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新洲旧街花朝节热闹举行 10万游人来汉闹花朝
2018-03-31 21:15: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新洲旧街花朝节热闹举行 通讯员邱新明 摄

长江网3月31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程书雄 熊莉 王林军)今日正值农历二月十五,相传是百花生日,民间俗称花朝节。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新洲旧街花朝节热闹举行。当日,这场鄂东最大的民间赶集大会吸引鄂、豫、皖、湘、赣中部五省20余县市的10余万游人、商贾前来“闹”花朝,上演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三庙河上前来赶集的游人 记者刘斌 摄

旧街地处鄂豫皖等省交界,处于“河头山尾、堡埠共生”处,山区和平原交会,自古是远近群众赶庙会、购农具、做买卖的好地方,尽占天时地利。当日上午,2000多家商户在旧街三庙河两岸、花朝大道和四吴公路沿线摆摊设点、现场交易,前来赶集的人流摩肩接踵,绵延了10多公里。

  

  花朝节上,农家用具售卖成为传统 通讯员吴毅 摄

来自麻城天子河镇北门村的戴昌松在三庙河岸摆摊售卖用来蒸饭的木甑子。“这些甑子都是用刺杉木做的,非常耐用。”戴昌松现场向记者热情推介自己做的手工产品。身为木匠的他说,自己一天下来能做6个木甑子,每个售价从75元到上百元不等。这已是他第四年来新洲旧街参加花朝节了,带来的200多个木甑子卖出去了一半多。不远处,陈继林、徐学枝夫妇的摊位上摆满了筲箕、簸箕、筛子、斗笠、小竹篓等篾制品,还有砧板、小凳等木制品,吸引不少老百姓驻足购买。“我们拖了两大车篾制品和木制品过来售卖,有一万多件呢。”来自麻城中驿镇上夹洲村的夫妇俩说,这些篾制品都家里的老父亲手工做的,做一个簸箕要花上一天工。

  

  农民手工制作的篾制品现场交易 记者刘斌 摄

三庙河对岸,来自山东临沂的赵志才支起摊棚,忙着给前来赶集的群众售卖桃子、葡萄、樱桃、板栗、柿子等水果苗木。他说,这已是自己第五次来新洲参加花朝节了,为满足市场需要,他特意从山东和孝感的苗圃基地运了上万株苗木到活动现场,沿路参加潘塘、徐古、旧街、李集等各大会场的花朝节赶集活动。

  

  市民在饶有兴趣地选购砧板 记者刘斌 摄

花朝节赶集会现场,农资、农具、木器、耕牛、药材、花卉苗木、土特产、农副产品、日用百货、手工艺品、小吃等各类商品现场交易,汽车、农机也摆开卖场,人才招聘会现场招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受热捧,新洲城区楼盘现场推销。当地庆福寺举行祈福花会。旧街街九家绿茶种植企业,集中展示旧街茶品和茶文化,让游人免费品茶。舞台上上演汉服秀、腹语秀、杂耍、湖北道情、新龙船调,以及楚剧、京剧、黄梅戏,引得现场观看的人密密麻麻。

  

  观看民俗表演的群众挤得满满当当 记者刘斌 摄

坚持“政府引导、民间主体、市场运作”原则,新洲区旧街街道办事处介绍,今年继续实行节俭办节,政府不牵头主办,花朝节实行民办,彰显民间民俗活动本色。当地政府着重提供服务,维护节会秩序、卫生和现场安全。

  

  五颜六色的摊棚成花朝节独特景观 记者刘斌 摄

新洲旧街花朝节始于南宋乾道淳熙年间,至今已传承了800多年。每年节期为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几日,一年举行一次,即使是日寇占领新洲时期也未中断。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洲旧街花朝节由最初的庙会逐步发展成民间物资交易、民俗文艺表演、鄂东文化交流的盛大集会,成为华中一大民俗奇观。

  

  旧街三庙河滚水坝上,逛花朝节的游人从坝上走过 通讯员吴毅 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