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在汉冶萍公司成立110周年之际隆重开馆。记者李子云 摄
长江网3月2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张延 通讯员刘晶晶 黄璜)今年是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成立110周年。27日,在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汉阳钢厂)的旧址上,“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开馆,即日起市民可免费参观。
全钢结构建筑寓意武汉城市精神
“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主体建筑由世界著名设计师李布斯金担纲设计,在原“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基础上,由万科公司和武钢集团联合扩建。
博物馆位于汉阳主干道琴台大道和江城大道交会处,北滨汉水,东望梅子山、月湖,南靠京汉铁路。场馆地上地下共7层,为全钢结构,总共用钢3500余吨。其外观造型借鉴中国古象形文字和古建筑“飞檐翘角”元素,似一艘即将远航的巨轮,寓意武汉勇立潮头的城市品格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主体结构为悬空式博物馆,将地面留给游人休息、举办活动。顶层空中花园供游人眺望观光,室内分为剧场式展厅、书吧和茶吧。
在展馆内可通过落地玻璃看到国家工业遗址——汉阳钢厂的园区。据介绍,汉阳区将在汉阳钢厂工业遗址上打造“一馆两园”即“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电子商务总部园。致力将遗址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教育研究基地、旅游景点、传承中欧百年文化交流的平台。
现代设计展示张之洞在汉足迹
博物馆主展览区以崛起之路为主题,以张之洞在湖北武汉的主要建树和成就为主线,展示张之洞督鄂18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修铁路等主要业绩。
在馆内三层,博物馆设置了一场虚拟的张之洞主题研讨会。视频里,章开沅、冯天瑜等6位历史、文史学家就张之洞与武汉展开九个问题的相关讨论,回答读者诸如为何要建张之洞博物馆、张之洞改革有何影响等问题。博物馆通过老照片,记录了张之洞在汉时在晴川阁、汉阳铁厂、汉口水塔等地留下的足迹,通过纪录片展示了张之洞的在汉生涯。馆内不仅展示了张之洞的劝学、改革文章,还设置了图书馆专门展示张之洞曾涉猎的中西学书籍。
博物馆深入梳理了张之洞所代表的清末现代化工业发展与武汉城市改革变迁,真实地反映汉阳铁厂的历史风貌,展现武汉的城市发展史。
万科集团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出席开馆仪式时表示,希望能把博物馆打造成武汉地标建筑,还原近现代开放重镇武汉的发展历史。
博物馆两大镇馆之宝:见证武汉近代工业起步
在博物馆内,除藏有汉阳造枪支弹药、钱币银元、张之洞手迹等珍品外,还有两大镇馆之宝——汉阳铁厂的界碑和汉阳铁厂投产纪念碑。今日,博物馆馆长顾必阶介绍了两件珍贵文物的发现过程和重要意义。
在张之洞创办的众多实业当中,最著名的就是汉阳铁厂。它与大冶铁矿、江西萍乡煤矿一起组成了汉冶萍公司,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
目前,武汉市内已发现了多块汉阳铁厂界碑,但珍藏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内的汉阳铁厂界碑却尤为珍贵。顾必阶介绍,珍贵在于它是汉阳铁厂建成之初最早的界碑之一,已有120年历史。这块界碑上仅有“铁厂界”三字,当时在中国、在武汉都没有其它铁厂,在大冶铁厂等建起后,汉阳铁厂的界碑便多了两字,变成“汉阳铁厂界”。仅有“铁厂界”三字的界碑,目前只发现了两块。顾必阶回忆,这块界碑在2004年由当时居住在晴川饭店附近的一位居民无意发现,界碑当时被用作了民房的垫脚石。
汉阳铁厂的史料中,有一张照片流传甚广:1911年,14位在汉阳铁厂工作的卢森堡籍工程师在铁厂公事房前合影,合影的正中间摆放着一块正方形纪念碑。顾必阶和同事苦寻多年,这块投产纪念碑却一直不知所踪。2012年,汉阳铁厂旧址上的国棉一厂拆迁,顾必阶便嘱咐施工队在拆迁过程中多加留心,没想到在此找到了经过战火洗礼、还剩半块的投产纪念碑。这块纪念碑上有清晰的“卢森堡”英文,写明由该国的工程师为汉阳铁厂提供技术指导,并刻有铁厂投产的年份:1894,中间分别是探矿的尖头锤和轧钢修理的平头锤,象征着钢铁联合企业;橄榄枝标志着人类工业的成果以及中欧合作的友谊。
这块纪念碑为铸铁材质,边长约68厘米。虽然下半部缺失损毁,但碑上半部的图案与文字清晰,与照片中的纪念碑对照,别无二致。 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汉阳铁厂投产纪念碑,它见证和记录了中国近代第一家、也是亚洲第一家钢铁企业的诞生。
张之洞后人:将继承发扬家学传统
今日,张之洞后裔代表出席了博物馆的开馆仪式。他们感慨,博物馆全面地梳理和介绍了张之洞的一生,特别是在武汉的时光,借此机会也见到其它家人,了解了家族历史,参观博物馆好似回家。
91岁的张厚粲女士是张之洞嫡孙,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我出生前,爷爷就去世了。以前是通过家人和历史资料了解他,到这里来让我对他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张厚粲女士说,通过各种纪念张之洞的活动,找到了不少张家血脉的旁系亲属,也丰富了家族的历史。
33岁的张之洞重孙张家粤目前定居西安,开办教育科技公司,其分公司已经开到了武汉。他回忆,自己10岁时才通过父亲知道家族渊源,之后在全国各地游览和海外游学期间,他不停搜集、了解关于张之洞的资料,“不仅是了解家族史,也是了解国家的近代史。”留学之后,张家粤坚定了发扬家学传统、继承祖父办学衣钵的志向——开办教育公司。张家粤说,今后也会带自己的孩子到这里参观,把家族的精神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