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3月20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张超保 金杨科)“啊啊啊啊~咦咦咦……”在中南民大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老少同台的京剧训练,由大学生和教授们组成的民大京剧团成员面对墙壁,或一人对着镜子练声,或三五成群练习剧目,而京剧团团长吴限峰则是一名95后大学生。
95后又是如何爱上京剧的呢?“小时候常被奶奶抱着去戏园听地方戏,在我心里不经意间种下了一颗戏曲的种子”,谈及与戏曲的缘分,吴限峰动情地说。进入大学后,发现学校有一个普及京剧文化、培养戏曲爱好的社团,他马上就报名了。据悉,吴限峰是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国际专业大二的学生。
“京剧是会上瘾的,一天不唱就浑身难受。”话语间,吴限峰对于京剧的热爱自然的流露出来。现在他的生活,除了学习就是唱戏,平常走在路上也会习惯性地哼几声。
唱念坐打舞,手眼身步法。京剧团的成员,会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挤出时间训练四功五法。每周二、四、六有晚训,周六早训时,还会邀请专门的老师进行身段和唱法的指导。上学期的训练内容主要是分行当吊嗓子、学唱法、连身段,这学期则会分流派进行。
民大京剧团成立于2014年,是校园里最年轻的艺术社团之一,代表作有《廉锦枫》《空城计》《彩楼配》》《凤还巢》和《贵妃醉酒》,曾获得第十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三等奖和第十一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二等奖。京剧团的二十余位成员中,有从小学习戏曲的,也有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一的韦如菲在加入京剧团之前就很少接触戏曲,文弱秀气的她扮的角儿却是老生。“刚开始,唱的根本不是戏,像唱歌一样,还很难听。”韦如菲告诉记者,“唱戏真的很难,但是京剧有一种魔力,让人越听越喜欢,还会忍不住的跟着哼几句。”
排练厅里,两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程从荣老师快80岁了,吕道渊老师已经85岁高龄,“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练习),已经五六年了,就是帮他们拉拉琴,激发他们对京剧的兴趣。”两位老师牺牲休息时间,甘当学生们的绿叶。“希望他们把国粹传承下去”,两位老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