就是不跟家里伸手要钱。”小陈说,一个月三四千元的收入,其实也算满意,但就是不能接受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有天晚上,小陈下了夜班,和小伙伴们相约去打桌球,去了才发现,只有他们一桌人。“厂里什么娱乐设施都有,可工人太累了,根本没精力玩。”

3月20日,小向离开工作了4个月的大型工厂。她认为工厂的管理并不人性化,“订单多的时候拼命加班,有时连晚饭都没时间吃,管理人员有些粗暴总是骂人……”几天后,小向成了一名房地产公司的销售。

武汉市人力资源市场主任李永洪调查发现,从制造业辞职的务工人员,并没有离开武汉,很多都进入了服务业。“有的人宁愿去小餐馆打工,也不愿回工厂,其实餐馆收入不如工厂挣得多,但他们感到自由。”

  招聘主管

  企业和务工者都有责任

武汉一家中型电子配件公司招聘主管罗丽珍认为,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务工者没有生存压力,不愿吃苦,要求太多,说走就走。“可能班组长说了一句重话,他们就不上班了。我听到最奇葩的辞职理由是,工厂里找不到女朋友。”不过,罗丽珍说,企业也要负一定责任,如果对员工多一些人性化关怀,完善管理细节,留住的人会多一些。

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招聘经理吴卫卫认为,一方面,新生代务工者崇尚自由,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在第三产业需求量增多的基础上,他们更青睐外卖骑手等较自由的职业,愿意进工厂的人变少了;另一方面,互联网大背景下求职成本下降,也让他们更轻易选择离职。

在一家知名制造企业工作了30年的人事主管张先生认为,员工的劳动所得与付出始终不成正比,是留人难的根本原因。“现在招人越来越难,花的钱越来越多,为什么不能把钱用在提高员工待遇上?”

  专家

  留人不“走心”,工人怎会忠诚

武汉大学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教授王增文认为,留人难、招工成本攀升的现象,全国制造业普遍存在,在发达国家也出现过。“这意味着,制造业通过人口红利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人口负债现象开始显现。短期内,武汉的制造业仍会面临人工成本的提升与工人不稳定的双重压力。”

王增文说,尽管制造业工资在上涨,但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来看,是否符合员工远期激励?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了多元化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服务呢?“如果这种人性化的留人机制能落到实处,更多的工人将会具备工匠精神。如果企业没有放眼长远,又如何要求员工忠诚?”

对于部分产业工人流向第三产业的现象,王增文认为,一方面折射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符合产业结构升级逻辑;另一方面,也凸显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脱实向虚”的动向。

  人社部门

  先从提高基础工资做起

武汉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沈显芳注意到,有的制造企业一年几乎把员工整个换了一遍。“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实质是留人的竞争,谁留得住人,谁就能拥有一支稳定且熟练的技术工人,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沈显芳认为,新生代务工者的特质,倒逼企业转变思维方式,改善管理模式,包括提升薪酬福利待遇、丰富文化生活等。

武汉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邹强认为,虽然留人需多方面努力,但企业改善待遇是根本动力。如何提高待遇,邹强举例说:“很多工人一个月能拿四五千元,都是靠加班守出来的,他们的基本工资只有1700元到1900元,而且多数企业两班倒,非常辛苦。”邹强说,如果企业能提高基础工资,让员工少加班,特别是改善两班倒的工作机制,相信能降低流失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