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近2万亩 武汉这些荒山荒地变生态经济林
2018-03-31 08:41: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3月30日讯 (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王晶 朱波 林敏 通讯员程书雄 徐定平 刘龙腾)昔日荒草丛生的荒山、荒地,经过人工栽植、补植进行复绿和生态修复,如今变身成片的生态林、经济林。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武汉新城区落实全省精准灭荒工程三年行动,完成人工造林近2万亩。

29日,新洲区徐古街大屋冲村竹林河湾,海拔300多米的象棋山上,高1.5米的湿地松长势良好,给荒山增添了绿色。

今年初,精准灭荒工程在新洲开始全面施工,建设规模共7837亩,覆盖徐古、李集、道观河等7个街镇处。全区发动造林企业、村级合作组织、个体大户、村集体等43个造林主体广泛参与,297个作业小班完成造林7492亩,栽植10多个树种、共170万株树苗。“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效益。”新洲区林业局副局长施建国说,该区精准灭荒造林根据不同区域、土壤和当地条件,分类施策,精准推进,建设生态林,发展油茶、绿茶、早熟桃等特色经济林。全区1300多亩特色经济林共栽植苗木13万余株,未来成林后,每年可为当地百姓创造近500万元的收益。

与此同时,在黄陂区王家河、木兰山林场等13个街道、林场,精准灭荒工程正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精准灭荒造林栽植1.1万亩,计划在4月底前完成1.33万亩的精准灭荒总任务。蔡甸区在侏儒街、索河街、嵩阳林场实施精准灭荒工程,主要栽植侧柏、枫香、油茶等树种,完成510亩荒山的造林任务。

在江夏区金口、郑店、安山、法泗等4个街道,该区在实施精准灭荒工程中,将造林地块全部流转给企业或个体大户,由街道或村牵头组织企业或个体大户造林,林地经营权与灭荒效益紧密结合,实行“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让全区宜林荒山应绿尽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截至目前,全区完成了190亩荒山的造林计划任务,已转入抚育管理阶段。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