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过顺风车发生事故保险拒赔?各地标准不一
2018-04-02 16:29: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徐蔚 摄影记者刘中灿)近日,关于顺风车出事故被拒赔引起热议。杭州临安的叶先生发生交通事故,找保险理赔的时候被拒绝了,说他注册了顺风车。但车子出事的时候,是没有在带客的。叶先生的遭遇引发网友的激烈讨论,武汉的顺风车主们纷纷致电本报,咨询保险理赔的问题。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合乘拼车兴起后,顺风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就在上周二,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成都、武汉两地率先上线,继滴滴之后,美团、嘀嗒、高德等巨头争相入局顺风车出行市场,然而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类似的保险赔付纠纷也不时在全国各地出现。谁来为顺风车事故埋单?顺风车保险理赔困局如何破?一直是车主和乘客关注的焦点。

记者了解到,按照“家庭自用车”性质投保的车辆,一旦参与运营,发生事故后造成的经济和人员损失,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进行赔偿,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认定标准。

车主担忧:注册过顺风车会遭拒赔?

家住沙湖路的占小姐,每天早上七点都要开车去光谷金融港上班,来回的油费开销不少,于是她在一家网约车平台上注册了顺风车车主,在上班途中顺道带别人一脚,分摊油费。

“说得高大上一点,顺风车减少了车辆出行,低碳环保,缓解了高峰期打车难的困境。说得实在一点,顺风车乘客少花钱,车主能挣油费,而且上班路上有人聊聊天,结识了新朋友,何乐而不为呢?”占小姐说道。

而仍在跑顺风车的周先生更加焦虑,“我就上下班带两趟人,有时不太顺路也会绕一脚。”周先生告诉记者,“顺风车明明是一个公益行为,国家也鼓励的,我们跟专业跑快车、专车的司机不一样,怎么出事时就成营运车了?”

周先生告诉记者,看到网上的消息,身边一起跑顺风车的车主都不敢带人了。“如果注册过顺风车就成了‘黑历史’,得不偿失啊。”

  参考先例:是否赔付判决不一

记者了解到,对于顺风车发生事故后的保险纠纷案例,法院判决结果并不一致,有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的案例,也有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无需赔偿的案例。

前者案例有,2017年3月5日,成都市民钟先生在跑完一天快车后,回家途中接了单顺风车,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责任认定其负全责,钟先生找到保险公司索赔却遭到拒绝。对此,法院予以了支持。因为事发时,钟先生正是处于从上一单快车业务的目的地返回至家的途中,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网约车业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后者案例有,去年7月19日,李先生在一次顺风车业务中,不慎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认为他在事发时从事运营行为,依据保险条款应免赔。就在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于法无据,应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赔偿损失。

  争议性质:营运还是互助

其实,不难发现,保险公司和车主主要就车辆使用性质产生了分歧。

记者了解到,交通部曾出台了《关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车辆准入和退出有关工作流程的通知》,其中明确,网约车车辆投保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等相关保险时,适用于营运客车类保险费率。

在保险公司投保的时候只有家庭自用车和营运用车两种,你要么就是投家庭自用,要么就投运营用。然而顺风车的位置就相当的尴尬。交通部的网约车新政对于顺风车没有规定为营运车辆,顺风就只是收取燃料费和道路通行费,乃是与乘客分担出行成本、节省费用罢了,并非是以营利性质为目的,所以并不属于营运车辆。

但记者采访多家保险公司,得到一致的答案:车辆投保时,使用性质为家庭用车,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运营状态,擅自改变车辆用途,导致车辆危险程度加剧,且未通知保险公司;根据相关保险条款,保险公司予以拒赔。记者在多家公司的保单合同中看到,车辆使用性质一栏注明为家庭自用车或非营运,在重要提示一栏中,公司注明“被保险机动车因改装、加装、改变使用性质等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等情况,应书面通知保险人并办理变更手续”。也就是说,根据以上保单的合同规定,保险公司有理由对网约车的车损进行拒赔。

“注册过顺风车,但出事故时没有带人,这种情况保险公司是会赔付的。”一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对此保证。

争议风险:顺风车和家用车哪个更危险

此外,顺风车是否比自用增加了风险?这也是保险公司是否会进行赔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述保险公司人士表示,虽然车主的主张都是顺路,但是顺风车行驶过程中,顺风乘客与司机的路线不可能完全重合,是否改变路线需要依据顺风乘客的要求而定,属于不确定状态,不可能完全不改变原有自用的行驶路线;此外,一般家庭自用性质的车辆都是搭乘家庭人员或者朋友,顺风车搭乘人员为陌生人,难免增加使用风险。“私家车和运营车的费率是不同的,在未告知保险公司的情况下,增加了车辆的使用危险,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

而车主周先生不同意此观点,“顺风车搭载的都是顺路的乘客,顺风车的行驶路线和行驶里程没有变化,无论有没有找到搭顺风车的乘客,都没有增加行驶风险。”

对此,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良涛认为,如果顺风车长期顺带乘客,与纯粹自用相比,车辆危险程度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反观,即便私家车不与拼车乘客合乘出行,其也有可能搭载亲朋好友或不熟识人士出行,所以,顺风车是否比家庭自用增加风险,很难作出认定。

破解难题:平台须再建保险体系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顺风车以及网约车如何投保,在现实操作层面,各地做法不一。虽然网约车在我国已确立了合法地位,符合条件的私家车可以转化为网约车,但现有的车险产品并不适合网约车,保险公司与交通委等部门的所界定营运车辆的方式并不一样。业内人士建议,网约车平台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专门针对网约车的险种,在车辆自身保险之外再建立一定的保障体系。顺风车也是如此,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拼车、顺风车平台也在做类似的尝试。

比如嘀嗒拼车为加入平台的顺风车都提供了公众责任险,由平台统一购买,由中意财险承保,拼车过程中的车主和乘客均能得到保险保障,同城拼车每车最高赔偿30万元,每人最高赔偿10万元。

另一顺风车出行平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车主一旦遭遇交通事故,在参与方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出于社会责任,平台会对合乘行程中事故相关的车主、乘客和第三人提供先行垫付,保障速度优于传统保险公司的赔付速度;此外,还会提供住院探视和一定的人道主义帮扶。

上述保险人士认为,司机与平台之间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乘客支付的费用中,平台与司机之间会有一个比例的分成,双方是运行利益分配的共同体,应当共同承担责任。他建议:“保险行业应当区别用于短途营运的私家车与普通营运机动车辆,细化评估此类私家车的风险,制定出合适的险种,方便有需求的用户购买。”

吴良涛表示,“顺风车”在国外早已司空见惯,在德国、新加坡,赶上交通高峰期,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会被罚款。美国也有类似规定,车中有两三个人就可在专用车道行驶。而中国在这块法律是空白,需要政府、平台、保险公司等多方努力,保护顺丰车车主的权益,从而才能真正让“好意同乘”这样的环保之举继续推行下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