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教授在台湾采访
长江网3月18日讯(武汉晚报记者 毛茵)3月17日,武汉图书馆学术报告厅迎来一批耄耋老人,“湖北联中”的后代们和一批年轻人来到这里,聆听王立教授的讲座,共同回顾战火纷飞的岁月。
抗战期间,中国的西南有一所“西南联大”闻名遐迩,青史永垂。而鄂西的武陵山区,有一所“湖北联中”虽留名青史,却鲜为人知。江汉大学人文学院王立教授从退休那一天开始,便执着地追溯,不懈地寻访湖北联中的后代。她说,“这是一段不应忘记的中国抗战史和中国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回望联中,展望未来,是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很小的时候,王立的外祖母常常对她说起抗战期间的湖北恩施、湖北联中。她的亲友中许多人是湖北联中的学子,他们常常说起在罗溪坝、冉大河、屯堡、李家河、三里坝等地往事,王立从小便对恩施和联中充满了好奇。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两岸交流的增多,海峡两岸的联中学子聚首之时,说不完的那些年,道不尽的那些事,叙不了的那些情,深深地牵动着王立的心:联中有他们的青春、热血和激情,有他们的泪水、苦难和艰辛,也有他们的笑声、欢乐和希望。
湖北联中已经远去几十年了,但是王立却越来越想走进当年的湖北联中,并渴望了解抗战烽火中前辈们弦歌不辍的深山黉府。退休后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这位语言学教授于是开始了早就要做的湖北联中研究,一方面满足好奇心,一方面让世人了解中国抗战史上艰苦卓绝的教育篇章。
史学研究需要严谨认真,王立研究联中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文献法,就是查阅资料,政府档案、报刊文献,这些是历史资历;还要查阅研究论著,这是当今的研究资料。二是调查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她拟定了重走联中路的路线图,于2011年两度重走联中路,8年来,自掏腰包,历尽艰辛,到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恩施及台北等十多个城市考察,寻访了百余位联中校友,著书《黉府弦歌烽火中》还原这段历史。著名史学家章开沅先生亲自作序。
“我是联中校友的后代,写联中责无旁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然。今年是武汉会战80周年和湖北联中成立80周年,联中人将继续完成‘奠定邦国民族复兴跻大同’的时代使命。”王立说。