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别鸣 通讯员 邢君成 姚昭)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红色文化的富集地、三国文化和首义文化的重要发生地。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湖北文化如何张扬荆风楚韵,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仲春时节,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踏着春的步伐,迎风起舞,文化惠民,热情开展具有浓郁荆楚风韵、湖北风情的文化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形成品牌特色。
漫山遍野荆楚韵
3月21日晚,在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县,黄梅县黄梅戏剧院演出大型传统黄梅戏《五女拜寿》,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从2月20日起,整整1个月剧院连续惠民演出30场,场场一票难求。
3月22日,省文化部门为基层专业艺术院团配发42辆流动文化车,改善送戏下乡条件。3月23日,各个文艺院团迅速开通刚刚领取的流动文化车深入基层演出。随州花鼓戏剧院赶赴洛阳镇胡家河演出,兴山县昭君艺术团选派“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古夫镇展演,老河口市豫剧团走进当地小学演出,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工地,楚腔汉调唱响长江汉水、唱乐百姓心头。
3月以来,坐落在黄鹤楼下的湖北剧院,“2018年新春戏曲京汉楚黄惠民演出季”,连续演出11场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优秀剧目,最低票价20元,惠民乐民。3月9日至5月中旬,位于汉口的武汉剧院,第五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邀请9个剧团20个剧目组织34场演出,其中包括汉剧《状元媒》、楚剧《乡里乡亲》、黄梅戏《天仙配》等湖北剧种,尽展我省戏曲重镇风采。“国学少年”“戏曲进校园”“戏曲进地铁”“百姓大戏台”“汤湖分会场”等系列活动,让戏曲深入市民生活,感受戏曲魅力。省京剧院、省戏曲艺术剧院等国家重点戏曲院团,朱世慧、杨俊等文华大奖获得者带头登台,组织优秀剧节目分别深入崇阳、恩施等地送戏下乡,扎根人民,示范引领为民演戏、唱戏。
近年来,着眼广大百姓爱看戏、看好戏的需求,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相继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湖北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意见》《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系列政策举措,
承办了第二届中国歌剧节、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等系列国家艺术盛会,举办了湖北艺术节、湖北地方戏艺术节等全省性艺术活动,实施了舞台艺术精品、音乐、舞蹈和美术创作“四大工程”,推出了现代京剧《在路上》等一批优秀剧节目,丰富了优秀文艺产品供给。
同时,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系列主题性展演,连续开展全省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演出季活动,全面开展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每年组织完成戏曲进校园演出、讲座和辅导等11000余场,传统戏曲已逐渐在学生心中生根萌芽,戏曲传承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文化场所幸福多
“听说图书室又多了好多新书,我得去借来瞧瞧!”3月21日下午,村民曹茂植忙完手中的农活就直奔文化礼堂。自从大冶市大箕铺镇顶枥垴村成立农民读书会以来,文化礼堂就成了村民的图书室,喜欢读书的风气也在村里渐渐兴起。
去年10月,在村民理事会倡导下,大箕铺镇顶枥垴村石桥林湾以文化礼堂为阅读基地,自发成立了一个引导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学文化、学本领”的本土农民读书会。“有了读书会,湾里喝酒打牌的少了,学习文化的多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树洲说。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乡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内涵日渐提升和改善。
春节,文化礼堂是“村晚”的舞台;节假日,这里又成了文艺汇演的场所。过去传承宗族文化的祠堂,变成了农民群众的文化殿堂。
2月14日,腊月二十九晚上,大冶市陈贵镇天台山村下庄屋湾的文化礼堂门前,早早地围满了来看“村晚”的村民。台上快板演得投入,台下看得热闹,精彩的表演引来阵阵喝彩声。歌舞、戏曲、话剧、小品、杂技、走秀等20多个节目,全部由村民自筹自编自导自演。在大冶地区,像这样的农家“春晚”逐渐流行起来。“生活小康了,精神也要小康,说起村里文化礼堂的文化活动,村民们是一个比一个热情。”该市罗桥街办文体站站长李国富说。
在当阳市淯溪镇,综合文化站集电影放映厅、舞蹈书画等培训教室为一体,下设民俗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映山红”农民艺术团。每年培训声乐、舞蹈、书画等各类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1000多人次,基本保障了全镇23个村、2个社区的农民群众文化权益。
在枣阳市九集镇,综合文化站积极组织民间文艺团队经常性开展活动,加强对各村文艺骨干的培训指导,目前全镇共发展民间文艺团队88支、广场舞队伍120支,参加活动群众15000多人。去年11月,来自全镇13个村的广场舞队伍参加了在方家庙村组织的“学习贯彻十九大 文化惠民创佳绩”专题广场舞汇演。
在嘉鱼县,县图书馆做好服务借阅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送书下乡”工程,为全县8个乡镇图书馆分馆各送去科技图书1000册;发掘现有最新图书信息资源,与消防、武警、科局图书室共建共享;联系城区学生集体阅览,联系城区中小学生来馆集体阅读,阅读达5000多人次。
文化遗产活起来
3月22日下午,红安县花河镇下起沥沥春雨,邓桥村的红安大布省级非遗传承人黄珍蓝趁着农闲,熟练地拿出纺线,经过做综、闯杼、掏综、吊机、织布、了机等一系列操作程序,一款质朴、柔软的红安大布在她的巧手下流淌出来。当天,“沙沙”的织布声在村子各个角落响起,在家的妇女都架起织机,织起布来。
红安县积极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探索实施高校+基地+合作社+保护单位的模式,创新红安大布制作风格,在各户分散制作的基础上,交给合作社或者传承人深加工,再进入实体店或网上销售,从业织女足不出户便可年增收约5000元,其中优秀织女年收入可达数万元,走出了红安大布活态传承的路径。
3月23日,省博物馆“礼乐学堂”社交活动走进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讲解“羊楼洞”《古道茶情》故事,带领学生穿越到300年前,了解羊楼洞这片不足0.7平方公里的土地“因茶成市”,汇集了当时来自俄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各国商贾,成为人口逾4万的“中国大茶市”,其青砖茶远销中亚及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和意义,同时配合临展《万里茶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赞叹家乡的灿烂茶文化。
同样,在黄冈博物馆,正积极与当地学校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打造特色文化教育活动品牌。先后成功举办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让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青少年“快乐考古行”、“七彩陶艺”等体验互动活动,有效拓展了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职能。其中“快乐考古行”“七彩陶艺”两个项目已连续成功开展三年,2017年入选优秀社教案例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我省着眼推动荆楚大地富饶瑰丽的文化遗产活起来,精心组织博物馆开放、文博展览,坚持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长江非遗大展和湘赣鄂皖四省非遗联展,有效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